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全部是个人看法,本人口味很挑剔,如果有与您意见相左之处请左上角退出,你骂我就是我对。
含大量剧透。
客观来说《罗小黑战记2》是一部很好的作品,以下内容仅为我认为制作组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说的不太客气的话,如果你觉得《罗小黑战记2》是一部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完美的、好得不得了的作品,那么这边建议您不要往下阅读了。
再叠个甲:本人从小学开始看罗小黑战记,一直看到现在本科毕业,电影1、2都贡献了票房,官谷也买过不少。
为免被打,先夸两句:飞机那段真的很好!
无论是打斗设计还是鹿野的计谋、鹿野与小黑的冲突、甲乙对鹿野的解释,一整段都非常精彩,全片最好的片段。
然后是刻薄的:优点缺点都和第一部差不多,人物塑造很好(这个一直是罗小黑系列的优势)但故事线太直白了,其实设计上也是够曲折的但总觉得横向上可以加入不少东西做进一步的丰富。
TV版的叙事节奏明显好太多。
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也搞上宏大叙事了?
英文出来的时候真的蛮难绷住的,如果制作组无意在这里加入任何现实隐喻的话那我认为就片中极低的英语含量,完全可以捏造一种新的语言(比如克林贡语),以规避对现实的投射。
那种宏大叙事的怪味主要原因是人类方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角色,全都面孔模糊。
第一部中无限的人类身份一直在被强调,提醒观众他的“天然立场”是与小黑风息等一众妖精是不同的,但同时无限与小黑的相处日常又能让观众感受到人与妖精并不天然对立,两方有共情的基础,有对话的可能,由此也通向电影的主旨:人类与妖精的共处如何达成?
第二部中妖精方有许许多多立体的角色,但反观人类一方,出场的人类领导人比起“具体的人”,更接近势力的象征,遑论军//方//领//袖等炮灰角色,对妖精与人类的相处没有给出更多的塑造,只是让人类领导人说了两句和平共处之类的空话。
无限是人类,但他作为人类的身份已经被弱化太多了,他更多是一个立场特殊的存在,并不能代表人类一方。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种塑造在第一部中已经有过了,但我认为如果你想讲一个“妖精与人类寻求共处方法”的故事,只塑造一方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这个也挺好解决的,电影完全可以加一个支线,比如讲一位在会馆工作的普通人的故事,讲讲ta是如何接触到妖精的世界又是如何看待妖精的。
其实有“执行者”这个设定在,要讲妖精与人类相遇、互相改变的故事很简单(这不就是随手捏一个的事!
),就看制作组想不想。
TV版这方面就做得好太多,有作为人类的罗小白(她还是特例,因为哥哥也是妖精),还有山新,你看TV版的时候会很自然地觉得人类与妖精是必然要走向共存的,但如果有两方领导人站起来喊口号扯大旗说:人类妖精你们和平共处吧!
你就会觉得缺乏了一些前因后果,且虚浮。
看在这是续作的份上就不说逻辑线不清楚的问题了,但虚浮是绝对跑不掉的。
而且你要写人类领导人的话也完全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可以捏个不信任妖精的人类,ta与妖精有过怎样的过节,是什么让ta产生了这种想法,诸如此类(相反地,你也可以捏个接受过妖精的帮助所以觉得该多多与妖精合作的人类)。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更具体的人!
(这边引个平衡做得好一些的例子:《驯龙高手》中的人与龙。
)我很不想说这个但我觉得罗小黑为了打戏牺牲了部分故事性。
最明显的是开头屠会馆、池年屠基地、无限顶火力飞行,前两者还是好看的,最后一个甚至有点好笑了。
这几个都是可以适当删短的部分,池年那段甚至可以整段砍掉,作为背景一句带过就行了,做那么长感觉秀肌肉的炫耀感要溢出了。
仔细一想这部小黑几乎没什么成长,性格延续自第一部的部分太多了,其实小黑与鹿野在飞机迫降后那段对话完全可以成为小黑的一个成长点,小黑一开始跟着鹿野是因为他要为师父洗清嫌疑+无限叮嘱他要保护师姐,从飞机迫降那里开始可以更多地展现“他想帮忙阻止战争的爆发”,表现他的能动性,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成长点啊?!
怎么完全没写出来。
看到结尾的时候鹿野的塑造给我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小女孩那真有点绷不住,这是什么,这不是鹿野吧?!
鹿野追踪主谋时明显能看出来是个社会化程度很高的妖,一见面也跟无限说“我不是关门弟子吗”,跟无限说话挺随意的,在无限、小黑、鹿野三个人的师徒关系中她的定位明显更接近无限,结果结尾突然塞了一段刚开始当弟子的回忆,是的蛮萌的,到这里也还好,但小女孩那段太怪了,前面给她做的塑造是“可能会跟师父争宠(这么说也有点怪但大概是这个意思)的师姐”,她照顾小黑的成分明显多于突然和小黑共情上了想起自己也是小孩时的成分,结果小女孩那部分突然就反过来了,这里就是不符合她行为逻辑的,她跟无限互怼两句然后给小黑多买个冰淇淋我都觉得合理很多。
鹿野的塑造真的太赶了,一片白光中几位记忆中对她很重要的人回头那里,我能感受到是想要煽情的,但她在遇到无限前的故事交代得不够清楚。
是的,我们知道鹿野经历了战争失去了重要的人,但白光中那几个人和她的羁绊根本就没来得及展现出来!
强行催泪我只能:不好意思,还没来得及认识您几位…无限的塑造怎么有点走向无聊了,哥们真人淡如菊上了!
比起第一部没什么新东西…最后说一句可能太刻薄的:看到最后有点联想到《流浪地球2》,有时很想说比起炫酷的画面,我更想看到好的故事。
但还是溺爱一下吧!
并不是这个故事不好而是这个故事可以更好。
以为第二部能看到更多小黑和无限的师徒温馨日常,没想到不到十分钟猫猫就交给师姐带了,无限去跟哪吒打了一个多小时的游戏,最后半小时紧急回归打架,轻轻松松挡了十几颗核弹导弹。
这情节有哪里怪怪的......作画还是那么厉害,飞机坠落那一段感染力极强,把我紧张得出了一身汗。
各种笑点很丝滑,把无限认成哪吒那里真的神来一笔,哪个神经病想出来的。
但同时暴露了不少毛病出来。
这就是长篇作品的宿命吧!
可能是想复刻第一部的公路片模式吧,第一部是小黑跟着师父走南闯北,第二部就换成师姐了。
但想塞的东西太多,要讲妖精和人类的矛盾愈演愈烈,又要讲高层的行动和决策,还要讲无限是怎么在人类和妖精间周旋的,挤压了小黑和师姐的感情线,观众刚觉得姐弟俩要交心了,飞机坠毁后就戛然断裂了。
给人感觉就是太散了,不知道把注意力放在哪个人物上了。
小黑像个负责治愈师姐、吹嘘师父和帮忙打架的工具小猫。
鹿野作为新角色的戏份被其他剧情线切割得七零八落(但姐姐打架真的很帅就是了)。
至于无限,木头作为主导创作者,有点太不舍得让自己的主角有瑕疵了,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兄长类、师父类的角色,往往把他们塑造成作品世界观里的最强者,不仅能力最强,还是最有智慧、最有善心、最能代表真理和正义的。
如果是短篇作品那还好,问题是你打算弄一个有着庞大世界观的长篇,一开始就把主角写成完人了,没有任何自我怀疑自我挣扎的时刻,就意味着没有任何值得挖掘的成长空间了。
如果说第一部的无限还有点“人味”,那第二部开始反复强调无限是超神,就差把牛逼两个字写在他脑门上了。
看到无限平移挡核弹那里,我还以为寒木春华不小心把内部整活的视频放上来了。
看国产动画电影常常觉得很难受的一点,是创作团队对笔下的角色设定太不珍惜,主角的故事都没展开讲明白,就急着讲配角的故事,想到多少个新奇的人设就往电影的犄角旮旯里塞,一个镜头就闪过去了,没有鲜明到足以给观众留下记忆,对世界观的构建没起到作用,还很容易造成角色的冗余和画面的杂乱,模糊掉主角的成长线。
我也心疼辛辛苦苦画了那么老多角色的创作者,每一幅都是心血啊......不希望《罗小黑战记》也弄成这样......作品老老实实走日常流就足以捕获大部分观众的心了,让一群自然界的灵质妖精搞宏大叙事上升价值那一套,怎么看都很别扭欸。
把握不好这种的话就放弃吧好吗。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投资方看哪吒火了提的要求)
感觉不是特别喜欢,整体上我觉得大场面战斗其实并没有很适合小黑战记,我喜欢小黑的系列主要是因为它呈现出的很真实的中国人的普通生活,以及妖精生活里不做作的古风感觉,但片子里为了表现大篇幅的大场面战斗甚至还找了军事指导(在片尾名单),我觉得这完全没必要。
角色上比起人形态我还是觉得小猫咪的小黑更可爱一些。
无限有点太爽文男了,挂壁上线就能解决所有棘手问题,这有点大脑切割术了。
以及感觉鹿野从电影海报开始就有种二胎男宝家庭姐姐的尴尬感,怎么说呢,除了上班以外的她个人情感部分倒是把这种尴尬感表现的很好呢整体还是觉得,主创加油吧!
这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感觉在中国动画里很少有了,作画演出也挺棒了,希望能更真诚地表现自己想表现的东西,而不是被大屏幕一定就要大场面之类的套路给框住了。
(小黑暴揍无限那段太搞笑了我真心喜欢那段)
想说还是不太满意。
在故事上,整个观念非常空,重复几个和平共处的词,我觉得这个故事撑不起来这个概念,他既然提出来并且试图用灵溪长老去辩证这件事,我想他就应该做好这个准备。
他做了一些上层斗争导致平民伤亡的表现,但这还是不够的,这种假大空的战争与和平尤其是在一个你不方便去触及这个话题的时代和地区用一个不适合辨析这个议题的载体去做,可能野心还是有一些大,当然他可能意不在此,这不是本片的主要内容,但*所有*角色的行动动机选择还是应该更加谨慎,我想。
另一个点是,整个电影大部分的结构是不停的换地图开会打架换地图开会打架。
(后面师姐的一长段无台词就非常好,对比之下。
我觉得罗小黑这个ip给人一种宁静的vibe,本该。
)人类士兵在异能碾压下的死亡比起子弹造成的妖精伤亡更加迷人。
然后是个人感受部分我感觉猫的部分太少了我想看猫,无限的战力不平衡让人非常咬紧牙关,受挫,而且怎么所有人都在电影院里讲话和盗摄?
罗小黑战记2为什么能到一周口碑电影榜No.1 1、把孩子当正常人看,被人帮助会说谢谢,遇到陌生人会害羞,立场清晰,有自己的是非观,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善。
不玩snp梗,不降智,不上头,行事逻辑简单但坚定。
2、把女主当正常人看,不当花瓶搞暧昧、不作剧情的牺牲品;也不当传统艺能的女强人,出师后自己开宗立派,生活上也能精致打扮、住豪华酒店,过自己的生活。
插叙和补叙让人物的成长脉络非常清晰,其中无数的小细节又让人物的情感变化非常真实,一刷很难领略全部。
3、把敌人当正常人看,把敌人的立场和行事逻辑说明白。
没有浮于表面的喊口号,没有苦大仇深的剧情,敌人只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践行自己认为对的事,敌人不降智,也没有突兀的洗白。
不的足是反派boss铺垫少,印象不深,人格魅力不如第一部,所以打不到更高分。
4、把配角当正常人看,每个配角都是鲜活的个体,有迥异的个性,有独立的想法。
主角图之间意见可以不统一,可以搞辩论搞内战,但同样不降智。
相比小黑1,二作压缩了小黑的戏份,给群像留足了充分的空间,以配合徐徐展开的宏大世界观。
总之群像设计真的无敌。
5、把NPC当正常人看,NPC的作画精度与主角基本没什么差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也让角色显得是真正存在的人,而不是来凑数的。
不用献祭一群npc,也能充分表达反战的思想。
6、把观众当正常人看,没有说教,没有突兀的价值升华。
全剧打斗占一半以上,战斗爽,一刷看不清所有细节,但整体叙事节奏稳定,留足气口;同时剧中有大量的中式风景和建筑的绘画复刻,色彩表达简约但很鲜明,有宫崎骏的味道,看完像做了眼保健操,二刷也不累。
总之,这是近几年最正常的动漫电影,没有卖腐,没有低俗梗,不搞刻板行为男强女弱,不搞男女对立,也不搞价值观上升,不搞说教,不刻意安排所谓的“金句”。
有人看完说剧情简单无聊,这很正常,就像吃了各种爆辣火锅和猎奇零食之后,突然咬到田里刚摘下的黄瓜;猎奇看多了,简单的日常描写当然也会变得无聊。
但如果真的看累了,不妨来试试这部简单的动画电影。
沦为了爆米花电影,全剧几乎所有人物都很扁平化,没有成长全是感情。
反派的铺垫和塑造更依托。
唯一有塑造的角色就是作为主角的师姐最后几分钟的蒙太奇回忆,和片头的小黑形成呼应。
其余的优点恐怕也只有战斗场景作画很好,以及拓展了点世界观。
人类和妖精共存作为主题,讨论的也都是浮于水面,浅尝辄止。
以及配乐,老生常谈了,总不能真的指望一首《早安喵》和变奏把所有的电影和动画配完吧。
总体上和第一部电影直接没法比。
TV版鸽了这么久,中间还有某制作人爆典整那么大的节奏,结果剧场版就这?
属实是失望。
不是影评,就是随手记录的流水账。
有剧透。
7.19一刷。
左边隔壁是爸爸带着幼儿园小女孩。
爸爸看得很热闹,连早期角色名字都知道,给孩子介绍了片头的小动物是比丢,估计是熬成家长的那种粉丝,看到打斗激烈的剧情还问孩子会不会害怕。
小朋友对暴力场面接受能力还行,不过兴趣不大,估计剧情也看得稀里糊涂的,有小动物和小黑搞怪的情节的时候,小朋友会比较开心。
家长素质很高,孩子也很乖。
右边是三个女高中生,一看就是深度粉丝。
有笑点的时候全场都笑得很开心。
打斗场景真的做得太好了,其实电影刚开始就看哭了,小黑和师傅出来的时候又开始笑,最后师姐回忆的时候又开始哭。
片尾彩蛋没看明白,回家刷评论区才知道是啥。
7.24二刷。
火药更应该做成烟花而不是杀人的武器。
在嗑哪吒x池长老还是西木子x池长老之间犹豫。
对紫色头发+喜欢小动物的人设依然没有什么抵抗力,也很想念风息。
这次终于把片尾的图片彩蛋看全了,芷清原来是自己选的名字啊,要不然丙就是她的名字了。
我们仍未知晓师姐的本体形态是什么,不过大战暴走的时候出现了有点像动物斑纹的东西。
想住在苍南会馆里照顾小动物们。
羡慕有坐骑或者是神兽的妖精。
因为拉坯拉得腰快断了,趁机坐了两个小时按摩椅,感觉很很值。
唯一的遗憾是旁边坐了一个也是看过一遍的妹子从电影一开始就一直在给她的朋友解说。
7.28三刷开头第一个出去探路也是第一个死的绿色头发青年应该是大松的左膀右臂之一。
官方发了说他叫明月,粉头发的师妹叫清泉。
师姐原型应该是雪豹或者荒漠猫。
芷清可能是蜜袋鼯或者飞鼠。
小黑和灵遥刚认识就说很喜欢灵遥爷爷,很可能是因为在会馆开会的时候灵遥给了小黑一个很大的蛋黄酥。
小馋猫就是这么容易收买。
洞桥会馆的馆长叫周信毅,办公室有个字画写的“信毅最棒!
”有人说师姐从森林里打劫的汽车的车主小青年原型是禾野,不知真假。
7.31 四刷晚场上座率蛮高的,有不少小朋友来看。
粤东会馆的灯笼上写的是吃。
接待台上面的牌匾写的是八珍玉食。
在moon酒店里,吃饭的时候后面的两个看着很高级的手提袋是师姐给小黑买的新衣服,第二天坐飞机穿上了。
洞桥会馆馆长办公室里的蓝色文件夹写的是麻将牌的东西南北中发。
门口有麻将大赛的海报,书柜上还有一个金属奖杯,上面画的是二条。
师徒俩一开始进总馆的电梯旁边贴着hmch羽毛球大赛的海报,hmch以前也确实有过羽毛球大赛。
好几个女孩子看完之后在聊天,都说爱上了师姐。
一个三刷的妹妹在最后放映结束的时候告诉别的观众彩蛋的含义。
遗憾的是本场我隔壁有一个小朋友一上来就把反派大声剧透了,而且剧透了好几遍。
这个小朋友的家长在他前面那排从头到尾都在打电话。
其他的观众都挺好的。
有好几个妹妹看完都说好好看。
全片都很喜欢,节奏真的有张有弛,最喜欢的部分还是小黑和师傅到苍南会馆里面的时候,妖界的景象徐徐展开,有各种各样的妖精和它们的灵兽,还有各种可爱的小生灵。
好像一个游戏的场景,想必以后做成游戏也完全没问题。
太想生活在这里了。
8.3 五刷苍南会馆第一次开会,哪吒前面的桌子上摆的茶叶罐写着好茶。
洞桥会馆的馆长办公室鼠标垫写着天胡,书架上二条的那个奖杯下面写着倒数第一。
看来馆长技术不行。
浩克的左耳缺了一角,好像绝育标记一样。
8.4 六刷洞桥会馆馆长的杯子写着發,花盆上一个有幺鸡图案,一个有四条图案。
西地的笔记本上有一个乐器的图案。
师姐和小黑在洞桥会馆附近的城市探查的时候,路过还没吃好大排档,旁边还有一个牌子写着健身后夜市。
哪吒的柜子架顶上有他一开始和无限打的小游戏的蓝绿色玩偶,很像星之卡比的变体,玩偶有两个。
架子上还有一个小黄鸡,出现了很多次,不知道是什么形象。
池长老手上四个戒指不知道是不是对应四个徒弟。
灵遥很喜欢说道德绑架的话,比如大松他们就白死了,你连累了一个无辜的孩子之类的。
一星给画面。
剧情节奏一坨,我和朋友中途都睡着过…上一个看睡着的还是峰爆啊。
开篇一段不知所谓的人妖打戏,紧接着就是小黑练功记(这一段挺萌的),然后就开始长老一堆废话开会+师姐弟旅游宣传片+师姐逛街逛逛逛(咱也不知道角色在想啥只是看她一直走)+哪吒无限打游戏+打戏+打戏+打戏,结尾还来个师姐回忆杀,不知道想干啥。
我觉得它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讲不清楚,最后还是应该叫“师姐战记”。
这是一部门槛很高的电影。
不是说是部续作就可以完全不交代世界观和背景吧,还要观众在字里行间揣摩你的会馆,妖和人的形势,能力设定等等。
也对,除了粉丝谁来溺爱你这不知所云的剧情和叙事呢?
我还是坚持一部电影的基础就是主题剧情剧本,离了这些画面动作做得再好也让人食之无味。
整个电影又长又无聊,很多没意义的画面占了很多时间,真正需要讲明白的又乱七八糟不知重点,这部电影完全可以缩减到一个半小时。
我觉得以这个优秀的画工和制作水平,做什么都行,就是别做电影。
非专业影评你杠你对晚上我和朋友又看了第一部,1比2流畅多了,2比1唯一进步的就是画面了吧
好无聊,除了塑造出了个师姐简直啥也不是…你们同人女真是什么都吃啊,之前刷到那个火速建立的红毛男右向街道,还以为塑造得有多好,结果就这?
没见过比他更刻板无趣的角色了,他当第一无限可以当个第二,一个是热血笨蛋/反对符号一个是无敌的符号,我请问你的任何角色有任何发展吗…?
塑造得最用心的师姐也只是在进行人设式的堆叠。
编剧能稍微学学及格线上的剧本应该怎么写吗?
偶尔能博人一笑,但也有很多试图搞笑的段落很刻意很尴尬….拯救大飞机和人体平移术大炮轰无限那两段制作组画的时候不想笑吗,你在这拍战狼呢??
故事讲得更是一坨,铺垫不像铺垫高潮不像高潮,就靠大段大段的打斗和尴尬幼稚的辩经水时长,毫无节奏感可言。
你看着他们磨磨叽叽打了半天心想大的要来了吧,要来了吧?!
结果结束了,灰飞烟灭了,哈哈逗你玩的。
整个电影只能算是个风雨欲来的劣质预告。
懒得喷了。
看的时候只觉得淡淡,没觉得非常烂,因为一直在期待后面来个大的,结果就这样结束了……….越想越生气。
小黑的配音听着也别扭,像那种大胖小子,很刻意地在装天真。
能给我们整个好听点的声线吗…动画太久以前看的忘了之前是不是也这动静了。
只有当猫的时候比较萌。
还有其他几个忘了名字的角色说话也跟含了个茄子一样。
还有衣品也是烂得可以。
无限b格这么高的角色但凡穿点不像村口大爷的衣服我也高低能吃一口。。
任天堂花钱了吗这么能植广!
没啥好说的,纯粉丝向作品。
国漫的硬伤是剧情的事实又得到了一次验证,罗小黑的人剧情一直都不咋地,很明显是那种想做出自己的宏大的世界观又没有能力的类型,人类和妖精,虚拟和现实,妖精版的桃花源记,这些基础的设定元素都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结合,设计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世界观其实是一种投机,比起纯奇幻世界来,它的器具机械不用受时空的限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还可以迅速唤起观众的熟悉感,人对自己了解的日常生活会有一种纯天然的亲切。
TV版的这点做得挺好的,但是这部世界观的设定跟闹着玩一样,写的剧情不知道主创想表达的是啥,对无限的限制和囚禁形同虚设,感觉就是为了给师姐腾出展示空间的必要设定,想出来就假装和哪吒打一架就能出来。
战斗场面也是毫无施法动作,面无表情直接硬抗所有妖精的攻击和核弹,真的有点离谱了。
这个画面持续了很长时间,分镜还更换了很多个角度,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简直是幻视龙傲天剧情。
(还有整部片子的分镜,打斗的时候看得眼睛特别花,打斗节奏一直都快,几乎没有慢镜头和特写。
普通镜头有时候又拉得太长了,看得人累死。
)无限获得能力的方式我觉得也挺佛的,纯为了玩梗搞出来的战力天花板,凭啥其他的妖精提升的途径只有安心修炼,无限就是开金手指啊(还有小黑的双系能力也是)。
无限的战力设定作为会馆的执行者太可怕了,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克制他的力量。
这件事其实挺可怕的,他现在的阵营是会馆,但在他心态转变,情绪崩盘,能力暴走的时候谁能拦住他呢。
其他方的势力又如何自卫自处呢?
不管是政治斗争还是战争,其实本质上都是讲一个平衡之道。
无限的外貌和心理年龄怎么看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可能获得战力的设定也是为了让他维持外貌➕比较年轻的心态?
如果他是个大叔/老头,还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吗?
同理,师姐如果是个30+的阿姨/大妈/奶奶形象,还会有这么多粉嘛?
特别讨厌一些自来水吹罗小黑的点,什么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小孩是小孩,首先,这是创作最基本的守则,这都能拿来吹是没有别的夸的了吗,其次,这种设计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多元,我就没看到大于三十岁的主要女性形象,最后,小黑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一点都不像真实的小孩,更像一个体型迷你,外形(配音)可爱的大人,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推动剧情➕贡献战力和萌点的——会因为别人很表面的好就判断ta的好坏,这是小黑是小孩的依据吗?
这只是傻白甜而已,而且第一季已经吃过同样的亏了,当时风息也对小黑很好啊,这小孩没一点长进吗。。。
很难不参照其他主角也是孩子的动画作品——Steven universe,双城之战,灵能百分百等等,这些作品的主角也被赋予了某种超能力,比如Steven的宝石能力,jinx的超高智商,mob的无敌战力,但是也有很多反噬的缺点,比如精神类的疾病。
也有一些普通的小孩,例如猫头鹰魔法社的露思就是一个长相和行为都很普通的一个小孩,还有魔法世界观里的飞天小女警,头脑特工队里的莱莉,普通不是什么缺点,不妨碍它的剧情好玩有趣。
它反而更能激发观众的同理心,甚至是tv版的罗小白都更像小孩子,我自己就是从事少儿教育方面的,我平时接触的小孩子非常多,罗小黑在我眼里一点都不像小孩,我甚至觉得罗小黑的主创并没有去认真地观察和分析小孩子的心理,小朋友的心理成长真的不是大众理解的那样:经历得越多就越成熟的。
小朋友经历的事ta们并不能马上消化,也没有处理的能力,只是出于本能,ta们可以暂时忍气吞声,但是压迫的事件和负面的情绪是一定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的,甚至是心理阴影,尤其是对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来说。
这种心理阴影一定会在ta们有能力后加倍反弹。
一个以小孩为绝对主角的影视作品,创作出来的小孩一点都不像小孩,真的太可悲了。
还有一点,所有人的配音都太平淡了,可能官方是想搞出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冷脸萌,但这种声音念台词真的很尬,要么就是池长老那种超雄,一直在稳定的生气。
给人格魅力大打折扣。
个人认为这个作品里的所有角色,没有一个有深度。
角色弧光非常淡,对它们的塑造非常浅层,只停留在表面,这也是二次元的oc非常常见的缺点,其他优秀的影视作品是通过剧情去塑造人物的,让观众在剧情中抽丝剥茧,越来越了解角色,此类动画作品是以设定先入为主,再去展开剧情的,这样的塑造过程会让社媒话题讨论度很高,因为主要角色的特质是公开且鲜明的,但也会让人物的刻画缺乏纵深,魅力点流于表面。
总而言之,这个作品感觉是被各种“萌点”拼凑而成的,它的主要卖点:人和自然,国际形势,可爱的妖精,猫咪,日式幽默,oc都是二次元文化特别喜欢探讨的话题,具体表现为:只要轻微出手敌方溃不成军、发现自己天生就是XX灵根/系(一定是极其稀有的),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捡到个猫咪发现是美少女/小正太,触发各种奇遇轻松到达战力天花板,傲娇冷脸美少女被爱感化治愈,给比自己小的师叔买冰淇淋、画面静止很久突然:“诶?
”一下,主创把自己的oc塞进去都是二次元喜欢的高频爽点。
但这些小小的细节并不能撑起一部影片,如果是TV版的泡面番也就算了,大电影还这么搞真的很让人失望,本来看了第一部就觉得一般般,想着给从高中一直追的国漫一些支持才去看的第二部,结果又是大失所望,就这也能有8点7分,啥也别说了,粉丝你们统治世界吧。
以后再也不会花钱看罗小黑的电影了。
bring her back 儿童版
_怪物都很艳丽,画面不血腥,仍有恐怖效果,很适合儿童看的恐怖片。结尾彩蛋倒计时不用等,是某App广告。整体3.5分吧。
天使影业对儿童奇幻下手了
好烂好难看 好低级的吓唬人情节
开头气氛渲染的蛮恐怖的,后面开始奇幻起来,影院里所有人都在笑,原来是喜剧呀。
3.5⭐很可爱的一个儿童恐怖片,怪物一个个都丑萌丑萌的,尤其那个斜着眼睛会发光会报警的小怪物,还有橘猫也好可爱。几个小演员表现得也挺好,哥哥真是个好哥哥,妹妹看着很灵。结尾的QRcode能扫出来一个同名app,能把小孩子纸上画出来的怪物生成3D的,家里有娃的可以试试
有点恐怖有点奇幻,但又是拿单亲家庭说事。
在Woki看的第三部了?可爱可爱可爱,如果小女孩最后一幕的drawing还是一如既往地暗黑就好了!
不看介绍去看电影,又被天使工作室忽悠一道……有说本片像《七宝奇谋》,有说像《捉鬼敢死队》,而我觉得本片实则最像《进化危机》,用类似神笔马良的设定引出一个区域内的怪兽危机,然后几个人去解决危机,进化危机是往怪兽肛门里射入海飞丝,而本片结尾彻底变为一则APP的广告,如果没有这个二维码的出现我能给及格分。PG级别的剧作里,一场满屋蜘蛛的段落,拍出了R级的感觉,导演也算是降维高手了。全片也没有任何宗教的元素,只专注于两个孩子丧母之后的生活和情绪状态,cg怪兽的呈现也算充满了童趣。依赖于孩子表演的影片,需要高超的剪辑技术,否则影片的节奏肯定会变很慢,本片在这方面是短板,90分钟的电影观感很漫长。其实我还差点就下载APP,好把自己孩子画出来的东西变为3d怪兽的,但想想绝对不能让天使工作室得逞,就放弃了。
好老套的故事
总体评价:B,电影看似带有惊悚恐怖元素,音乐,气氛都拉满了,但最终还是围绕着男孩想念母亲,想要复活母亲,无法面对现实的情况。影片还是挺有想象力的,把女孩画的各种怪物通过设计的小池具像化了,显得恐怖,但其实水一喷就没了,毕竟都是蜡笔组成的怪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男孩通过这次经历成长了,失去的东西是回不来了,且不能总逃避现实。影片整体有点无聊,但算是一部中规中矩没有亮点,也没啥拉垮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