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是一部像我的野蛮女友一样感人的温情又浪漫的爱情电影,没想到是个又虐心又二逼的故事,为了爱情何必那么卑微像个傻逼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大话西游里的一句话,他好像一条狗啊!
堪称经典!
而在这部电影里男主就显得连狗都不如!
试问有谁会真的会爱上这样一位卑微地连自尊都不要的男人!
一个男人连自尊都不要了,连狗都不会理你!
女主的爱情观我也是醉了,为了所谓的不伤害自己爱的人这个伟大的狗屁原因,就和一个明知道他有有很多女人的花花公子上床,而且是上很多次床。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伟大的爱?!
这难道背叛得还不够彻底吗?
张爱玲说过,通往一个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阴道,这句话我不敢说完全赞同,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吧?!
我很想知道女主在做爱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谁?!
答案一定很可笑,很滑稽!
不知道男一号男二号是怎么个看法?!
对不起,我虽然身体背叛了你,但我的心从来都不曾背叛过你!
这都是什么狗屁逻辑?!
不知道有几个男人能接受这样的绿帽子?
我也是醉了,编剧是不是个受虐狂?!
有哪个男人可以只在乎女人的心而不在乎身体是否纯洁?!
突然想起一句经典台词,就算我得不到你的心我也要得到你的人!
如果二者不可得兼,那我一定选择做得到心的那个人!
正所谓日久生情嘛,哈哈
十年前电影了,最近才看到。
总体来说,电影从开头一直闹腾到最后,车太贤和老师太能闹腾了,后来所谓的感动的桥段实在感动不起来了。
一直来说觉得韩国的电影大部分表现的都很夸张,夸张的表情,夸张的动作。
其实爱,就疯狂。
我们那么深的爱一个人,尤其是两个人都互相爱着的时候,不要去管今后怎么样,我们知道爱,是责任。
但爱,也是自私的。
现在的我,越来越反感,一句话,“离开我,你会更幸福”,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刻意让对方以为不在爱的行为。
这都是什么狗屁逻辑。
你很好,但是我配不上你。
什么狗屁都是。
这是解决的方法么,只不过是让痛苦提前降临而已。
如果相爱就在一起,你离开了,她就幸福了??
有什么不能一起面对的么??
两个人在一起总好过一个人。
当然,这些有时候都是借口,都是谎言。
为自己的逃避编织的一个又一个网。
对于这样的电影实在是看够了,找不到感动的感觉了,只有厌恶。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也曾经幻想能像男主角一样为了自己的爱而疯狂的奋斗着可最后还是上了个三流的大学,哎,我想会不会是因为学校的MM不够漂亮啊.
忘了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孙艺珍的,零零散散的看了几部她的片子。
这部电影说实在的,情节结构挺没劲的,狗血的韩剧剧情。
有个段子形容韩剧,韩剧有三宝,车祸韩剧治不好,太贴切。
演技?
我还是去看一些烧脑片子好了。
但喜欢就是喜欢,最简单的理由。
————————————————————————————————————分割线————————上面的都是啰嗦。
下面的只会更啰嗦。
当父亲总掌一切,安排一切的时候,突然有道霹雳给我干的外焦里嫩。
我的成长中,这个场景太tmd熟悉了。
太多的身不由己,年少时以为长大了,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但……说这么多是不是挺没意思,好,那我不说了。
若你相信感情,在年轻的时候突然被一个人的美深深的爱上了,那就是一场灾难啊。
因为她是你的初恋,你却不是她的。
你这么傻乎乎的信守承诺,一个自己的蠢货。
她要的感情并不是那么不成熟的感情啊,你是个幼稚的小孩子。
真的,好愚蠢。
五年的日日夜夜,是真的存在的。
并不是没有人喜欢你,但是你却是个傻子,那样愚蠢的承诺。
真的是个愚蠢的小孩子。
也许你有那么一瞬间爱过我的蠢。
现在的我对你还是感谢。
2018.1.11晚
车太铉这次又把我感动了,不过这次他带来的催泪弹是一次马拉松似的爱情长跑。
什么是爱情长跑呢?
早在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就提出一个很好的范式和称谓,这就是“精神恋爱”。
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只是用精神来恋爱,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爱上爱情本身。
在电影《我的疯狂初恋》中,车太铉饰演一个爱情执着追求者,从高中就爱上了老师的女儿——日美(孙艺珍饰),孩子气的他从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傻傻地站在船上进行着自己的爱情表白,可是歇斯底里的咆哮并没有使日美有爱的幸福感。
失败的太一(车太铉饰)只有将目光转向了日美的父亲。
从此,爱情以自己的特有的方式开始了长跑。
爱一个人的感觉是很累的,尤其是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更是累。
太一就这样陷进自己的旋涡之中,他一边挣扎一边又将自己沉溺下去。
在未来的“岳父大人”下了挑战书以后,为了得到梦想中的女孩,太一拼命地读书,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混混到全韩国最牛的汉城大学的学生,这期间不知道天真的太一为此付出过多少代价?
提到代价的问题,我就想起在片中“岳父大人”对太一说的,“如果你能天天念书,直到鼻子流血的话,我就把日美嫁给你。
”真是可怜的很,涉世不深的太一就为了这句话而发奋读书,居然脑袋空空的他也通过“硬式教育”的方式考上了汉城大学法学院。
以为就此可以得到日美的太一高兴得太早,早有心理准备的“岳父大人”又拿出了一套方案“仅供参考”。
于是,乖乖的太一只有“束手就擒”,漫长的四年大学生涯,为了保护好日美,太一搬到日美的对面,来一次“超级精神恋爱”。
用古书上的话说就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太一一定没有研究过女性心理学,虽然太一一直执着地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日美,可是日美却不想来一次空幻的爱情,她需要实际的爱。
于是,整个爱情故事就变成了泡沫。
不过,在故事的最后,车太铉还是套用上次在《我的野蛮女友》的路子,在观众中间又扔了颗重量级的“催泪弹”。
本已心灰意冷的太一终于赶到了日美的结婚现场,将身患绝症的日美拥入怀中,而那个站在一旁的“准新郎”的一句“婚礼作废”将故事渲染得更加楚楚动人。
于是,在看完这个片子之后,更多的人相信了“爱情是多么美好”,人们在最后总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最后的幸福。
另外,整部片子最大的看点仍然是车太铉的搞笑技术,从被老师脱裤子打屁股的镜头外,还有他的“乔装术”。
不过,他这次的形象上除了搞笑还有歇斯底里的成分,片子从头至尾,只要是太一的表白,就逃脱不了一个“吼”字。
疯狂的“表白”最初还有点新鲜感,听多了就只剩一个字——“腻”。
车太铉还是将我感动了,不过这次的感动不是因为爱情多么美好,而是,让我觉得爱情多么脆弱,多么虚无缥缈,就算是是幻世中的爱情长跑也不一定会有真爱。
也许会有,相信会有这样的恋人,他们是彼此的全世界,他们之间深深地相互吸引着,渴望着对方,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距离。
他们会为了对方不顾一切的咆哮,疯狂,他们的灵魂每当面对有关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都会变得强大无比,不顾一切。
他们深深地渴望得到对方,但是为了对方的幸福,他们也可以放弃自己的幸福,放开对方去躲开痛苦,寻找幸福,即使那幸福只是个苟且的幸福。
这样的恋人,是一种奇怪的,稀有的动物。
本片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显得有些恶俗,但是情节和影片的结构,台词等等方面来说,是一部很棒的电影。
其实03年刚出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就看了。
当时正是韩国野蛮泛滥,疯狂泛滥的的高峰期。
车太贤的片子也几乎都看了,老实说这部是最差的一部。
车太贤塑造了让人生厌的小无赖形象,孙艺珍也表现的有些故作伟大。
我跟几个小伙伴怀着娱乐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片子。
最后煽情的时候,我们也煽情了一把。
的确,如果人物形象塑造不是那么糟糕,剧情还是很好看的。
可是心里又忍不住说,这是一部多么做作的电影。
和【我的野蛮女友】相比,和【爱有天意】相比,和【恋爱小说】相比。
【疯狂的初恋】毫无疑问是让人失望的电影。
蹩脚又胡闹。
剧中泪水多的让人生厌,表白又是虚假的做作。
可是那天你说。
其实这个故事跟你很相似。
于是我又重新下载翻看了,距离我上次看这部片已经四年有余。
其实我有点点知道你是指什么事情。
可是我也什么都没说。
原谅我,这部电影我始终是怀着审视的态度去看,而不是体会。
可是再次看得时候逸妙爸爸说了一番话却将我感动,这是初次看的时候并没有体会到的。
我的爱人,你知道今天我们做了什么吗?
我和逸妙今天去了照相馆拍照 她梳了头,穿了件很漂亮的衣服 然后我们一起拍了照 她做了就象你我一样 你知道当她拿着她的照片的时候,对我说了什么吗?
她笑着说 “爸爸,我过得很幸福 所以,当你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不用哭。
” 然后她笑了
此片算是车太贤拍得一般的片子。
虽然我也非常欣赏太一的精神,但实在不值得鼓励。
个人觉得太一可能迷失了什么东西。
为了爱太一努力上进,满足了日美父亲的希望。
可是日美自己呢!
就算日美没有得绝症,也会被太一所感动。
可是失去了青春恋爱的时光真的好吗?
从片中看,日美还是希望在大学有着美好和值得回忆的恋爱的。
可是太一几乎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爱情不是满足家人的愿望,给对方美好的未来以及日复一日的想着对方的需要和照顾对方。
要做到上述这些,可也要想到对方的精神需求是什么?
难道晚两年通过司法考试就那么重要,重要得值得牺牲美好的大学恋爱体验和青春时光。
也许最后日美的病不光是韩国悲剧的俗套,也含有淡淡的讽刺太一的做法吧。
及时做该做的事,不要等以后后悔。
不过太一的固执精神确实值得欣赏。
很早之前看的了,都快忘记什么了.只记得有一幕在游泳池边,车太贤不小心把那女的游泳衣给扯了下来....汗....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很难不睡着啊,这片子看着就觉得冷、不想说话。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14thBJIFF No.6 @英嘉 无数的跟踪镜头和广角镜头轻轻地推进和拉远,提醒观众这对无名而孤独的父女所居住的土地是多么广阔,但同时两人又不得不被对方所牵绊拘泥于窄小的车厢内部,这或许映照着某种政治现实。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3.5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