侵权和诽谤在国外是很严重的,剧组现在面对的是一所英国的大学,发一份中文道歉信就结束,那法律是拿来干吗的?
而且道歉信仅置顶20分钟,之后就撤销了还用其他微博疯狂刷屏压下道歉信。
非常丢人,丢出国门了。
我们国人现在也很有版权意识,发生这样的事,这样的处理方式,你让外国人如何看待我们?
看了一溜总局新出的通知,有一条提到:“按照媒体融合的总体思路,对电视剧、网络剧实行同一标准进行管理。
”也就是说未来不管是影视剧创作主体还是播出平台,都应符合双平台播出。
而上周在湖南台首播的《路从今夜白》暗戳戳符合了这一行业趋势,这种常规意义上的芒果TV自制剧在湖南卫视上了周播剧场,据我多年蹲点收看湖南台的经验,这应该是第一部芒果TV反输湖南卫视的网台剧,所以这种模式将成为未来影视剧发展的新方向?
来看评论才知道涉嫌侵权和诽谤,这个不论真假暂且不提。
首先看演员演技都蛮过关(本人看戏首先看演技),比那些只有虚头的剧好得多,演员的颜也都不差(起先还觉得别扭来着,现在越看越顺眼了),最后说剧情,确实略狗血,但逻辑也差不多通着不是。
起先不怎么看好来着,也没怎么认真看。
今天认真一集从头看到尾,这样扭的剧情居然一点(目前为止)也没演出尴尬来,实属难得。
还有男女主间的各种苏……实在让我有追剧冲动。
ps:本想给个三星来着,看大家分都给这么低,索性给四星了。
还有,想给个短评来着,无奈字数超了,,,,,,
没看剧,评分无参考价值,不打星没法发剧评,暂打两星吧。
继续跟进编剧维权事件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230927923386051018358784&vid=2247170610&extparam=&from=107A293010&wm=3333_2001&ip=115.171.197.226
现在翻拍小说成大热趋势,但是你们制片方挑个好一点的作品行不行,起码改的话也能往好了改。
《路从今夜白》的原著风格早就过时了,电视剧也改成了另一种差,现在还惹了编剧又惹了诺丁汉,折腾这么一大圈到底图什么?
这个电视剧连难看都没难看出特点和风格,可以说是一点观看价值都没有。
还有男主的演技也是尬的一匹,高冷不代表面瘫OK?
哎,现在国内没有像样的编剧了吗?
1、这部电视剧各种侵权2、作为一部偶像剧,却连基本的颜值都没有(女主角还是漂亮的)3、女主角不是很擅长游泳,偏偏要跳进海里救人也是不知道编剧怎么想的4、一个画廊的职业经理人居然会脑残到得罪画家?5、为啥又要人力追车,为啥又是无奈错过6、看不见颜色的也可以画素描和黑白画嘛,至于那么绝望么?
7、路悠言是顾夜白眼中唯一的色彩么?
第一次看这小说是在上学期间,受何以影响,当时特别迷这种破镜重圆的,而且看了好几遍,电视剧是无意从芒果的预告中得知,单看海报,男女形象还是比较符合的,我的希望值挺高。
从第一集就追着看了,不提侵权和诽谤了,单从电视剧来说,除了名字真的和小说没一毛钱关系啊,一般都是电视剧会增加原创人物,这个小说比电视剧人多。
小虫情书的桥段还在,林子晏喊小白(不是悠言专属嘛),我就想完了,男主人设也差太大了,没有小说的气场了,但比较符合实际。
女主没有小说的傻白甜,也不会病恹恹,勇于承担错误,我是挺喜欢的。
苏珊是和怀安齐名的校花,职业是空姐,这边改的有点普通了,比女主矮。
小林学长也没有什么亮点。
男二女二出场在画展,挺养眼的,但我知道小说里挺卑鄙的,先入为主的讨厌,但在最后,我最喜欢的就是他俩了,从男二知道她姐姐把画给换了,还交出来了,女二劝宫泽静放手,开始喜欢他俩的。
话说男二长得像窦智孔啊。
看剧之前又看了小说,隔了这么多年再去看,看了开头就不想看了,路人甲太多,指手画脚的骂女主,女主也傻,真的有点毁三观,可能现在的年龄已经不能接受这种无病呻吟的小说了。
电视剧总的来说还算不错,没有小说的夸张,没有某青春剧撕逼、流产等老掉牙情节,但是某些情节处理还是不妥,比如小说中大家都误会女主和迟璞私奔,分开是因为她和她画家妈妈一样有先天性心脏病,但电视剧里男主和她父亲、哥哥早就见面了,只有病情留在了最后,框架已然改变,我觉得保留主线,留到结尾会更好。
女主父亲反对也有点莫名其妙,男主色盲有点牵强,还有男主学习盲画回来,拉箱子时肚子都出来了。
得罪造型师了吧,挺帅气的小伙子弄了个中分头。
如果拍成网剧会不会好些?
看的时候满满的青春感,校园中的恋爱是很多人所向往的,看剧的时候总感觉甜甜的恋爱只能在剧中才有,路悠言对顾夜白的爱深沉而浓厚,顾夜白对路悠言的爱默默付出,悠言出现男主眼中,男主眼中立马有了色彩,可能冥冥之中就注定的吧,还有女主的母亲的男主的老师,总之缘分到了,那个人也就到了吧,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上天把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结合在一起,那就是缘分,让两个陌生的人彼此相爱,那就是命运,真爱是永恒的,即便相爱的俩个人之间出现过短暂分离,而她们的心也在牵挂着彼此,只为了看一眼心中的他,也愿回头看看那充满悲伤的故地,即使是她爱他不在身旁,远远的看一眼也就够了,不知道电视剧的结局回事怎么,可是每一部青春剧的爱情,都是我们曾渴望的,梦想的,喜欢的。
最早知道这个剧是因为打开网页推送的新闻,各种差评,无非是说女主角太zuo,毁了原著之类的,于是抱着一颗好奇之心,我先是去看了原著。
然而,并没有看完,看了能有20%左右吧,倒是真的觉得有些接受不了,感觉有些无病呻吟,为虐而虐(原著粉请见谅)。
过了段时间找剧的时候发现剧集完结了,索性下下来看看。
看完之后反倒让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通的青春爱情剧,剧里没有小说里那么的虐恋,只是用了小说里的人物和一些背景的设定,毕竟我没有看完全部,对小说里的设定也是一知半解,但是以一个没看过小说的人来说,我看的懂他讲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作品还是合格的。
这个故事里,有的是一个有着过去伤痛回忆的天才男主角画家,一个有着身体问题却积极向上的女主角,女主角的出现给了男主角生活的色彩,互相支持的爱情,虽然有槽点,但我觉得还挺有趣的,这就是青春的爱情。
剧里真正让我喜欢的一点是,爱情的部分拍的很纯情,亲吻的镜头都是浅尝辄止,有很多都只是亲亲脸颊,没有惯常看到的堕胎上床什么的,可能我对爱情的观点有些柏拉图吧,但是我认为,亲吻的意义在于表达感情,这样的浅尝辄止表达的就是青春的羞涩、甜蜜和爱情的美好。
虽然主角还是有着主角光环的,但整个剧里也没有真正的黑化哪个配角,哪怕黑化也是那么一瞬间的迷茫,最终还是都走向了正确的路上,标准的大圆满结局。
而且剧里除了主角的另外两对cp我也挺喜欢的。
剧情上可能有很多的硬伤,很多地方的衔接上和逻辑上都觉得有些突兀,比如女主角父亲就因为妻子就不让女儿找学美术的工作和男朋友、男主角的父亲突然又找回来忏悔、突然出现的男主角未婚妻和那个爷爷、整个学校很少见到他们学习、宿舍又是豪华套间等等,说是有逻辑也是有的,只不过是有些狗血的戏剧冲突。
演员们的演技也是虽然没有老一辈艺术家们好,但是我也没觉得有特别差,毕竟青春爱情剧,只要在这场故事里感受到了青春,感受到了爱情,感受到了快乐,传递出主人公的情绪,我觉得对于演员就算是及格的了。
关于剧里大学名字应用的问题,我觉得这就是现在出品方和制作人该反思的一大问题,原则性问题不应该敷衍了事,制作电视剧的时候是不是要提前弄清这些问题。
青春的我们会走失,会犯错,但是我们会改正,会去弥补,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并且为了变得更好努力。
我们会遇见风风雨雨,但总会遇到一个人携手前行,活在当下,不惧未来。
我想这是这个剧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Cannes2023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摄影很美...但是...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3.5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BJIFF 240425 党史馆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