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恋爱》追到18集了,好久没追国产剧的我有点意外自己竟然看到了现在,不是主演粉丝,是剧情真的挺吸引我的,整体看下来感觉主创团队没有在不懂装懂,他们是真的有设身处地地成为主角,以平等的视角在进行创作的,我想这也是因为创作团队比较年轻的原因,因为他们和我们观众一样,大家都是剧中人。
曾经看到一个细节,女主在楼道停电的时候先是咳了一下,然后贴着墙挪回了家,虽然只是一个和剧情无关的细节,但弹幕里都说像是看到了自己本人。
以及安然虽然看起来穷得交不起房租,但她实际上并不是本身就穷,而是因为她的钱要养活一个公司的人,所以她要把钱都花在刀刃上,把大部分的钱都放在公司运营上,自己能省则省,这种体验创业人应该都有吧?
15集女主回家要把我笑死,她躺在沙发上开着电视睡觉被妈妈说不就是我本人吗!
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最近更新的几集里,这剧还讲到了综艺内幕和网络暴力,简直把社会话题属性拉满,主创团队是懂我们想看什么的。
整部剧看起来代入感满满,作为观众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觉。
置景真的是好用心啊,盖世无双小伙伴们吃火锅那一场,几乎满足了我对一个游戏公司所有的想象,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单一色调的格子间,没有拥挤的电梯,没有凭卡出入的门禁,有一个大院子,公司所有的logo全都上墙,纯色灯带也是非常有潮气,这样的环境从根本上给了我很多自由想象的空间,和故事的背景非常贴合,并且,这样的营造真的让相关专业的人能够燃起向往之心啊!
希望我们的游戏和画风能越来越好,希望我们的电视剧能多一些这么棒的场景呈现!
还可以,但个人觉得评分7分有点虚高。
男主大学暗恋女主,可男女主不是相差六岁吗?
怎么同时出现在一个大学里?
硕士?
男主一直暗恋女主,但不表白就只能看着女主和别人走了,可前男友为事业放弃女主,委身于海归女,前男友自己成长后回国找女主复合,但我不理解或者我理解是对的只是剧里没说,前男友脱下戒指感觉他并没离婚或者分手什么的,只是想让女主当小三。
男主看前男友死缠不放,嫉妒啊,女主租男主的房子,这里不能自洽,女主都没钱了还能租的起男主家的房子,虽然只付了一个月的房租但在大城市比较好的房子单月也很贵的呀!
男主发现女主在隔壁那真的是近水楼台啊,但一见面女主喝的五迷三道的,还会骗人,男主有些失望,女神不再是女神,但男主还是不甘心,一边觉得女主变了一边又放不下,最后发现女主还是让自己心动不已因此展开追求。
男女主在一起后,先是男主妈妈觉得男女主年龄悬殊,但男主死心塌地,女主还去找男妈说自己坚定的信念并和男妈成为“闺蜜”,约着出门逛街美甲。
女妈真的是应了那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啊,女主爸妈都没意见。
但男主遇到挫折就退缩了!
抛下女主自己躲了!
气得我呀!
什么玩意儿!
还出现个湾湾女,简直多余!
女主事业也受了挫折,女主父亲来安慰,要给我是女主爸看见男主不在,真的就不同意他俩在一起了!
可以同甘不能共苦的人能是什么人,26岁也不小了,况且自己也受过苦,心智应该更早的成熟吧,遇到小小的公关危机就逃避!
无语🙄️女主发现男主一直在暗恋她,感动的呀,这里笔墨为什么不多!
我想看这里!
男主求女主原谅,说自己花了7年时间才走到女主面前怎么可以那么容易就退缩巴拉巴拉,反正是和好了,他俩真的是好一起好,坏也一起坏,够老套啊。
闺蜜和男闺蜜待在一起了omg这两都不好看,还不如男闺蜜她娘呢!
男主侧脸不好看,正脸还可以,嘴巴长得像都敏俊西~女主小小的薄薄的
看到女主的出场,印象很深刻有一句台词是说,“她就是还在相信梦想的中生代少女”,看着女主和一群小伙伴带着梦想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并且一直落,还蛮有感触的,很多人都站在创业的门槛上,难得的是找到一群真的为了梦想愿意努力发光发热志同道合者,虽然是个小甜剧,却看到了30加女性的人生也可以是充满无限未来和满满激情,要抓紧手里的每一次机会,像女主一样,咸鱼也翻身了耶。
希望梦想照进现实,希望心怀梦想的人最终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呀!
本人是广大的声音类APP的常年深度用户,平常耳机里都会经常放着那几个声音APP的声音,会比听歌更能让人放松,其中的有一些内容也有时会给人带来共鸣,经常会给我一种得到治愈的感觉。
没想到有一天会在影视剧里看到有主角是从事这个工作的,看到现在,我没想到竟然会被剧里出现的几段男主角的“黑沙声音”里的文字所打动。
第一集里男主第一次出场的时候的那段文字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说:“停下脚步,并学会等待,你会发现,还有山峰流水,鸟啼虫鸣,在等待你去聆听”。
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这部剧竟然讲到让城市里的人放慢脚步学会欣赏身边的景色,给人一种抚慰人心的感觉,确实是“都市灵魂安抚大将”。
第一集女主为了谈生意穿戴昂贵的服饰,然后再退回去的场景,实在太贴近生活了,编剧也肯定是从穷学生苦逼打工人混上来的吧。
在我刚毕业的时候,为了面试去租正装,在市中心面试结束了,下楼也舍不得在楼下吃一顿饭,因为CBD消费真的太高,就去便利店买面包,下午又接着面另一家公司。
沪漂很多年,内心也有过无比挣扎的时候,但为了梦想还是留了下来。
就像女主说的,这个城市梦想很贵。
再贵的梦想,也有人会一腔热血为之付出,毫不后悔。
现在的姐弟恋爱情剧很多都是事业有成的高管姐姐和帅气多金的富二代弟弟谈恋爱,虽然颜值很高也不停撒糖,但是这种模式化的“姐狗恋”让我感觉并不真实,也没有代入感,感觉像是两个完美的假人谈恋爱。
实际上,有几个人可以三十多岁就事业有成成为人生赢家呢?
又有几个人可以预见帅气多金有才又对你一心一意的弟弟呢?
我一开始看《25小时》的时候也带着这种偏见,觉得可能又是两个完美假人在谈恋爱,但是我看了之后发现超出了我的预期,两个主角的塑造都很丰满,女主是一个多年创业但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普通人,男主也是出身普通家庭,并没有什么超现实的设定。
两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困境和情感挣扎,让我感觉很真实。
很久没有看言情剧了,最近竟然对《25小时恋爱》里的姐弟恋上了头,为什么这种姐弟恋让我上头,因为他们才是我认为看成年人爱情应该有的样子,没有满脑子的占有、控制、拿捏、算计,有的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同样是甜,他们之间的甜是轻盈清新的,不夸张、不悬浮、不做作,别人火急火燎地挥洒工业糖精,他们前八集过去了还没在一起。
单纯是在日常生活里,自然流露着对彼此的关心,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言樾为生病的安然熬夜方案,为她煮胡椒鸡蛋面,为她的事业去露面参加节目,但也没有因为他做了这些,而要求安然和他在一起,他们都只是为了对方更好。
他们有边界、懂分寸,不会让对方难堪不舒服。
甜的是真实,是细节。
我对这位姐姐最深的印象还是她打游戏贼6,没想到这回演了一个跟游戏相关的职业。
前期剧情有点水,故事不够吸睛,男女主之间的冲突与火花碰撞差点意思,中后期好点,爱情线和事业线都有较大的高低起伏,其中女主前任这个角色,他的存在感=我的恶心感,戏份还不少🤮男主真的不像25岁的人啊,过于天真和幼稚,缺乏成年人之间的共情能力,跟他的封闭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相对来说,这款女主比《我的邻居长不大》那款姐姐要好得多,在工作中,她是一个只可能存在于电视剧中的好老板,在生活中,也并没有被年龄所束缚,不论是坚强的她,还是柔弱的她,不拘于成熟御姐或者小甜妹的风格转换。
虽然一口一个“弟弟”,但她真正考虑的并不是男主适不适合她,而是她适不适合男主。
爱情发展也是常见的弟弟追,姐姐跑这个路子,情感上是双箭头,行动上是单箭头。
俩人在一起之后还是很甜的(甜宠指数80分),中途分手3集,算是整部剧的至暗时刻,男主回归后并没有常见的追妻火葬场那一套,俩人直接原地复合继续甜,结局很美好,不禁感叹现实中又有几个人能与自己年少时期的男神或者女神终成眷属呢
25年考古这部小甜剧,翻了一圈影评,发现还没有人总结每集黑沙老师推荐的电影和书籍。
这篇就来做一个汇总吧(只汇总不评判)。
第1集
荒野求生 第一季 (2006)9.52006 / 英国 美国 / 冒险 真人秀 / Channel 4《荒野求生》电影没有的,真人秀倒是有7季呢。
偶尔看看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爷,能对人生和大自然有更多的理解。
爱在日落黄昏时 (2004)8.92004 / 美国 法国 / 剧情 爱情 / 理查德·林克莱特 / 伊桑·霍克 朱莉·德尔佩爱在三部曲之《爱在日落黄昏时》,是《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续篇,也是《爱在午夜降临前》的前作。
第2集
唐吉诃德 (2006)7.92006 / 西班牙 / 剧情 / 阿尔伯特·塞拉 / Lluís Carbó Lluís Serrat
哈姆雷特 (2018)9.32018 / 英国 / 剧情 / Robert Icke Rhodri Huw Ilinca Radulian / 安德鲁·斯科特 茱丽叶特·斯蒂文森经典剧作,版本很多,这两个都是看原著更好
不是剧影,原话大概是罗翔老师说的: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第3集
哈尔的移动城堡 (2004)9.12004 / 日本 / 爱情 动画 奇幻 冒险 / 宫崎骏 / 倍赏千惠子 木村拓哉第4集
当哈利遇到莎莉 (1989)8.31989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 罗伯·莱纳 / 比利·克里斯托 梅格·瑞恩不由自主的想你,想和你的余生早点开始。
第5集 🈚第6集
四月物语 (1998)8.31998 / 日本 / 爱情 / 岩井俊二 / 松隆子 田边诚一这世上的暗恋,大抵都相似。
第7集
情书 (1995)8.91995 / 日本 / 剧情 爱情 / 岩井俊二 / 中山美穗 丰川悦司第8-9集 🈚第10集
傲慢与偏见 (2005)8.72005 / 法国 英国 美国 / 剧情 爱情 / 乔·赖特 / 凯拉·奈特莉 马修·麦克费登
怦然心动 (2010)9.12010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 罗伯·莱纳 / 玛德琳·卡罗尔 卡兰·麦克奥利菲补一个黑沙老师准备带安然去看但没看成的电影第11-13集 🈚第14集
依旧是爱在三部曲,不多赘述了中间居然一直都没有推荐了直到最后一集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2019)8.02019 / 美国 / 喜剧 爱情 / 特斯塔姆·莎佩罗 凯瑟琳·莫斯海德 / 娜塔莉·伊曼纽尔 瑞贝卡·瑞滕豪斯到这里就总结完毕了骑士和公主的爱情故事告一段落啦
原来还有这样的职业。多线交织叙事还要顾及男主家这条线,塞在两小时里实在是太臃肿了。走人性关怀的社会派路线未尝不可,不如让wowow改成电视剧🤔
#BIFF 新浪潮竞赛片。作为导演首作,起点颇高。原名「金子差入店」,出狱后收取佣金代为探望/向监狱送物品的真正动机始终有点模糊,而散点叙述的几个故事稍缺层次感。
想借代理探监及送慰问品的职业特殊性切入多种社会议题,奈何三条独立故事线只是毫无层次零散堆叠。反社会人格引申的原生教育问题与性恶论,凶杀案背后的灰色替罪隐情,前科者就职歧视并让子女蒙受霸凌阴影,以及非常男本视角的女角塑造与代际投射救赎情结。大家的表演都很装腔作势,无能狂怒冲动暴力男真的哒咩。
#29th BIFF# 新浪潮
一直都看到大家说很苦情,所以有点不太敢看。不过不得不说霓虹拍这种底层人物真的太细腻了,从金子本身到美和子再到和真,其实本质上都是在努力生活的人罢了。只是曾经的经历和人们的想法让他们遇到了这些不公平的对待。影片开篇就说明了探望的不易,包括金子自己也说体会到了之后才想要做这件事。但是在我看来只有美和子说出:你做这件事并没有错,需要你来做这件事的时候。才是真的点明了这件事真的是正确的,因为美和子是那个一直在等待和付出的人。但是从这一点来说真的昭和味好重…家里有一个忍辱负重的大和抚子,黑道大哥反而重情重义,作为父亲要努力撑起一个家…不过谢谢导演找了maru来演,也是为履历添了一笔
@BIFF
想说的很多但塞得太满
配合场刊里导演漫溢而出的补充阐释,确认了这是一个用生命经验和自我投射搭建出的理念化故事。受邀撰文的评论家委婉地说这是一部父职缺席的作品,而纵观剧中的女性形象,妻子,母亲,未成年少女,每一个都是过于典型的他者符号。如果不是有语言的隔阂,消化情节耗费了一些注意力,也许会更早地感到不适。当然,作为盗猎偶像侧面的文本库,自然是很值得享用的。
真的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虽然是按照时间线来剪辑的 但是三个故事放在一起看的很零散 再加上两个多小时也并没有发挥这几个故事的魅力 可能近三十分钟的时候才进故事主线看的昏昏欲睡
比较适合电视剧一集一个故事
从来没见过演技这么差的日本演员,也好久没见过这么烦人的男主、这么不加遮掩的贤良淑德了。男性自我往往寄托给生命=传宗接代,仿佛生了孩子人生就稳步向上了。
三个主要事件高强度叠在一起,情节层次全无,对社会议题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有典型的男性“救赎”情结勉强支撑着人物。大概也算是个另类职人电影吧……
导演想喂给观众的内容太多导致观众现在有点消化不良。女性角色明明很重要但被导演处理得边缘化了,纯纯为男主服务,并且男主对于妻子和孩子的态度也显得人设很割裂。不过还是很开心看到maru的演技有超大提升,能接到这么一个有点深度的角色真是太好了。
BIFF 2024 #05,感受到了导演蓬勃的表达欲
把十部相关主题电影裁裁剪剪贴贴画画弄出120分钟,人设都独立于故事之外,充满了想一出来一出的前言不搭后语。因为北村来看的,但北村这个坏人演得不行,小动作很刻意刻板。
-
10.5 @BIFF
好难看 简直意味不明
劳改犯出狱后,开了一家店-专门帮别人探望或者递送物品 给在监狱里服刑的人。通过两个故事,两个杀人案,互相救赎,自我救赎。这个职业很新颖,但故事叙述节奏比价平~两个案件关联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