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六年,再次在大银幕上见到萌态可掬的罗小黑,绝对是二次元拥趸们的一大乐事。
在这部新的续作中,拓展出师父无限、师姐鹿野与萌新小黑的“武力铁三角”,角色情感饱满热烈;二维平面画风,在清朗隽秀的风格之中,呈现出恢弘壮阔的叙事主题,有关族群融合,有关正邪对抗,有关善恶辨析。
当所有的情感回归人性的注脚,原来这世界就如同这二次元的简约画风,清静秀雅,大道至简。
A. 饱满设定在2019年上映的前作《罗小黑战记》中,已经交代了故事的世界观设定。
这个世界中,人类与妖精谐和混居,各自安好;妖精以“灵”聚集而生,可幻化人形;因为人类文明的扩张,事实上已经破坏了部分妖精的栖息地(森林成为工地,洞穴修筑商场),为了协调和消弭不同族群的冲突,构建起“妖灵会馆”,以执行者们(比如无限)来维持族群平衡,由此上演了种种对抗、冲突、反击等故事。
妖精族群中,也有以御灵系、空间系、心灵系等六大能力体系区隔出的类别,还有以持有不同立场的温和派、激进派的区别。
本部续作中,不变的依然是师父无限、萌态小黑与缤纷丰富的配角群像。
师父无限自然是平和淡定,面无表情,简练语句中,潜藏着一种拙朴的喜感;猫妖小黑继续萌呆可爱,人畜无害的卡哇伊外形里,藏着爆发力惊人的武力值,以及引人思考的童稚反问。
本次还加入了极有魅力的师姐鹿野,冷峻、独立、果敢、飒爽,自在行走,我行我素,解决问题的手法冷酷果断,与小黑的风格简直是天壤之别,由此也产生了新的误会与冲突。
流石会馆(妖灵会馆之一)突遭袭击,人类与妖族互相猜忌,冲突愈演愈烈,鹿野与小黑需要查明真相,保护师父,并且最终完成战斗,揭出幕后黑手。
片尾,一段舒雅的蒙太奇画面为师姐鹿野增添了“战争弃孤”的情感注脚,强撑过颠沛流离的悲苦童年,专注精进研习法术,最终成为自由行走的侠女,也成为“人妖江湖”的一段传奇。
B. 清朗画风《罗小黑战记2》在视效方面做了丰富与提升,但是并未直接升级至3D动漫,这对本人来说是合理且友好的坚持。
二维画风简约清朗,契合小黑萌趣童真的角色设定,也与整个世界观架构相得益彰,一路看来,故事紧凑推进,海量配角群像应接不暇,却仍显独特淡雅。
但是简约并不等于简单,《罗小黑战记2》中仍然有大量激烈打斗段落,快切镜头流畅激昂,再次引发了与前作与前作一样的热血写意;除此之外,更有据点攻守战的恢弘壮阔,漫天无人机开启的地毯式轰炸,妖族法术则一挥手炸掉整片无人机,空楼激斗、废墟坍塌、雪山爆炸,都是二维国漫的顶流水准。
从紧张激烈的打斗,到上述惊艳视效镜头,二维漫画的线条与色块反而可以呈现得更加清爽简约,而不是以过多的细节冲淡主题。
C. 深刻主题整个小黑系列,核心主题均是族群融合,人类与妖族如何平和相处,如何求同存异,并且对弱势有基本的悲悯与关切。
从剧集到电影,一直围绕着这个议题开启讲述。
另一层,则是正邪的边界。
是支持正确的一方,还是支持自己这一方?
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其实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很可能面对激烈的自我交战以及深沉的现实压力。
《后会无期》中,贾樟柯说:“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本片中,导演也借由罗小黑的台词,引发观者对自我的审视与反思。
你真的坚持正义吗?
你真的能够永远保持良善吗?
像师姐鹿野那样,为了和平的目标,却选择了杀戮的手段,这真的是正义的吗?
如此议题更可以拓展到人性善恶与社会规则的层面,如何对待与自己不同的族群;世界是否只能依靠“弱肉强食”或者“黑暗丛林”的法则进行运转?
为何不触发每位个体中良善柔软的部分,以此来实现物种、族群、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
片尾处,鹿野盯着师父和师弟的背影,终于讲出了一句暖心的问候;更多的主题延展,也便留待大家细细回味吧。
昨天看了《罗小黑战记2》,整体而言就是风格很清淡的一个故事。
感觉受众应该是看重“对错”的纯真少年们吧。
人族和妖族之间一直有矛盾,两祖族之间厮杀不断,鹿野的心理障碍就是该怎么选择自己的立场。
虽然罗小黑作为小孩子可以大声喊出“只看对错,不看立场”,那大概率因为他还没有经历过生死离别。
鹿野经历过生死关之后,还能坚持对错,不看立场,这才更有说服力。
黑白分明的少年们会很容易被罗小黑的大声喊话所感动吧。
*不过,作为一个电影而言,叙事和角色塑造还是有问题的。
电影的动画画风就是清淡型,不知道为啥角色配音也都是很诡异的有气无力。
比较遗憾的是,角色塑造也没啥人物弧光。
主角三人组出场都带着无敌的人设,观众完全不会担心主角团的安危,结果当然也就是毫不意外的主角团大杀四方。
*无限没有什么具体理由,就是全部角色里最厉害的执行者。
哪吒这种人设也只是跟他打成平手。
师姐鹿野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会追踪术,就是可以利用穿梭门在无数个地点之间来回穿梭,找到自己的目标。
被鹿野盯上只能一直被盯上。
罗小黑虽然是一只猫,但因为有最牛的师傅,小黑猫也能有强大武力。
因为无限武力值过于高,为了让剧情展开所以只能在最开始找个理由把无限关起来。
让第二厉害的鹿野出面,带着罗小黑培养姐弟感情。
鹿野的追踪也没啥波折,就一直追追追。
反转最后一定能追到。
*打完反派之后,不知道是为了给后面续集铺设,还是为了让剧情更丰富一些,又追加了一大段鹿野的回忆。
其实这一大段回忆可以作为插叙放在主线剧情里。
还可以跟其他妖族的个人经历交叉叙事,这样内容层次感会丰富。
总之,《罗小黑战记2》应该是有自己的受众群体吧。
因为觉得1很好才去看的,很失望。
一看评分比1还高,本来还能打个3星呢,那必须平衡下。
1、故事节奏差的要死,看似全程都打的热闹,实际上由于文戏太少了,缺乏情绪支撑,没一段能燃上去了。
最后那个鹿野的回忆更是插入的时机莫名其妙且又臭又长。
2、设定完全不做说明,靠观众自己品,说实话我1也看了3遍了,很多地方第一反应还是莫名其妙,当然再看几分钟都能猜出来,但是我是来看电影还是来猜谜的?
我看1之前也是空白,但是1的设定就很好理解。
哪怕你用最笨的方法挂点字幕呢?
出场一堆新人物,只有超雄鹰派长老算是塑造明白了,性格立场能力都很明了。
鹿野也能算上,但是花的篇幅又太长了,建议改名鹿野战记1。
其他人就都是露个脸,连主角小黑的新能力怎么来的都没说明。
3、哪怕是很多中差评都觉得还行的动作戏部分其实也是一坨。
能力对轰的部分表现太保守不够夸张有冲击力,体术对决却又花里胡哨很浮表面。
看似打的乒乓一顿很热闹,但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具体是发生了什么,缺乏战斗逻辑,除了迫降飞机那段整体算有逻辑,但是又有靠三双小翅膀就能缓冲速度的槽点,但凡给翅膀画大点或者给点光污染特效呢。
尤其是无限和哪吒那段,两个天花板打了几分钟说实话我一点记忆点都没有,他们到底干了啥?
真忘了。
其他也没一段好的,双方能力都靠猜,除了无限师门3个的金属操控是展示的比较清楚(还得算是1的功劳),说白了还是不说明设定导致的,就比如鹿野小黑和那个反派长老集团在废弃工厂那一段,打了半天,反派上场了6.7个角色,除了有个喽啰是能布封金阵的,其他人的能力我真一点想不起来是干嘛的?
尤其大boss,能力不清不楚,玩光剑的就是?
压迫感就靠能把那个盾劈裂?
也行,那是不是先其他反派先来个看似无敌的大招然后被盾挡了,展示这个盾很牛,然后boss再把盾劈了比较有压迫感?
还有无限这个神棍,是是是你们粉丝都知道他是神,电影里说明了吗?
1里遇到小黑前还跟风息几哥们打个有来有回,2里直接手撕核弹,硬抗电磁轨道炮,不是只能操控金属吗,激光也是金属了?
行粉丝又要科普了,但是让某个长老搞句台词说明无限为啥牛逼,有啥能力,十几秒的时间很难吗?
就这质量,能比1评分高,就只能说明路人已经不在意这个ip了,只剩下粉丝自嗨了。
说实话我对什么场外节奏一点都不感兴趣,能买票看就只因为我真的觉得1挺好。
后来看到某些粉丝在其他中差评的回复,其实也明白了,只能说这虚高的评分和真实的票房是你们粉丝应得的🤣,祝ip越来越好
首映看完,先说结论:超出预期。
如果说番剧偏日常向,电影第一部有了大片的雏形,那这部《罗小黑战记2》就是绝对意义上的“大规模动作巨制”。
前作的优点都放大了,将二维动画的灵动与恢弘呈现得浑然一体。
新角色师姐鹿野,形象的表现力、身世经历的情绪感染力都很强。
人妖共存世界观下的种族冲突命题,也是全方位升级。
六年没白等,国漫又有一个像样的续作了。
这几年国漫的制作水准已经进步很大了,但《罗小黑》在其中依然算得上是“一级梯队”。
除了打戏设计灵动、作画与分镜行云流水外,更重要的是,它有一个真实可信的世界观。
用非常细腻、冷幽默兼具反思的方式,构建出片中的世界,以及那些形形色色、可可爱爱的角色们。
在它的设定里,妖精自古存在,和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同是地球的原住民。
只不过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城市扩张、环境改变,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必须学会隐藏自己,适应社会。
万物皆有灵,灵性分为物质灵和生灵两类。
妖精由生灵汇聚形成,在聚合过程中又会结合物质灵,最终变成不同形态的实体。
因为其本身由灵体构成,自然能驾驭灵力。
驭灵能力可分为六大类:空间系、御灵系、造物系、心灵系、生灵系、锁御系。
御灵系是基础,结合了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比如小黑和鹿野都是金属性,但能力开发靠的是修行和领悟。
而人类则要看天生的禀赋,尤其到了现代,普通人已失去沟通灵的能力。
主角小黑有一点比较特殊,他是空间系,还是“双灵质空间”的天选。
这涉及第一部电影主讲的内容,当个体的灵质空间被掠夺,用来成为实施复仇的一环,你愿意放弃一切,去拯救别人吗?
对此,小黑清清楚楚地喊出:我不在乎(失去)。
拉回到第二部,整部电影的命题显然变得更加复杂。
故事始于流石会馆遭到人类与带队大妖的袭击。
馆内保存的若木被盗,看守的妖精集体阵亡,馆长大松也不例外。
若木乃是南海上古空间内生长的神木,它坚硬如铁、蕴含灵力,可以制作成数千万发子弹。
这不仅会引发人类间的战争,也将矛头指向妖精,让妖界不得安宁。
现场留下的痕迹,全部都指向人类所为。
面对空前危机,妖界分成多方、各持已见。
小黑与师姐鹿野为了查明真相,一路追线索,开启查案主线,与无限和哪吒的支线双线并行,各占情节比重7:3。
叙事顺畅且始终留有悬念,可看性和上一部比起来,是进步了不少。
流石会馆的倾覆,撕开“人妖共存”表象下的脆弱,会馆法则(不杀同类、不得在人类面前暴露自己)一时间也形同虚设。
大家都不得不直面“立场”二字——人类与妖精,如果快进到对立的那天,你是站在对的一边,还是自己人一边?
就像反派最后说的,哪怕你现在不同意我的看法,也许未来终有一天会认同。
每个人眼中的善恶本就不同,即使有标准,也会随立场的变化而改变。
没有绝对的善恶,不过是谁先动手、谁后收手。
为了回答这个命题,影片呈现出态度各不相同的众生相:象征中立平衡的无限,与之相对、激烈且极端的池年,暂且观望的旁观者哪吒与馆长,操控局势的幕后凶手……身处其中,师姐鹿野的态度却最为复杂。
她也因此成了第二部塑造最为出彩的一个角色。
作为无限门下物理意义的“关门弟子”(还有“锁门”的小黑),初登场时的她,完美符合“战力天花板”、“美强爽”等酷飒女主的定义,是国漫里少有的魅力型大女主。
她有高冷酷拽的一面,也有逗趣可爱的一面,身上带着典型的《罗小黑》式冷幽默,比如那句淡淡的“你知道什么叫最吗?
”,全场瞬间笑翻。
在这一点上,《罗小黑战记2》做得比很多国产片体面。
没有丝毫男凝感,也没有莫名其妙的感情线。
鹿野自身的独立、强大不需要靠贬低男性来体现,她内心深处的脆弱也不靠眼泪来装饰。
直至惊险的飞机重大事故后,小黑发现师姐竟然为了揪出幕后黑手,故意计划引狼入室,不管人类死活,险些酿成空难。
“—执行者在做任务时,自己的生死都不是很重要,更何况人类。
—你是坏人。
—我不是人类,我是妖精的执行者。
如果只有牺牲他们才能救师父,你怎么选?
”她与小黑各执一词,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待人类的生死,第二部最核心的人物关系也随之浮现——鹿野与小黑这对“师姐弟”,其实是彼此的对照组。
鹿野有着悲剧性的身世,她是战争遗孤。
当年人类打响战争,炮弹落下时,没人在乎过她族群的安危。
多少无辜者,瞬间被战火吞没。
百年独行,她活在刀尖之上,始终拒绝完成所谓的“自我救赎/自我疗愈”。
家园被毁后,就算只有一个人,她也把自己“练”得很好。
遇到无限后,她更是日复一日地训练,不为别的,只为变强,有朝一日可以复仇。
痛苦无法消解,只能一个劲地负重前行。
这让我想起小黑在第一部里,同样有着痛苦的过往,但走上的是另一条路。
他最初生活在森林中、未经世事,但人类的开发导致他家园被毁,被迫成为流浪者。
这段经历也让小黑对人抱有强烈的敌视。
直到与无限有了羁绊,又惨遭风息的欺骗,小黑才打破偏见、放下仇恨,得以醒悟。
后续与罗小白的相遇,也让他明白种族不是界定一切的标尺,信任才是。
在小黑眼中,信任是本能,因此他脱口而出“站在对的一边”。
立场非常明确,永远有一种少年心中的赤诚感。
但在鹿野眼中,信任却很难很难。
她心里的伤痕永远存在,并会带着它继续挥刀,这份决绝也让角色有了难得的硬度。
很多电影在处理“战争创伤”的角色心理时,总急于用所谓的“人间大爱”去缝合他们的伤痛。
但鹿野这个角色不同,她像一盆冰水般,浇醒了这种幻觉。
这也是《罗小黑战记2》好的地方:小黑与鹿野虽形成对照组,但我们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去审视、去评判鹿野行为的对错,她起初的不原谅,以及最后与过去和解,都是她最真实的选择。
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
比起站在自己人这边,小黑选站在对的一边,这需要信任,需要直面真实的勇气。
我们活在立场日益撕裂的世界,见惯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突然有一部动画电影大声说出:选择站队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叫“站在对的一边”。
这难免让人看完后咂摸出感动的况味。
在第一部里,小黑有了归属感;在这一部里,他领悟到归属感不在同族身后,而在自己心中,一定要坚持心中的答案。
我很爱,明说了吧,五星就是有粉丝滤镜(实际大概7/10)吧,我不客观我先说了。
但是作为打戏爱好者和因为打戏而入坑的,就是爱到不行,完全被打戏喂饱了。
看点映的report很好,导致期待拉满,但是不得不说,和第一部其实是各有千秋的同一水平,甚至不如。
如果第一部是节奏有问题不够满,第二部则是打戏太多不够细腻,结尾更是有大硬伤。
但其实制作组的文戏水平是没有丢的,结尾给小黑买冰激凌、师姐的回忆,短短两三分钟,塑造的形象就很感人,同时丰满了世界和无限,一下子就治愈拉满。
不过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无限♾️实在太强了😂😂😂以致于最后结尾完全“超人钢铁之躯”,神仙下凡不过如此,一路平推碾压,奇观够了,但没有任何悬念和紧张。
这个作为结尾的大战,观众的期待是比前面更刺激的压轴大戏,但是展现得过于敷衍了。
无限很强,甚至是碾压一样的强,但是这么展现是要出问题的,你搞无限布一个乱七八糟的“金属阵”,使用一些更燃更细节的法术招式,都会比现在好很多。
现在就是显得可笑且奇怪,粉丝可以包容这些问题,找各种原因解释。
但是普通观众只会觉得潦草敷衍。
而师姐和小黑的钢铁厂之战又撑不起高潮(孩子们战力还是不够啊)。
所以就两条线收束的时候都没把高潮推上去,以致于高潮高度不够。
不是不精彩,其实最后钢铁厂之战已经很精彩了,但是前面的打斗已经把观众阈值拉得很高了,而另外一边的无限又太强了,显得很多其他场景都过家家了,所以这个收尾就不够了。
中途师姐的追踪戏份确实太多了,建议稍微砍一场到一场半的打戏,加给文戏,加给小黑自己,或者一家三口互动都很好。
顺便为什么大战不给无限换一身好看点的衣服啊啊啊啊啊啊啊,拖鞋配T恤,真的伤心了,虽然理解最后的笑点确实非常水到渠成。
人物的塑造也显得浅尝辄止,全篇除了师姐以外并没有塑造的特别成功的新人物,连师姐也是靠戏份堆上去的,正儿八经的点睛之笔就是最后两三分钟的回忆。
无论是池长老还是眯眯眼,扇子长老,又或者是反派塑造的都不够成功。
反派不用说了,和第一部风息没法比,虽然我也不觉得风息的塑造多么好感觉。
池长老其实可以更进一步的,毕竟戏份都到这个份上了,完全可以再多点,深入点,结果现在都搞成添油战术了。
甲乙等配角无论是人设、能力还是美术上都没什么记忆点,和第一部的虚淮鸠老若水甚至小花妖都没法比。
相较于高标准、严要求、尽善尽美来说的其他批评,这才是这一部最为严重的失误(连以后卖周边都不好卖)而且场景切换非常“硬”,每次情绪快要上去了,就硬切另外一条线,观感被打乱。
当然这些都算是小问题了,最大的硬伤就是最后无限决战的展现,可以有,但是不能这么写,不能这么安排。
这是拉低全片水准的一场戏。
和这个硬伤比,其他的都只能算不大不小、可以忽略的小伤了。
说完缺点就来说优点,优点当然非常多。
(我就是这么一个严格的人👿😏)首先就是制作,任何看2D动画的都明白这个制作难度之大,眼花缭乱的大段打戏,处处都是大角度、大缩形、变换角度的作画,实在是佩服制作组的作画功底。
打戏爱好者看了一个爽。
二就是一如既往的平和风格。
这是我一直很喜欢罗小黑战记的一点,它一直坚持用一种平衡的姿态去面对事态变故。
你不能说这是一种简单的治愈,它不是鸡汤,而是强调内心的稳定强大。
这一部即使文戏的比例少,仍然在处处细节上都做到了这一点。
无限确实很会教孩子,他教出的孩子内心都很强大和稳定,都有自己的一杆秤。
人生在世,自洽是多么难得。
没有屎尿屁,没有刻意的搞怪,就是非常生活化的片段,却是熨帖如烫好的衣服一样。
展现了一种包容与平和,价值观稳定的强大内心。
三就是整体叙事,你不能说这种叙事是多么的高明,毕竟我说了其中战力设置和文戏编排的问题。
但是他从头到尾的节奏都是有精心设计的,你带入进去观看,确实是全程无尿点,非常的精彩,你不会觉得两个小时是多么的漫长,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个故事之中。
直到结尾才发现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第四就是世界观构建。
这一项是罗小黑战绩的优点,在小体量的故事中放入高密集度的信息。
这也不也是的展现了更加广阔的会馆情况,让会馆不再是以前的一个工具组织背景,而是成为了一种变相的复仇者联盟,非常的复杂的成分。
只不过现在的总体走向感觉变成x战警了,虽然完全没有x战警那么尖锐,毕竟妖精大佬是真的强多😂😂😂(无限算人类吗?
不过此外天大的事还有老君、明王顶着呢)不能说是完美,甚至我觉得缺点比上一部更加明显,但我觉得也是优点更明显的一部,六年之作,还是满意的。
比第一部节奏更紧凑,打斗更炫酷,故事也更复杂。
因为太爽了,爽得我都有点累了(……)其实个人还是更喜欢第一部的灵巧松弛。
第二部人物这么多,局面这么沉重,几场探讨势力牵制的“深度”戏里,旁边的小孩子们明显兴致下降,开始坐不住了。
当然作为成年人,我依然欣赏动画电影能带动观众思考。
小黑的答案与师姐不同,会馆长老们的观点各异,人类与妖精的立场也各有偏向——但故事并未给出定论,而是展现了所有人为维持和平所付出的各式各样的努力。
如果说《罗小黑战记》有slogan,我想就是无限在第一部说的那句:“你可以拥有自己的答案。
” 在豆瓣看到“登味”的评价是我最难理解的。
或许某些二极管就是见不得“共存”这样的主题吧。
而在我看来,“共存”远比“排他”更可贵、更艰难,也更了不起。
这一部比较遗憾的是缺少了像第一部里风息化作参天大树那样的震撼心灵的场景。
但师姐的回忆片段——她的憎恨、她的成长、她的改变——一点点累积起来,最终还是击溃了我的泪腺。
这部动画虽然以打斗场面出圈,但真正让我们这些老粉死心塌地的,始终是它那份细腻的温柔。
其他零散感想:*鸠老的戏粉虽少,但“我上可是打你们的哟”真是可爱到令人难以忘怀~* 即使是无限梦徒的我也觉得我师父在这一部强得有点搞笑了(……)但看到最后发现就是在搞笑(歪果仁:NAZA!!
)我又觉得可以了。
⬆️家师四百年前就是只身上阵劝降的熟练工了,电影2里不过是兵器换了一批(淡然 *全片没有一处笑点是低俗或冒犯的。
女角色们既没有一丝媚宅表现,也没有作戏一样地捧起并高喊女性口号,只是“很正常”地在工作。
甚至我觉得小黑与无限也是去性别化的存在,几乎所有角色是在以“人性”面对一切的。
(对于“没能通过XX测试”这样的评价:看电影没有一点自身的感受力,只知道套用这个测试那个测试来打勾画叉,我觉得是很可悲的。
)(一想到这部片子一面承受着黑马楼差评打手的索命追击,另一面又被打着XX主义旗号的鸡蛋里挑骨头抨击咄咄咄咄,可不就是在空中被集火绽开烟花的无限嘛,哈哈哈哈……)
先不提电影外的纠纷,扯不清楚,就说电影本身。
粉丝向,对路人观众即便不算赶客,也算是漠然了。
比如“罗小黑”有套完全架空,自成体系且看似复杂的设定,包含了世界观、地理系统、战斗模式、角色关系等等……造了很多专属概念,但作为一部续集电影,没有任何基本铺垫和介绍,甚至连飞几行字幕都懒得,就强硬地直切主题。
这就好比,《七龙珠》直接从打人造人开始,什么赛亚人、超级赛亚人、元气弹就自己悟去吧;《海贼王》直接从唐吉诃德讲,恶魔果实、王下七武海、新大陆,自己预习;《全职猎人》对上嵌合蚁,《鬼灭之刃》进了无限城;《灌篮高手》湘北对海南;《咒术回战》新宿事变,而你是刚看……类比不一定精准,但大概如此。
如果不是原著追随者,或者提前做过功课,就需要边看边学。
即便像我,看过第一部电影,剧情早忘光了。
我看开场都惊了,原来这是现代世界,可能因为角色穿着,印象里老觉得背景在古代。
好在,剧情进入门槛也没那么高,看似复杂的设计,其实完全就是各种流行或经典元素“拿来主义”,最后集成一个拼盘。
稍微做点翻译切换,代入熟悉概念,一顿拉通,很快就能理顺。
比如世界观,妖精和人类关系,不就是“X战警”里变种人和普通人的冲突吗?
开篇的会馆突袭,几乎就是《X战警》里史崔克将军带特种兵突击X学院翻版;池长老闯人类的基地,就是“万磁王”本王,连走路姿势和出招手势都学。
妖精就是变种人,也分温和共存派和激进鹰派,当然人类也有各自小算盘,这不一下就对齐了?
会馆、执行者、战斗方式,看似是新概念,其实都有参照系。
会馆像《火影忍者》的忍村,执行者团队的使命和做事方式,就很像忍者任务小队。
执行者分级,刚好能对应上忍、中忍、下忍。
战斗逻辑也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一套,忍者法器直接变法宝。
会馆和人类政府关系,跟忍者的也差不多。
讲来讲去,就是各种动漫元素的借鉴拼凑,看似理解门槛也能突破,再加上有一半以上时间是战斗,所以零基础也还是能看。
形式上,萌化向、女性向、青少年向,虽然走粉丝路线,倒也不是收粉丝的智商税,还是有在认真制作。
亮点是动作设计,维持了第一部的行云流水。
美术依旧大色块、粗线条,人物简笔画,原著如此,算一种风格,当然也相对省事。
短板在编剧,世界观搞很大,种族矛盾、政治阴谋,角色呼啦啦地上,但细节粗糙,根本拢不住,只能到处“借鉴”。
套了个悬疑外壳,谜底和真凶掩藏着,想最后搞个大反转。
可哪能有什么反转?
这个阴谋,国产仙侠古偶不知玩过多少回,观众都被陈思诚训练出来了,稍有点观影阅历的都不会上套。
明面上咄咄逼人的鹰派指定不是坏人,一副城府很深的嫌疑也低,要出其不意,认准“大忠即奸”铁律,冲着那些最乐呵最人畜无害地去猜,八九不离十。
问题是搞不出反转,大boss的跳反逻辑也很随便。
主打一个为跳而跳。
理由三言两语就搪塞过去,完全站不住脚,感觉主创根本也没打算好好解释。
逻辑问题无处不在,整个会馆体系相当随意,管理和决策都极其落后。
如果变身这种能力存在,怎么就那么容易上当,把最强战力给“封存”了?
为什么搞挑拨要灭门,就因为对方不肯加入?
最后去取回木头(我实在不记得学名,太多生造概念了)时,为什么要动员那么多一级执行者,搞成国战?
我的理解,电影的目的,就是要引出“无限”解禁,一是实现双线战斗高潮,二是最后终极人形兵器高光(其实拍得很乏味)。
也就是说,先定了无限要出来,才拼命凑出了前面的剧情,非常勉强和生硬。
这类情况,电影里比比皆是,铺垫不足够,细节有缺失,强行挑矛盾。
人设和场面拉着故事跑,剧情最后就是给几个重头动作戏溜缝儿。
这一部的核心角色其实是“师姐”,为了突出“师姐”直接把无限给摁下了。
可是呢?
换汤不换药,师姐几乎就是性转更苦大仇深的“师父”,跟罗小黑还是“酷帅+呆萌”组合,师姐大部分时候也是准“无敌”状态,走寡言少语霸总路线。
甚至师父和师姐在视觉上也无限向中性靠拢,都在尽量模糊性征,就是为换而换。
也可以看出主创团队心里很有数,知道电影为哪些观众服务,很会“投其所好”。
感觉好像电影拍了很多新人物、新元素、新剧情,但其实并没有给人新的感觉。
反而从编剧手法、角色设计或者主题,全都偏老旧了,像上一代的漫画故事。
最后长达十分钟关于师姐的闪回,一段完整的回忆,几乎等于把“导演不会拍电影”打在大银幕上。
它作为单独的段落情感是够的,甚至是全片唯一的抒情戏,有种再不上就晚了的急迫感。
但太破坏节奏了,冗长且拖沓,跟主线剧情关系也不大,感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再次证明,本片是彻底的粉丝向,它不服务电影观众,只为让粉丝感动,因为他们自带情感加成。
总而言之,这电影,可看,但非粉丝也不必硬看。
爆米花,纯娱乐,卖卖萌,打打架,零糖零脂零负担。
大概过几年我又忘记它讲啥了,还得边看边学。
好在不难学,方法论掌握了,你就记得里面有小孩猫,又萌又乖,就完了。
“您不出手吗?
”“我出手可是对付你们啊”《罗小黑战记2》中,当无限在妖灵会馆传送门前与众妖精大打出手的时候,在一旁观战的妖精(忘了名字)跟鸠老这句对话没把我乐死。
然后这位不干了,亲自上阵,主视角一个箭步飞天,随即光速落地……
这电影真的是,有着热血漫从头打到尾的场面,也有搞笑番的趣味情节,用一句时髦话来形容——这里面各个都是高手,打得又好看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看的。
个人观点,哪怕你是第一次接触“罗小黑”系列,这个续集电影,是不影响观感的。
俺就是这样,看过第一部,但也是6年前的事情了(情节都忘得差不多了),只是对动画剧集有着浅薄的了解,知晓世界观设定。
所以一开始当本片出现很多“陌生角色”的时候,我以为他们都是来自动画片,然后问了一些追动画的朋友,人家说很多角色也是全新的。
这就没啥问题了,所以我才会放心地把这部动画电影推荐给大家。
因为电影有着成熟且通用的故事模板和世界观设定,观众不会产生疏离感;别看出场角色不少,但很少有那种需要让人恶补IP的“半路出家”人物,除了两位主角外,原创角色是主流;而故事内核更是符合当下价值观的主题——友情、初心,世界大同和谐共处。
当然还有延续这个IP从一而终的内核:以纯洁天真的大眼睛审视这个世界,坚持自己,明辨是非。
粉丝向到大众向的过渡跟《哪吒之魔童降世》同一年的《罗小黑战记》,在9月份的淡季,以一部复古的2D手绘动画格式,拿下了3.15亿的票房,将这个IP从粉丝向引导至大众向,绝不仅仅是靠罗小黑卖萌。
因为在那个都还在喊“国漫崛起”的年代,这部动画片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世界观、角色刻画、想象力、趣味十足的对白,都是几年前国产动画的相对弱一些的地方,或者只能兼顾其一二,不能照顾全部。
而《罗小黑战记》至少在上述元素上均达标,给人的感觉就是世界观庞大但表达很细腻,治愈系画风下角色与氛围结合的很舒服,故事简单节奏却好,同时兼顾趣味性。
当然还有商业电影非常吸睛的打斗场面,破坏力很强,视觉效果好。
该片的成功,有点“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感觉。
电影的世界观和故事或许让人似曾相识:人类与妖精共存的世界,乃是东西方动漫常见的中魔世界设定,这个概念被贴切的转化成我们熟悉且有特色的概念:灵质空间,灵、妖灵会馆、还有空间、御灵、造物等六大系,让观众代入感轻松。
世界观并不新鲜,却得益于创作者在这个框架下对故事和角色打磨的非常自然。
更值得肯定的是趣味性,从片中那些又萌又个性的人物,到吐槽向的幽默台词就能看出,创作者团队日常生活中都是有趣的人,否则他们根本写不出这么既有生活化且搞笑的台词。
上述这些优点,当然在原班人马的《罗小黑战记2》中得到完全继承,如此特色,文字表达略显苍白,还要谁看谁知道。
第二部并没有原地踏步,故事格局和类型都完成了升格。
前作有点类似公路片,罗小黑找到自己归宿的故事,单纯且轻松。
到了本片中故事格式变成了追求戏剧冲突的悬疑片。
电影包含两条线索,小黑与鹿野追查线延续了公路电影的格局,而无限在妖灵会馆的“游戏人生”和自证过程,是彻底的动作片模式。
第一部在叙事之外涵盖环保主题,人与妖精混居的世界,面对人类侵蚀的自然环境,更强大的妖族对人类的态度,究竟是与之冲突还是用谆谆教导?
从而诞生两个派别——大隐隐于人间的妖,跟远离尘世的妖之间分歧。
到了《罗小黑战记2》,两大派别同样存在,只不过演变成了在现有格局下,追求与人类与妖精保持现状的共存派,以及认定未来人类与妖族必有一战的激进派。
本片故事的起因,是幕后boss为了挑起人与妖大战而栽赃给有着“最强人类”之称的无限。
但上述立场派别,开场不久之后就在妖灵会馆几大长老开会中就表达清晰了,不再是散兵游勇,都已经上升的领导班子层面了。
所以才会引发无限被陷害,导致他在随后事件处理过程中无法亲自出面,只能在禁足跟哪吒在家里打游戏。
由此可见,电影的故事从第一部的局部冲突,已经演变成类似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格局,马上天下大乱的节奏。
格局的升格,并没有让人物和故事浮空。
还是那句话,因为趣味点的铺陈而消解了应有沉重感,这是很难得的体验,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主角罗小黑,他是个孩子。
只有孩子才能解决的难题电影中孔武有力的池年长老是激进派的代表,他的观点很明确——人类越来越“得寸进尺”。
人类进步太快,再加上无限这个最强人类,人类与我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如果不敲打一下人类,未来倒霉的可能会是我们——也就有了他跟踪丢失的若木下落,一个妖消灭整个人类基地的大手笔,是一种亮手段的体现。
妖精的两个派别,谁对谁错?
直到隐藏大boss浮出水面、阴谋失败后的他那番陈词出来,观众会发现这个问题依然没有正确答案,不是它不重要,而是太重要,重要到千年来的神通广大的老君也难以决断。
这个争论甚至可以拓展的很多同类电影里,所谓立场的孰是孰非总是难以定论。
虽然变种人兄弟会是反派,我就觉得万磁王的观点很正确,是对这个世界对异类不公正态度的有了反击……反正谁说都有理。
但在一个孩子眼里,这个答案是有的。
在罗小黑最孤独无助的时候,给过他一个家的,是人类。
而带着自己找到这个人的,是妖精。
在上一个故事里,站在自己身边的,有人类也有妖精……这就是他的答案。
都说“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这句话其实可以反过来,因为韩寒电影这句台词,本身就带点讽刺的味道。
在成年人只看利弊的世界里,能分清对错的小孩子,才最弥足珍贵的。
孩子总是渴望一切是单纯无瑕的,那些他想不通的关乎万物存亡的大抉择,终于不必强求一个标准答案,因为他知道了该为谁而战。
《罗小黑战记2》的两条线索中,我很喜欢小黑与鹿野搭档的调查线。
无限的关门弟子与锁门弟子,两位性格差异极大的妖精,为了人类存亡(世界和平)而险象环生。
这样的老少配搭档其实很常见,且多是孩子用自己的天真懵懂,进而对大人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不过本片这二位的搭档是在太有意思了。
鸟山明的《龙珠》,最开始吸引读者进入七龙珠世界的,就是小悟空与布尔玛这对滑稽又错位的组队之旅。
但有没有试想过,如果当时小悟空遇到的不是布尔玛,而是人造人18号,故事该怎样发展呢?
请看大银幕。
《罗小黑战记2》就是给我呈现了这样的一个很常见但又非常独特的组队过程,单凭这一点,就可以吸引无数二次元受众。
起初罗小黑对师姐的态度跟他对无限类似,却处处受冷遇。
冷若冰霜的鹿野脑后有反骨,她算个激进派,不伤害人类只是她的职责所在(但不包括把人类弄晕把车劫走),她一心想救的那个人类,只是把自己从水深火热中救出的师父而已。
在随后的相处过程中,是罗小黑坚持自我的路线,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鹿野的路线。
可以这样说,鹿野在本片中的定位,就是罗小黑的定位。
别看她很早就被无限带在身边,但内心孤独的她,还没有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
本片这条线索,也是鹿野的“寻家”过程。
而无限那条线,走大开大合的路线,从冷幽默向的日常,跳跃到海阔天空的大战,憋着哪吒家里打了好几天游戏的他,积攒了多日的能力,最后一刻爆发。
他跟哪吒从游戏切磋到真实比武,最终不分胜负。
全片最瞠目结舌的一场戏,无限的潜能喷薄如泉涌,物理的法则和力量的上限被通通碾碎,这个人类变成了神。
神迹没有让世界颠倒,而是靠着压倒性的能力展示,让一切回归到了原本的样子,万物平安。
但电影最出色的还是结局,没有劫后余生的庆祝,也没有二次阴谋在酝酿,没有快乐的麻烦要善后,没有正邪善恶的道德分辨,什么都没有。
我们只看到,展示神迹的无限,这个山崩于前不改色的男人,再次与罗小黑师徒相拥,这一切都被鹿野看在眼里。
在那一刻她明白了,孩子会抛弃利弊而分辨出对错,自己漂泊的内心,也找到了停靠的港湾。
在《罗小黑战记2》天马行空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窥见依循现实世界逻辑的映射。
主创们将头脑中的概念、场景、人物统统置于这个虚构的平面的世界里,用无边的想象力和趣味性十足的情节,让故事得以落地,彻底拥抱地气。
那些严肃的战争与和平话题、复杂的人性与社会博弈,尔虞吾诈的阴谋……在这个轻松愉快的故事里,被那双单纯且无瑕的大眼睛所过滤,让观众更能从中接受到电影所传递的主题。
因为只要生动,这个世界就会真实。
二刷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所以放在最前面。
鹿野和无限变扭的师徒关系背后,其实还有幸存者的负罪感。
鹿野在去找无限拜师前的种种拆家行为,除了战争的应激反应还有“负罪感”对战争的ptsd不仅只有恨和恐惧。
还有——我真的能够享受这一切吗?
我有资格获得爱吗?
鹿野无数次的惊醒,回忆到逝去的亲友,拆家,打翻食物。
这其实是一种对突然到来的安稳生活的抗拒。
“只有我活下来了,我能享受干净温暖的被褥,丰盛可口的美食吗?
我配吗?
”所以后面鹿野主动去找无限拜师,其实就是“自找苦吃”,以及强烈的变强意愿。
她要通过锻体来炼志。
我很喜欢鹿野和无限之间师徒情的塑造。
在鹿野看着无限的背影,突然在脑海中浮现曾经的师父,还有亲友们,一个个离去的时候。
我真的以为下一个画面师父会变成无限。
因为很多煽情电影就是这样,但是没有。
寒木春华这里的处理非常非常温柔。
那些曾经的亲友就这样以清晰的面目,挥挥手向鹿野告别。
我很喜欢这段的诠释。
因为我在想,鹿野和无限类似青春期小孩和家长的师徒关系中,是不是有夹杂着,鹿野对第一个师父的愧疚,所以她有些拧巴。
她不想让自己第一个师父被替代,因此能独立后就立马成为执行者和无限拉开距离。
但是在和小黑经历这一切之后,在看到小黑和无限撒娇要买冰淇淋,最后鹿野幻视了自己小时候,也能这样自然而然和无限享受美食。
我想她释然了,她接受了。
有时候一些人的离开并不意味着他们被替代,他们依旧深深存在,只是我们终于可以勇敢去面对。
心上的疤痕或许永远不能抹平,但那是我们痊愈的象征。
后事总总与之共鸣。
去吧,勇敢去表达爱,去接受爱,去直面接下来的人生。
鹿野最后喊了师父,平淡又拽拽的语气让无限有空也来看看她。
这完全就是独属师姐的撒娇方式啊!!
真的希望下一部还能看到师徒三人!!!
好想看他们一家三口的温馨日常!!!!
从《罗小黑战记》到《罗小黑战记2》,6年时光足以让溪流改道、让幼苗成林,当小黑和无限重新跃入银幕,踏出的早已不只是六年前小心翼翼的涟漪,而是足以让内心为之一颤的惊涛。
这不是一趟简单的归来,而是一场盛大的重逢,更是一次全面的升级,更加行云流水的打戏,更加宏大细致的世界观,更加深刻中不乏轻盈的主题。
无限之于小黑,以沉默的守护为小黑筑起隔绝风雨的城墙。
那堵墙是庇护,却也是界限,墙内是懵懂的小黑,墙外是师父独自抵挡的惊涛骇浪。
而《罗小黑战记2》中,这堵守护之墙轰然崩塌了,无限遭遇诬陷而身陷囹圄,平衡的基石被恶意撬动,曾给予小黑安定的一切瞬间摇摇欲坠。
此刻的小黑,不再是那个只能蜷缩在师父羽翼下、用星星眼仰望世界的孩子。
他毫不犹豫地跃出那堵墙,与飒爽冷艳的师姐鹿野并肩,踏上了荆棘遍布的寻找真相之路。
每一步跋涉,都是对“师徒”二字最滚烫的诠释。
小黑对“并肩同行”的坚定,在刀光剑影中被淬炼得愈发璀璨。
高空营救的惊心动魄里,小黑不再是等待指令的学徒,而是精准配合师姐、于生死一线间力挽狂澜的可靠战友。
废弃工厂的冰冷钢铁丛林中,当师姐遭遇围困,是小黑化身黑色闪电飞驰救援,妖力与信任交织成最坚固的盾牌。
而最撼动心魄的,莫过于小黑直面无限被困的真相,那曾如神明般守护他的师父,此刻需要他的力量。
小黑眼中不再是孩童般的无助,而是燃烧着“这次换我守护你”的决绝烈焰。
这份角色的逆转,是成长最壮丽的加冕礼。
但是,“并肩同行”诉说的远不止师徒情谊,更是对妖精与人类和平未来的寄愿。
犹记得老潘第一部在大战后所说,“好不容易维系的平衡,破坏起来可真简单啊”,第二部将破坏和平的阴谋贯穿始终。
无限与小黑的情感纽带,在风暴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这一次,他们需要面对的不再是妖精内战,而是妖精与人类的战争。
无限以肉身硬撼人类顶尖兵器,如天降神明般逼停战争。
当炮火在他身前湮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战神,更是力量的终极意义在此刻被重新定义,它不是为了碾压,而是为了守护他身后那个“并肩”世界“同行”无阻。
师徒二人,以各自的方式,实践着“和而不同”的至高境界。
鹿野作为第二部的新主角,更是电影反战主题的最佳代言人。
初登场时的她,是飒爽冷艳性格、自信御姐气质、武力爆棚又会哄小孩,但是随着故事逐渐露出全貌,她其实是一个“战争孤儿”。
当电影进入尾声,鹿野的往事以无台词蒙太奇的方式呈现,那是她即便多年后回忆依然疼痛的战争创伤,也直观地控诉着,战争摧毁的是妖精与人类共同的家!
万幸,她遇到了无限,所以,她回忆中的故事不只有战争伤害,更有如何在爱护中重新燃起内心对世界的爱意,让人在心疼她的同时,也为她感到庆幸,即便如果没有战争她本不需要经历这一切。
《罗小黑战记2》的动人之处,正在于它将宏大命题溶于这最朴素的情感,借由师徒三人映照出世界的复杂,并发出深邃的叩问。
妖精世界的寓言,或许终会褪色,然而这一份由“并肩同行”锻造的情感契约,已在现实土壤扎下深根。
通过无限与小黑、鹿野的故事,我们终将懂得,最强大的守护,是让雏鸟羽翼丰满,敢于飞向风暴中心;最深的羁绊,是纵然身隔囚笼与战场,目光所及仍是同一片麦浪翻涌的远方。
电影还超越了非黑即白的简单立场,直指人心深处不灭的良知。
甚至电影最终也未在妖精与人类该如何共处上分出对错,结尾毁天灭地一般的几场决战不是正邪之战,而是不同立场之间的辩论,最后获胜的也不是某一方,是和平。
这正如他们脚下延伸的道路,虽有分歧,终归同向。
那是属于所有赤子的朝圣之路,以初心为灯,以信任为杖,纵使世界喧嚣、立场林立,也要并肩守护心中那片不容玷污的麦田。
这,便是罗小黑世界给予我们最温柔也最磅礴的力量。
将会馆设定成一个虚构的强大国家,在这个世界下如何保持平衡,在平衡背后又有着什么反动势力,假如发生了战争该站在哪一方。小黑选择站在正义的一方,可鹿野明白这场战争没有正义与非正义。想比第一部在深度方面更加深刻,鹿野这个角色的背景在感动我的同时更加凸显了这部的深度。特意选了CINITY厅,打斗场面很明显下了功夫,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动画
猫猫形象的小黑再多点就好了
三颗星都给过分性感的师姐,以及一起看的人
好看!关门弟子和锁门弟子都满分!!
锁门弟子梗让我笑出鹅叫,师徒仨的冷幽默对话充满灵魂,没有低俗梗的喜剧才是高级快乐
给我感觉没有第一部那么惊艳,打斗画面还行,静态画面就有点简陋。最初的TV动画小黑猫下楼那段真的给我很深印象,现在动画电影已经和最早的动画情节完全无关了,整个一个世界观大颠覆。
满分!!!就电影论电影,绝对标杆,真正不输日漫。不用加任何定语,更不需要因为是国产动画而降低标准,这就是一部我心目中每方面都做到了杰作水平的综合满分。
文戏有多烂,打戏就有多好,这个制作可以说是2D画风巅峰了吧
萌得要命了 更好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绝不仅仅是萌 想推荐给所有爱动画人
故事有三个大问题。第一,会馆长老灵遥是幕后主谋的设计不牢固,身份揭露之前没有足够铺垫,没有达到“原来他是大反派,怪不得他之前怎么怎么样”的效果,更没有达到“他怎么会是大反派啊,为什么啊好遗憾啊”的效果。比如经典的例子:星球大战前传帕尔帕庭首相/皇帝;指环王白衣巫师萨鲁曼。而且灵遥的具体战略目标是什么?难道就为了折腾一把?第二,高潮部分两条情节线,小黑鹿野打灵遥和无限打军事基地,完全没有交汇,导致故事支离破碎。战胜灵遥太轻松,无限装逼太夸张。第三,最后十分钟几乎全是鹿野的回忆这是什么鬼操作。
大场面、打戏大升级!看得出做工诚意都满满,好看!但也有遗憾,感觉这部的剧情对整个小黑的故事来说并没有太多推进,人妖矛盾这个主题第一部已经讲得很好了,这次只是让冲突更显化。结构上少了一场人与妖的文戏,以至于不清楚矛盾点在哪里,又该朝什么方向去解决。以及,其实也并不是非得朝“人妖矛盾”这个方向去做,这样反而很容易陷入两难境地。鹿野这个人物塑造得不错,无限就有点离谱了。还是会继续支持第三部!不过还是先继续出动画吧!
【B-】动作戏相比前作更显疯狂,3DCG的辅助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复杂背动演出,而战斗要素这块,追逐战近身战斗法斗阵热兵器坠机灾难卫星武器等应有尽有,甚至还有货真价实的“钢铁之躯”。战斗逻辑和分镜切换在比“秒”更紧迫的时间单位中不断逼近国产2D动画在资源堆叠上的极限,无影作画+高张数则服务于世界观的深入构建,以人文街景为主的视听审美依旧赏心悦目。只是剧作层面摆脱前作生涩感的同时,也放大了在角色形象售卖这块的功利性。尤其体现在无限的故事线,战力彻底失衡的同时也把本片不断渲染的“种族共存”“政治危机”给偏移成会馆高层的“面子问题”。好在结尾补全鹿野过往的蒙太奇依旧细腻,无对白演出下的情绪流动更能自证创作者的态度。
太好看了兄弟 师姐的文戏真的很不错 师父负责无敌这样子(x 最喜欢的梗是:你就是会馆最强的执行者 哪吒!
我觉得这个老套的故事浪费了这个编剧设定的「世界观」。
暑期档王炸搁这儿呢,坐实国内二维动画天花板水平!六年憋了个大招。制作上真是六年磨一剑,画风清新简约,打斗炫酷,富有想象力,飞机大战看得人惊心动魄。故事上格局完全进入下一个level,世界观庞大、丰富且有趣。依旧轻松搞笑又治愈,内核上触碰了无解的伦理命题,把深层次的问题通过小黑简单稚嫩的好与坏、喜欢与讨厌进行解构,道理简单但又富含哲理。太爱了,期待下一部!!!
太臃肿了,剧情怎么会这么臃肿,不如把这个精力省下来继续做泡面番。
没太新的东西,但清晰有效并守住了底线,非常有意识的与纯工业性产品保持了距离;很欣赏此种沿用自第一部的结构,开篇直入主线,而后用简洁明了的模式(公路片或探案片)铺开世界观,将文武戏间的平衡调合为一种相辅相成的灰色状态,闲适却并不直接反类型;对新主角鹿野的引入与塑造奏效且难得,着装正常,角色行为符合逻辑,不恶意凝视的基本要求,放在大的创作环境里已然值得称赞,至少不是在背刺受众,同时,无比喜欢将角色过往与其内心情绪在主线进程当中点到为止的处理方法,既不干扰动作场面的节奏,也符合她杀伐果断的特质,以及多组角色双线并行的模式,最终在一切得到解决后,用没有对白的形式揭开过往,将动摇世界观级别的危机事件收束为最私人的情感,最后一次强调了价值观的基本逻辑,即反对绝对宏观叙事,坚守对个体视角/立场差异性的尊重
热门IP改编延续前作时空观传承,未来科技感与精灵野性相映成趣。运镜上对比镜头与流畅打斗相得益彰。作画上未选择写实,保持一贯漫画风格。剧作得益于人物形象设置亲切,偶尔的机智和幽默桥段与打斗炫酷形成反差,即使有些地方并非考究却也无伤大雅,画风制作更为精良,总体观感值回票价。作品主题紧扣人类与妖精和平共存,联系人物成长,宏大叙事结合微观细节刻画恰到好处。不落俗套的设置与极具爽感的战斗镜头相互兼容成为亮点。瑕不掩瑜,对未看过前作的观影群体来说对世界观理解会有一些模糊。结尾彩蛋鸡叫致敬坤坤,似乎相比更大阴谋的前奏更像是不假思索的人与妖的对立。质量上乘的华丽战斗不足以说服观众,这部里小黑成长了,属于有国产特色的动画电影,不虚此行。
妖精融入到人间的烟火,潜藏在你我身边,与我们一样开着空调玩电子游戏,与我们一样吃着早点与白切鸡,与我们一样穿行在旧居民楼之间,而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身边或许就存在着妖精」的想象。其实真的不需要你对我阐明妖精社会的运作,你道得越明,这个世界对我的魅力就愈发锐减。也许做的像MIB电影那般会更合我心。我期盼的是像K那样轻描淡写地带上墨镜,自由女神像便一扫清除了全纽约的记忆,这样对司空见惯的日常的颠覆。
完全超越前作,节奏利落得让人全程舒适,那些纠结的情绪从不会停留太久。群像太绝了,几百个路人都按主角规格设计,每个出场都亮眼。打斗戏更是惊艳,帧帧都能让学动画的同学疯狂。鹿野师姐帅到让人窒息,高光时刻帅到和当年风息重叠;无限依旧是天花板级战力,得亏他不想毁灭世界。小黑肉眼可见地成长了,纯粹的善良反而能融化无限和师姐这种“冷脸怪”。无台词那段直接看哭,满屏都是蓬勃的生命力。两部都在讲人与妖的共处,有想毁灭对方的极端者,也有守着平衡的人。说到底大家都是地球的孩子,时间本不存在,是万物让它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