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的新意让我入了坑,这个设定,这个笑点开发的潜力,风格的别具一格,让我以为这会是一个可以成为经典的动画,然而节奏越来越偏离,从搞笑之余的温情慢慢的变成了大篇幅的煽情剧,风格独特的优势逐渐丧失,对阅番无数后的观感显得愈加平庸,处理煽情的方式着实有点入门级,也确实适合新手级的观众,然而讲故事的水平实在低级,突兀的感情转变,大篇幅的灌煽情鸡汤,目前的叙述方式看着只能觉得有点白到无聊,然而人民大众都喜欢肤浅的煽情,仿佛引起了思考和共鸣,也许在佳片匮乏的年代还会被内心丰富的观众冠以神作,只能说看看后续处理了,然而集数已经过半。
总体来说,作为以喜剧为卖点的话,整个动画的走向只能用失败来形容,真正的喜剧,在欢乐之余以喜剧的效果反衬出思考和感悟,成功代表参见银魂的手段,而此番动画作为一个并非正儿八经的温情剧,却用过大的篇幅平铺直叙给你灌温情,实在吃不消。
结果动画变得四不像,荒诞的搞笑情节和白开水一样疯狂的鸡汤一起瓜分了篇幅,你比喜剧不如齐木野崎君,你比温情在真正的温情佳作下显得幼稚,最后剩一群看到点鸡汤就集体gc的观众在疯狂吹捧,然而这个动画版的改编注定了它的上限,失去了成为经典作品的能力,沦为了平庸的“好番”,讲不出好故事,只能卖乖孩子人设博取一时的肤浅感动。
总之还是遗憾动画讲故事的低级方式,也许是删减的原因吧,然而因为删减而导致作品评价变低本来就是动画水准的问题,你改编节奏都出问题了,还想甩锅?
大概我会弃坑去看看漫画,感受一下原作的真正魅力。
同学推荐我去看这个番,所以我吃了这份安利。
结果发现这也是一部我看不了的番。
我不喜欢大多数人设为任性小公主的角色,类似的二三次元人物有很多。
不喜欢任性、什么都做不好、老是给别人带去麻烦的角色。
虽然这可能是一个成长的故事,是一个后期会洗白,会变得懂事、为他人着想甚至拯救世界的故事。
但我很多时候撑不到那时候就得弃剧。
(当然有看过这一段对主角由厌恶变成超喜欢的,看其他部分我有多喜欢吧)可能,,没有自身经历我也不会对这种设定深恶痛绝吧,毕竟60亿人口,总得认同物种多样性理论。
可是由于我自身生长环境的影响,从小乖巧本分,谨小慎微,形成了我讨厌却也无能为力的讨好型人格。
永远不敢向别人索取什么,也没有我行我素的资本。
所以我内心有隐秘的,打破自己,做一些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事情的渴望。
有发疯的妄想。
可是我不能。
所以我羡慕所有自信张扬,明媚欢脱的女孩子,羡慕她们活出自我的样子。
所以我痛恨那些肆意妄为,恃宠而骄的女孩子,她们可以轻易践踏我无法拥有的东西,那些旁人的宠爱和纵容。
与他们无关,与一切无关。
这是我自己的悲哀,是无法和自己和解的我。
我时刻在意他人讨好他人,但别人的爱她们来的太轻易。
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从这个阴暗的死胡同里走出来。
虽然一开始觉得画风比较无趣,很难接受。
但是看了两集后发现片头曲挺好听的,而且剧情也比较轻松,是个不错的下饭剧,一不小心就看完了。
这几个超能力女孩登场的样子太逗了,先是全身被包裹在一个蛋里,按了按钮之后“砰”一下就从蛋里出来了,只不过没有衣服。
很独特,很搞笑。
雏作为女一号其实我稍微有点无感,我最喜欢杏子,她是几个超能力女孩里最懂事最成熟,也让人最心疼的。
真绪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结果摇滚小哥找到她的时候,旁边僧人的蹩脚中文配音简直要笑疯了我了。
川流不息,少年认识世界的向导番,好感动啊真的,大半夜看这个结果在被子里哭。
片头片尾跟随剧情细节调整真的非常有意思,新田应该是内心最细腻的人了吧,雏离开的时候我一直在期待新田泪流不止,出乎意料的他竟然给自己开party,但瞳被困扰时只有他明白,首先向杏子伸出援手的也是他,他近乎癫狂的人格也让我着迷,第一次见到雏的奇怪装置时装作没看见的搞笑反应,得知他有这种心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雏离开时他给自己开party的原因了,加上极道的身份,新田对我来说像极了一个魔人,一个感性的疯子,然而就是这样的疯子,任务般地约会,承认是私生女,第二次关爱地掏钱,发怒的情义,逞强的妥协,珍藏的白花罐,总放在冰箱里的奖励……
一部又搞笑又治愈的番,观看体验非常良好。
动画搞笑的地方经常是通过营造角色之间的巧合误会,使其处于极度尴尬的环境中,以逗观众发笑,但笑点完全不生硬。
在温馨治愈的地方,动画也不遗余力地煽情。
不过,最生草的是动画经常将二者结合起来,本来上个镜头还在正经地煽情,但下个镜头画风突变,白感动一场,但搞笑氛围极佳。
画面初看有些粗糙,线条也有些毛糙,但挺贴合原作画风,并且这样的画风让制作组放飞自我(特指颜艺)也少了很多限制。
一般动画中如果涉及到黑帮元素,大概率是像“家庭教师”、“黄金之风”一样,以黑道之名行正义之事,毕竟动画要播出,三观不能不正,因此,这些动画会选择着重刻画黑帮中装逼酷炫霸拽的一面。
而本作却主要提取黑帮复古的一面(毕竟大部分人对黑帮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男主新田义史留着大背头,戴着大金链、大金表,这样的造型放现在已经完全过时了。
ED也有一股上世纪曲风,再搭配上灯红酒绿的城市夜景画面,不禁让人回味那个年代的流金岁月。
动画虽然是黑社会的背景,但却把男主塑造成一个老好人的形象并讲着一个个温馨的故事,这种反差感还是挺萌的。
中文片名《黑社会的超能力女儿》,台版译名《极道超女》。
日文原名嵌入了女主角的名字,直译是“雏祭”,意思是三月三女儿节,能够理解为何意译。
关键词:黑社会——背景设定,超能力——超自然、都市怪奇,女儿——育儿、亲情,但事实上越到后面越跟黑社会和超能力没关系了,所以重点还是在“女儿”上面。
看了动画之后又心血来潮补了漫画,但还没有跟上最新进度,目前处于搁置状态。
对比发现,动画一是删了原作不少内容,二是把黑社会相关的一些描写淡化了,所以剧情显得比较散。
看之前一直听说是搞笑片,但其实并没有到传说中爆笑的程度,更偏重于温情系,但走温情路线效果如何呢?
我们的女主角小雏妹妹,缺乏常识,无理取闹,强迫收养她的新田给她买这买那。
她控制不了超能力,接二连三打碎新田家里的古董花瓶,把家里搞得一团糟;被赶出家门以后投靠杏子,脑子里却还是只有吃和游戏。
说是熊孩子完全不过分,要是有这样一个女儿,不仅不会觉得萌或者是治愈,只会觉得麻烦和头疼。
和她一样从天而降的超能力女孩杏子,即使是当流浪汉捡易拉罐卖钱谋生,也懂得在这个社会上要自食其力才能立足的原则。
明明和小雏年龄差不多,但杏子能更快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瞳神还只是个初中生,因为被酒吧女老板抓住把柄才留在酒吧当调酒师,等于说是被迫做不想做的事,承受小孩子不该有的沉重。
男主角新田是一个老好人,由于动画删减了黑社会描写所以形象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善良的有钱人。
开始是出于好心收养了小雏,当他说出因为对小雏所做作为忍无可忍才把她赶出家门这件事以后,所有人都严厉谴责了他,简直就像道德绑架一样。
片里有些煽情的场合做得用力过猛,气氛比较诡异。
熊孩子看得很气人,其他人的态度也看得很气人。
爱心可以有但不能泛滥,更不能以自己的圣母心去要求别人。
小雏有新田养着不愁吃喝玩乐,瞳神做调酒师的收入不菲,而杏子那么懂事一小姑却娘只能过着贫穷的流浪生活。
非现实向的喜剧动画片里反复强调贫富差距格差社会,只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黑社会大哥收养了一个由超能力的女儿,加上2美女配角的故事。
但是个个都天性各异,性格刻画到位,画风在线,剧情跌宕起伏,怎能不火。
男主,新田,其实他更像男配角。
一个中层黑社会大哥,混的风生水起。
不过是老好人。
一天在自家豪华公寓喝着美酒,欣赏着古董,突然一个钢弹少女从天而降。
一来就是要免费吃住,还要高级衣服,还要搞关系送她上学。
只因不从命的话,少女的超能力就会摔破新田宝贝的古董。
其实已经破了好几个了。
这个大哥,就口上说了两句。
一切就从了。
哎,你的黑道大哥的魄力去哪了。
女主,小雏,就是那个从天而降的超能力少女,喜欢吃鱼卵子。
她其实是暗杀组织的不完整作品,所以心智不成熟,呆萌呆萌的,可以说是哈士奇的化身。
最近看过最喜欢的一部番刚开始看的时候画风有点劝退 但是内容真的好有趣 特别喜欢新田 怎么会有新田脾气这么好的人呀 一开始雏的行为真的好容易让人气恼哦 但是后来发现雏有在为新田说过的话而努力(让我喜欢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声优太可爱了!
好难对这种软绵绵的声音生气欸!
)好喜欢杏子 呜是天使 而且放下头发漂亮好多 扎起头发的时候就觉得更锋利一点 很听话很乖 但让我感觉性格还是有点犟 放下头发之后就柔和好多 我好喜欢 组里的老爹好宠雏 知道她要竞选学生会会长的时候还特地叫来律师写演讲稿 因为雏一句话要让新田当继承人(虽然给新田带来了好大一麻烦)瞳真的好强大 谁看了不羡慕她的技能 但是又有点心疼她 她的不普通的成神之路不是自愿也不是谁为了她的成长而是被不同人为了各自的需求推着前进的 但这是一部搞笑番啦 just for fun
《超能力女儿》即“超能力小祖宗”自上线以来目前已经超过170w的追番人数,播放量也达2500w+。
B站评分9.6,豆瓣评分8.7。
截止兔子这篇剧评时间来计算,目前已更新到第10话。
就各种数据来说这部新番可谓数据耀眼。
就故事而言,这番基调就是超能力x亲情x搞笑。
客厅突降一颗铁蛋的超能力少女,这个点与我们国漫之光《十冷》略有相似,但这番的主角是拥有神秘力量的呆萌纯少女【雏】x黄毛黑道帅气大叔【新田】。
新田因畏惧雏的超能力,求生欲很强的选择了收留少女,并成功演绎萝莉的搞笑日常养成。
因为新田对于雏特殊的照顾,也令生性冷漠不知与人如何交往的雏逐渐打开了心结,暖心又治愈。
这个黑道大叔有点不同(多金又暖心)。
这番中兔子最爱的是雏的同学【瞳】,一开始本以为大橘已定,然鹅定位为乖乖女的优质初中女儿,夜晚却是一个天赋异禀的调酒师,徘徊于各种夜场之间…这个点也超级有点萌。
尤其在酒吧偶遇老师的桥段,我可以笑喷N次。
这番海报有一张致敬《ET》,感觉这个梗很有趣,在剧中大家一起去夜总会那段也神似《春宵苦短,前进吧少女!
》中的片段,而新田和雏的关系不得不令兔子联想到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里昂与小萝莉的关系,但是显然《超能力女儿》是亲情番况且还有诗子小姐姐~总而言之,想解压,看这番没错的。
把饭喷起来~
首先猜错了主角,以为超能女儿单指雏,结果是三个有超能力的女生(瞳神也算)。
三个女孩不同的出身条件和能力设定,不同的社会经历造就不同的人生。
看到杏一脸自豪地甩出5000日元给瞳看时,很扎心。
这点钱估计还没瞳神一小时赚得多。
更恶心的是钱还被马仔骗去赌马,赔的渣都不剩,像不像辛苦打工基金全绿的你。
瞳也过得不好,钱赚很多,并非她想要。
身上背着房租,不懂拒绝,还被诗子威逼利诱,一不小心变成都市丽人。
母亲发现她竟然认识这么多社会名流,第一反应是工作有保证了,说明泡沫破裂后社会就业很成问题(我们果然很像)。
父亲缺位,生存压力是头上的刀。
所以瞳失落疲惫的表情自然会被母亲忽略。
新田在派对上看懂了瞳的失落,因为他们有相似的处境。
大学时期父亲病重,母亲和妹妹沉迷酒精,黑道来钱快所以加入,早早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失去了很多选择。
一心服务少主,两次差点被少主干掉。
尤其是第一集的任务,摆明让他送死。
身边的二五仔也是少主安插的眼线,属实夹缝求生。
其他人也很苦,比如流浪的大叔们,可能是泡沫后欠了大笔贷款的人。
还有诗子,被瞳快速取代,失去客户,沉迷老虎机和酒精。
很真实,感觉作者指定观察了不少现实的案例。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0421北影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摄影机运动和色调感觉就像是在看基氏,摄影太棒了,时不时响起的惊悚配乐很creep。hooker,街边卖书的老大爷,义无反顾追女孩的少年,气象站的中年女人,冲动离家的女孩,沉默的父亲,好像全片没有一个人笑过呀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车子来到海边停下,我在想,你最好不是来撒骨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