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这是个噱头大过内容的美剧,看了两季,剧情之迷幻,抵抗这个主题总脱离不了美利坚磕药文化的形象。
编剧的脑洞一开,开了接近盘古开天的格局,但其浅薄的文化知识,把故事整得非常小家子气,用阴谋论调来推动故事发展,故事发展上是在一本正经的过家家。
编剧心中的智慧人物是个东方式的用日本代表中国文化的神棍级人物,他的特长就是意淫。
如果他冥想是真实,那现实中也许冥想中的场景才是是这个“东方式的智慧”人物的真实状况。
随着故事发展,依旧脱离不了天启这样的启示录,套路价值就是现代版的圣经化,然后套用上美国支离破碎的历史镜像,用神话式的政治解构。
主要人物的废青化气息浓厚,优柔寡断的性格,靠虚无缥缈的希望维持,用暗杀来夺权,这种“革命”是要打隐号的,这根本就是搞恐怖主义。
以仇恨对仇恨,这些零星的“抵抗运动”。
其实对一个政权的稳固度是没有影响的,最多也就是治安问题,他们的行为只能使政权更稳固,很简单,恐惧使人们更依靠政权。
这个所谓的抵抗组织,没有军队,没有占领区,没有补给,没有组织架构,也没有行动纲领,他们的行为就是现在流行的那些自爆人士。
而且更恶劣的是不惜将伤害转嫁给平民,这个抵抗组织的“正义性”有先天不足,靠暗杀,间谍夺权的套路永远一场空。
这部剧的跟其它美剧一样,注重血统论,能力仿佛是天生的,这里面借用剧情讨论血统跟种族主义的更明目张胆,非雅利安人种听了肯定非常不适应。
遗憾的是它赤裸裸表达出来的东西,在现实中依旧没有杜绝,而且还愈演愈烈。
总的来说,这部剧靠噱头吸引关注,但剧情非常空泛,每一级都靠特写,摄影来浪费不少时间,两季的故事推动用一部电影的时间就可以讲完。
四集才过去故事里一天的时间。
这其实代表编剧写不下去了,这样的故事越看越迷糊。
这也是几乎所有美剧缺点,因为它总会脱离故事大纲,用精致的细节来掩盖故事性的不足。
一开始看的时候,肯定很多人会对女主不满意,动机不明、圣母婊之类的。
当然,女主做为串联全剧的中心人物,肯定有过于巧合、作死、开挂的地方,这是戏剧性的需要,但耐心看下去,其实还是有合理之处的。
首先,女主的车祸其实是自杀未遂,对现实的极度不满,甚至不想活了,所以听说妹妹找到出路了,才会义无反顾的去代替妹妹去送影片。
女主其实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对两个男友其实都说不上是非常的爱,至少不是以爱为中心生活的,像一只笼中之鸟,一旦感觉到出路就飞走了,不会因为受伤时受到多少照顾就留下来。
当然这不是大家喜欢的性格,讨厌她很正常,但不能说她行为没有逻辑。
本季最后,她为了保护副指挥官儿子的秘密,杀了妹妹的生父,可以说完全不顾民族大义,不顾全大局,分不清轻重,为了一个“坏人”必死的小纳粹值得吗?
却意外的拯救了世界。
这是编剧精妙的地方,机关算尽,未必能有好结果,坚持简单善良的女主,却拯救了世界。
剧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理想,赫斯曼希望利用一场战争终结所有的战争,一统地球;副总指挥官和贸易大臣、检察官希望维持恐怖平衡之下的和平;反抗军希望推翻暴政,谁是对的?
其实都可能是对的,也可能都是错的,我们不知道,也许坚持简单的善良才是最上策。
圣人不死,大道不止。
总有人为了“更崇高”的目的,觉得不择手段无所谓,然而世界也许就在一次次的不择手段中毁灭了。
高堡奇人就是不同时间线上的人,他们因为极大的悲痛,继而穿越,希冀于修改现实。
但即使掌握了真相,或者未卜先知,仍受困于组织架构,影响力等桎梏。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假如有时光机器呢,或者可能当下我们之间也真的有穿越者呢,现实就会如预想般的简单吗,朝着和平美满的方向而去吗?
非也。
这便是现实与理想错位,冲突的闪光地点,也是立意之处。
小时候我经常想这个世界如果不是人类统治,而是蚂蚁来统治,会有什么不同吗?
宿命论的命题太吸引人了。
太阳底下新事的道理太简洁流畅,让人不住向往。
如果人类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是一件多么甜美的事啊。
身处失败的拥抱里沉沦,只要不成功,那便没什么压力的啊。
然而为什么穿越者仍要不同的送录像带来?
杜牧还要提醒世人呢?
因为现实和改变现实的因素早已杂糅在一起,你无法分辨,也不比分辨。
每个人做好贯彻自己的信念就可以了。
其他的都无能为力,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天命并非天,毕竟连时空都可以穿越,那可能是一个无须归纳的事物,或者完全可以忽略的事物了。
高堡奇人一点也不奇特,只是想贯彻自己信念的芸芸众生。
越来越看不惯女主了(只是说这个角色)。
她男朋友因为她,一家人被害死,也因为她要帮助所谓的朋友不能离开,并且最后牵扯到她男朋友的好友。
当看到一点真相的时候,居然还相信所谓的朋友。
真不知道是用傻白甜来形容女主还是说春心荡漾。
自己家人和男朋友家人,说大了是整个国家民族被军国主义、纳粹主义迫害成这样了,还TMD相信狼是不咬人的,养养就能成狗。
完全就没有民族情。
充斥着纳粹和日本鬼子的剧集中,最让人害怕的,居然是看似正义的抵抗组织,动不动就要求别人牺牲,理由,很是简单粗暴:“我家的人都死绝了,所以,也请你和你的亲人为了大义而献身吧!
”当事人觉悟不够的时候,他们还会自作主张地帮别人决定,让人不寒而栗——实在没看出,这种人和恐怖分子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整部剧的细节做得真的非常用心,这是第三遍再刷这部剧了,大量的信息,每次重看都能发现更多的细节,没有多余和累赘。
举一些三刷印象深刻的地方,第二季第二集结尾,用朱丽安娜的信来快速推进剧情发展,配合完整一首完整的bgm..剧情行云流水一样的高速展开,bgm的高潮,朱丽安娜来到德国领事馆寻求庇护,紧张的气氛结合恰到好处的bgm.简直是一种享受比如细节用心到,上一秒你在听着贸易大臣和别国贸易大使讨论海盗的问题,完全对路能把你带入其中一起思考的讨论着,转眼将军破门入,请走了别国大使,严厉指责贸易大臣擅自决定更改铀矿的运输方式,展开一场激烈的交锋。
比如朱丽安娜在德国领事馆寻求庇护进行体检,在等待的时候,身边的男子跟她搭话,然后紧接着进入一个快速目不暇接的体检过程,细节和节奏的把控,丝毫不给观众怠慢打盹的时间,在短短的时间里给观众大脑里抢塞大量的信息,目不暇接,不停的刺激 感官,这也是我看不厌的原因。
(第三季在之前已经刷过两遍了,相对来说第三季就做的差了许多,场景的减少,平行线的减少,还有副总指挥的老婆看心理医生和出轨也显得沉闷无聊,细节也做的不如前两集,让人搞不清空间)然后是对白的精雕细琢,听着这样的人物对话,时刻都能感受到就像人物之间思想的博弈,简直是一种享受。
就像言道对贸易大臣说,就算发生了,那也不是你的错,贸易大臣却说,那是因为我什么也没做。
(将军坚持要用巴士来运输铀矿,贸易大臣没能阻止的了这件事),为什么看到这样的对白会是一种享受?
因为这样的回答是如此的智慧充满能量,是啊,街边的老太太摔倒了确实不是你的错,但是如果你看到了,却不帮助,那你的行为又能算得上对?
让你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换一个角度,事情的对错也就跟着转折了。
剧中大量的台词都值得细细品味。
剧中没有讨人厌的反派,只有立场的对立,和同样的忠诚,只有做正确的选择,而不是狭隘片面的虚伪高尚的价值观。
很多人觉得第二季更好,认为第一季的格局太小。
我却认为第一季更好。
无非是第二季结尾的反转和德国大会堂的演讲的气势恢弘更讨好观众,但仔细来品味第一季,其实第一季有更多值得品味的东西,鲁道夫的到访,为了传递海森堡炸弹的技术信息来平衡德日两国实力,避免元首去世后日本被铲平。
德国为了开战,刺杀日本皇子,为开战制造借口。
宪兵队检查长牺牲自己,切腹隐瞒刺杀真相的选择,鲁道夫与家人告别,刺杀元首,最终被元首说服,选择自杀的对话博弈,副总指挥和海因里希的在最后一集的博弈,充满博弈的对话,以及副总指挥最终的选择并非忠诚,而是不背叛。
第一季的悬疑方式,贯穿了整季,看到季终,也没告诉你到底高堡奇人是谁,到底电影为什么重要,到底电影是哪里来的,有什么用。
跟普罗米修斯,异型一样的悬疑方式。
却在第二季第一集直接简单了交出了电影真相,就好像悬疑并不重要,作者并不想把悬疑藏太深,他更希望观众把注意力回到故事和人物冲突上来,希望观众体会人物的想法,立场,抉择,好好欣赏这些人物,而非谁干了什么事的剧情,谁在乎谁干了什么,有人只在乎他抢了银行,出了轨,杀了人,而却只有很少的人在乎他为什么要做那些事,或者哪怕一件很小的事,你发掘原因,也许原因会是你意想不到又有趣的。
很多观众觉得雷德利斯科特电影剧情平淡,因为他不会拍太无脑的商业片来附和无脑观众,往往线索他只交代一遍,不管你的理解能力好或坏,没看到你就稀里糊涂吧,而不会去刻意的去显摆悬疑的结果,让观众误以为悬疑才是剧情的重中之重,因为在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中,最不值一提的就是过程与结果,因为他细致入微到骨子里,人物的动机,立场,价值观才是他在乎的,如果你是懂得细细品味的人,那么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你一定会非常喜爱。
他的电影,往往都是配角吊炸天,天国王朝的萨拉丁,鲍勃温,冷战疑云的巫师与老妈,主角被骂圣母表,像傲骨贤妻,高堡奇人。
我觉得没毛病,只是太多人欣赏不了太完美的人,就像那句话,老太太摔倒了,当然不是你的错,但看到了,你不帮,也对吗?
有人看到老太太摔倒了,上前去扶,被讹了,旁边的人却指责他犯贱,没事找事,或者有人说他做作,明知道有这样的结果,还去扶。
但从他的角度来说,不要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他人,如果真的只是老太太摔倒骨折了站不起来没人帮忙怎么办?
此剧属于历史推演题材,而非架空历史。
架空历史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历史推演剧不能。
《高堡奇人》假定盟国失败而德日瓜分世界,这个起点很高,如果能够在多线叙事中通过事件推动与人物推动的相互作用,来证明这个结局的概率,以及基于这个概率之上又如何通过棋局中的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而再次产生历史走向的扭曲,那就会相当牛掰。
可惜的是本剧没有做到。
甚至多个故事线高举轻放虎头蛇尾。
举个例子,剧中既然有平行宇宙又有可以穿越不同时空能力的traveler,这样的设定应该有很强的功能来使人看到各宇宙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贸易大臣穿越回去,除了与亡亲重拾旧情外就是拿回来一盘录像带、而这盘录像带的功能只不过是虚构日本实力骗过德军,并且成为化解世界毁灭的关键,这大大削弱了剧情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尤其接受不了的是二季结尾的鸡汤式总结。
由于整部剧对大格局中的博弈解构无力,无法环环相扣地推演出事态的必然,最终以一个姑娘的goodness来一言蔽之。
比虎头蛇尾更严重的是多个故事线存在不了了之。
比如,用好几集的戏来呈现Julianna与John/Helen一家的互动,也许是后两者的演技带动,女主在这几集的表演也很在线,可惜花这么大篇幅的戏,最后的功能只是Julianna通过夫人俱乐部探听到希特勒病危的消息、然后导致抵抗者组织开始行动而Julianna逃亡,John/Helen在这些戏中的功能变成了打酱油。
除去历史假设和推演,本剧在世界棋局中呈现的、很难以黑白定义的三种力量——德、日与抵抗组织,其实与The Expanse(苍穹浩瀚)类似。
亮点在于,本剧较有精确地模拟出这两种专制压迫的细节、以及人性的回应。
期待下季。
PS. 有种感觉,编剧对Joe这个人物,貌似寄托了某些现实中的厌恶,这个人物没有主心骨,在Smith, Julianna, Nicole和其父Hausman之间倍受支配,其经历颇为煎熬,最后莫名其妙地黑化,据说到第三季被Julianna割喉(还没看到那)。
可是话说回来,这个人物对整个剧情的意义在哪呢?
准备到第三季写一篇来分析这个人物。
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主要矛盾:一是围绕德国鹰派企图挑起德日战争,妄图统一世界;二是抵抗组织试图撼动德日的统治。
电影仍然是最重要的道具,这一季展现了这些电影是从其他平行世界穿越来的。
而且也通过这些电影影响了当前世界的历史进程。
穿越的原理仍然不明。
目前已知的是,除了贸易大臣可以通过冥想主动穿越外,他的助手是从别的世界被动穿越来的。
穿越后,他甚至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了一段时间,那么原本在那个世界的自己去哪儿了呢?
另外,大量的平行世界影片在暗示能够穿越的人非常多。
女主的故事线很有意思,她扮演的角色是那种全凭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行事,最终却无意中影响了重大历史进程的人。
她对帮助抵抗组织毫无兴趣,对为德日当权者服务当然也不感冒,她唯一的目的是追寻妹妹所知道的“真相”。
但是又身不由己受这些势力的摆布,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
即使境况如此艰难,她仍然富有同情心(比如很同情德国军官的妻子),并且从来没有忘记所爱的人(危急时刻第一时间给家人通风报信)。
这样一位主角却似乎不受观众待见,我周围很多人看完纷纷表示女主就是作……我也是理解不能。
难道主角一定要是一身正气,大义凛然,毫不犹豫就为国赴死才行吗?
相反,我倒是觉得本片的人物塑造还算成功,至少显得很真实。
剧情上亮点倒是不多,还是美剧常见套路,一开始铺垫半天,到最后希特勒死之后,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大爆发一波,末了再埋个大坑,让你翘首期盼下一季。
有点公式化,不过还是蛮期待的。
看这节奏也许下一季就能揭开穿越之谜了。
首先,当我看了该部剧的开头,我就被深深震撼到了,轴心国赢得了二战的胜利。
对,你没听错,德国和日本赢了(因为没读过原著,所以对至于为何没有意大利不是很清楚)。
接下来,便是一幅新的世界格局,德国和日本瓜分了美国,以华盛顿为首的地区由日本占领,以纽约为首的地区被德国占领,这简直是“历史”(平行世界)的再现,与二战后的东德西德如出一辙。
至于题名中的高堡奇人作为一个线索贯穿了整部电视剧,以我的理解他应该是一个世界线的观测者,但对于世界线的走向他也未知,只能通过平行世界的胶卷影片来引导现实的人们或主角们。
这部电视剧的剧情是通过多线发展来体现的(尤其是第二部),有德意志帝国高官,日本军官,反抗组织者,双面间谍John(他的设定太特别了,只好单独归类,属男主设定)。
我觉得多线发展更有利于这种具有宏大世界观的剧情,便于观众从客观角度更好地了解并融入剧情,仿佛我们就是那个高堡奇人,所以我的另一种理解:高堡奇人其实是读者或观众;单线剧情主观有代入感但单一了许多。
至于剧情我就不讲解了,看完后我还是有些感触的。
有人说《高堡奇人》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冷酷小说,从电视剧中也是可以看出的,核弹的阴霾始终笼罩着人们,并且德日两国各怀鬼胎,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对于战败国的人,是顺应还是改变,都是一种艰难的选择,顺应代表着接受亡国的结果,改变代表着家破人亡的风险,每个都是人性的选择,生存的选择,无非对错。
所以,我想悲剧更能体现人性,揭示人性,引人反思。
作为一部“错列历史”类型的科幻电视剧,喜欢软科幻的人强烈推荐。
这个剧很好看。
历史没有办法假设。
而这个电视剧,是假设德国日本取得二战胜利后世界的样子。
世界被德日瓜分,美国一分为二,东边被日本占领,西边被德国占领,中间有一小片中立区。
在美国的大城市,高楼上飘着纳粹的旗子,城市里各种日本的元素。
视觉上是挺震撼的...剧中描述了很多小人物,从这些小人物的眼中,观察这个世界,讲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在日本的占领区,日本人有最高的社会地位。
美国人是服务人员,在工厂里工作的工人,他们为日本老板干活。
反抗组织,杀死了日本军人,他们的报复便是,随便找一些美国人,在街头枪杀。
在这个世界里人人自危,如果日本人说你与反抗组织有关,随便就可以杀死你...在德国的统治区,他们执行着,对于纯正血统的信仰,身体有缺陷的人要被杀死。
看似自由,但他们也在用洗脑教育,灌输思想。
日本一直觉得各方面被德国压制。
尤其德国有制造原子弹的能力。
日本偷偷得到原子弹制造方法,拿到釉。
想发动核战争。
德国,也在寻找机会,找理由打最后一仗,统一全球。
第二季围绕着,阻止旧金山被核弹,攻击,展开...电影胶片:这个世界流传着一些电影胶片,有的讲述这个世界的未来,有的讲述,同盟国胜利后的世界。
希特勒,高堡奇人,反抗组织:他们都在秘密收集这些胶片。
希特勒想看这些胶片应该是出于好奇吧,但整个剧里他都没说几句话,在第二季甚至没怎么出现,出现的时候便是病危死亡,整个剧集进入了最后的高潮。
高堡奇人,大概是反抗组织的首领。
他看过很多胶片,根据里面提供的一些线索,阻止一些事情的发生,推进一些事情的发生,他们想推翻德国与日本的统治。
主角: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着朱丽安娜展开的。
她的妹妹,她的丈夫,她丈夫的朋友,她爸她妈,她与反抗组织,她遇到的德国纳粹青年。
她的上司,日本贸易大臣。
在另一个世界,日本贸易大臣的儿媳妇就是朱丽安娜。
朱莉安娜到处参加让美国弃核武的游行活动。
穿越:第一季结尾,突然,贸易大臣,就穿越了,来到同盟国胜利的世界。
第二季,贸易大臣穿越的更频繁了,他看到,美国氢弹实验的影像记录。
看到广岛的原子弹,日本签字投降。
看到战后美国的繁荣,等等。
贸易大臣震惊的表情,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季结尾。
朱丽安娜的妹妹已经死了,但她又活生生的站在了朱丽安娜眼前。
期待第三季。
这个剧让其中某些人物可以穿越于两个世界...总觉得这样的设定有点儿2...是不是以后还要有更多的人可以来回穿越,然后呢...开展旅游业务么...
青少年成长的问题。青少年总想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事情。可是母亲觉得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的孩子,为此奔走想办法融入另外一个圈子下功夫。看到了阿根廷司法的一些模样。人性是相通的。剧情比较简单。母亲为了孩子能重获自由,各种奔走。侧面也反映了每个问题家庭的社会问题。这个片子的节奏是缓慢的。细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