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视剧市场关于武侠剧的资源少之又少了,即使有,也很少有热捧的现象。
在花里胡哨的众多电视剧中,偶然看到这一部。
开始接触时,还以为是《太极宗师》的第二部,毕竟以前吴京那部给我们的印象太深。
但是不得不说,这一部电视剧给了我新的视角认识,有着《霍元甲》的风格,表达了中华深奥的武学底蕴,显现了一代太极宗师的风采,上升了爱国爱家的高度。
除此之外,还有着现在电视剧的清新,剧中这对兄妹的互怼时不时给这部剧增添了生机新意,在领略武学的同时,又给了我轻松感!
从来没写过评论,我才看了十来集。
好久没看过郑嘉颖的剧了,百度搜郑嘉颖跳出来的,因为这部剧没看过。
所以点开来看看。
剧情我就不透露了,喜欢的可以去看看。
我呢,马上跨入中年,对一些小鲜肉演的剧我还能忍住不骂街,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脾气变好了。
而且现在导演的水平也是逐年的下降,想看到一部好剧真的挺难的。
说归正题,这部剧的打斗镜头如果评分呢?
我给8分,基本都不错。
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的动作片,流畅,自然,拳拳到肉又有美感的打斗,太挑剔的说,几乎绝版。
这部剧的打斗在及格线以上了,起码不会让我开骂。
美中不足的是,不是武打演员如果用替身,他们的动作会更好看一些。
现在到到第十八集,我好多年没好好看咱们国产剧了,导致很多新面孔不认识。
女主演一个名字也叫不出来。
我只说演的我认可的,我认为演技到位有特点的,梁思络,这个演员演的很好,演技,气质都上佳,也可能是剧中他饰演的角色性格我喜欢的原因。
郑嘉颖,不用说了,我挺崇拜他的,演技到位。
反面角色,演到第18集的时候,我还没觉得他可恨。
我喜欢这部剧是因为没有把坏人写的一点的善念也没有,我不喜欢那种不贴近现实的小说和剧情。
而且这部小说,把功夫的一些理论或者说心德说的很直白易懂。
让人听了就觉得有道理。
这是和别的狗血剧不一样的地方。
我也很喜欢。
再就是,对白不幼稚,不肉麻,贴近生活。
当然也有极少极少的地方不理想。
看到第18集,其中有一个配角我觉得是个亮点,就是张天行。
演的非常好。
温文而雅。
念书不多,只会这一个词,见笑了。
好了。
先写这么多,如果我能看完。
或许还会再来补充。
希望不会有文采好的人来喷我,各位文坛大侠口下留情
虽然是关于武打的电视剧,但是里面的感情戏还是很丰富的,真是让我这种单身狗是满满的暴击,活在唐艺昕和张若昀散的现实狗粮之中,在电视剧里还要吃唐艺昕和郑嘉颖撒的狗粮,简直丧心病狂。
但春天总会来,自己不能甜甜蜜蜜,也要看别人甜甜蜜蜜。
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且他们一个个都那么的帅那么的美,这样的组合秀起恩爱来旁边的单身狗看了……惨不忍睹!
这个世界对单身的人有恶心!
看完全集,作为TVB的武侠迷,真的力荐此剧,不知为什么,自认为TVB拍的武侠剧才有武侠味,像《天龙八部》 《83射雕英雄传》 《95神雕侠侣》等等,简直就是经典,时隔那么多年,这部剧的出现再次惊艳到我,从武术动作再到演员阵容,我都感觉很良心,向经典致敬,武侠剧中侠客们独立不羁的个性,豪迈放荡的人生态度,多姿多彩的生活,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自然与奔放,这些都无法不让普通大众羡慕,进而心驰神往。
武侠剧绝对会再次引领热潮!
袁冰妍,应昊茗在这部剧里和老九门里的角色相比,跨度挺大,尤其是袁冰妍,太喜欢袁冰妍演的陈如雨,上的厅堂,下的厨房,对待感情痴深认真。
从《老九门》里稳重恬静的丫头,到《太极》里活泼率真的陈如雨演的都很棒,应昊茗从老九门里不会武功到太极宗师里摇身一变成功夫小主,保护妹妹,处处是惊喜,两位的感情线也非常丰富,看着挺心疼的,不得不说演技征服了我。
全剧就围绕一个龙头杖。
二十年了,军阀在找,说军费不够,不够你还能挺20年。
朱可发要把它交给革命军,交了20年也没交。
最后朱飘逸到上海,都联系上了革命党了,那么久了还是没交。
因为这个,梁家父女全死了。
男二很坏,但是一心想报仇。
男一很好,但是学好武功了,说不想报仇了。
杀父之仇说不报就不报了?
对得起几十年养育之恩么?
梁家父女死了当时挺悲痛,扭头第二天就和老婆打情骂俏,所以说明谁都靠不住,死了也白死。
男一天天愁眉苦脸的样子,看着就压抑。
自尊心每个人都有,但自尊心过强往往只有两种结果,不是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在《太极宗师之太极门》里,马宁儿这个角色就很好的阐释了自尊心过强会让人走向不归路,扭曲了最早的初心。
马宁儿的人设是让人感觉既可恨又可悲,从小不能与自己的亲生父亲相认,遇到了心仪的对象却被郑嘉颖所扮演的朱飘逸给抢先一步夺得芳心。
嫉妒,自尊心让他不能好好的做自己。
什么都要去作比较才能让自己安心的过明天,最看不得的就是朱飘逸比自己强。
一开始只是带着自己内心的那份小傲娇去默默努力,最后家父被杀,带着仇恨让自己变的强大,接近仇人学习歪门邪道,却越走越偏,最后的下场不言而喻。
而且我觉得扮演马宁儿这个角色的演员林佑威,把马宁儿内心的矛盾,纠结,还有嫉妒爆发时的那种感觉,演绎的很好,记得有一个片段是在一次武艺大赛中,马宁儿和朱飘逸对决,最后朱飘逸获胜,马宁儿跑到外面开始咆哮,开始怨恨老天爷的不公平。
自己看着都被带入情景和他那挣扎又苦涩的世界里。
并不是他不努力,而是自尊让他忘了最初自己的模样,让他认不清自己。
但是上天是公平的,不会夺取拥有的一切,即使马宁儿自己认为他是世界上最惨的人,至少还有她的师妹,白冰饰演的梁思洛,衣食起居,无一不细心的照料着,尽管每次表白都被委婉的拒绝,被他伤了无数次的心,可每一次马宁儿回头梁思洛就在那里,为他拒绝一切的示好。
这样痴情的女子抱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想法默默的爱着马宁儿,不知为什么爱还是不能融化他心中那块坚硬的冰角,放下仇恨和极端的自尊心,好好认真的去爱一场。
有时看着电视剧里的角色,仿佛是对我们的一个警醒。
如果我们过于敏感,过于阴暗,不愿意把别人往美好明朗的地方去想象,而是草木皆兵,触到自尊心就进行一场惨烈的斗争,可能你会让自身的能力和精力在短时间里像开挂一样层层飙升,一雪前耻报了一箭之仇,然后留下开心的泪水,但总过这样的生活自己都会感觉很累也没有意思吧。
剧的成败,在于剧情与人物的塑造,塑造成功,让观众感同,甚至有些身受其中,马宁儿与白冰则是世间种种痴男怨女的缩影,男人要事业,爱情就顾不上,女人便满腹抱怨,痛苦以及不理解、人们在叹息电视剧的人物,也在叹息在事业和爱情和生活上,我们找不到平衡点,在这部戏里,马宁儿的自尊心,我暂且理解成是对事业的追求。
自尊心强并不带来的都是坏处,客观点,如果本身条件不差外加三观很正常,那外界的一切刺激,只要不杀死你,必然会将你变的越来越强大。
但是,有时候我们出发了太久,走得太长,本能的会忘掉当时我们为什么出发,忘记提醒自己是为什么而出发,就像是马宁儿,走了太久,自尊心太要强,变得扭曲,最终成了毁灭自己的刽子手,自尊心固然重要,但是能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自尊心,私认为更加可贵。
台湾有马景涛,内地有林佑威。
这部剧里简直让人服气,无时无刻都在咆哮,女人被夺,咆哮,比赛输了,咆哮,一点小事就叫个不停。
林佑威简直就是另一个咆哮哥啊,但我就是喜欢他演绎的这个人设,把嫉妒和矛盾演的淋漓精致,电视剧里总是要有几个反派来凸显主人公的完美形象,把反派演绎的如此精致也真的没谁了,
整部剧里最大的亮点就是打戏,每个演员都演的很到位,像何中华,郑嘉颖,这些打戏“常客”,有他们,质量也一定不会差,虽然据说是郑嘉颖的最后一部打戏,但他还是很认真的对待,点赞。
每一位演员的努力都值得我们去关注,整个电视剧已经演完了,我觉得没有让我失望,我希望多出这样的电视剧。
应昊茗和袁冰妍演的陈如风和陈如雨这对兄妹简直相爱相杀,互怼不停,但又知道彼此心里有对方,这种安全感爆棚的感觉真的很棒!
我觉得这对人设很赞!
充满爱!
我觉得有时亲情是可以打败一切的,血缘关系是可以打败一切的,我想有这样的哥哥。
但这样的哥哥还是很少的。
陈如雨温柔体贴依旧,惹人怜惜,在父亲和哥哥的宠爱下长大,非常天真,她的温柔是出于一种大家闺秀的涵养和礼貌!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车子来到海边停下,我在想,你最好不是来撒骨灰的
广袤的大地上,一对父女开着一辆破旧的电影放映车似乎没有方向的前进着。单身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不多,可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叛逆,她看到自己的生长 也发现了身体的成熟,也发觉父亲对野女人的性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电影、电影院),大家静静的看着电影里的故事,好像有一世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着。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3.5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