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还是很有历史剧的范儿,从织田信长对浅井长政一见钟情开始。。。
神展开所有演员都认识。。。
强卡司原来织田信长和明智光秀是真爱呀,光秀太大叔了佐藤papa的忍者每次都是唿的登场,然后一步一步的离开。。。
忍者呀,大哥补了一下历史知识(大雾),战国好乱终于理解了银他妈三角裤组的由来。
原来本能寺和猴子都是这么回事儿。
话说小孩纸的大舌头实在是太严重了。
还让人家去偷窥。。。
这个剧就是一场天海sama的后宫史。
结局竟然是活了下来么。。。。。。。。。。。。。。。
=========================话说,顺便回顾了一下BASARA的人设,然后觉得。。。
原来浓姬是这样子的么,难道不应该是拿着手枪到处乱射的狠妞儿么?
原来猴子是这样子的么,难道不应该是带个猴子四处留情的主儿么?
原来光秀是这样子的么,难道比应该是美型加变态的合体么?
原来家康可以这么美型么!!!!!!!!!!!
我究竟该相信哪一个呢。。。。。。
这片真是神发展了。
最开始是冲着女王和一干华丽丽的演员去看的。
结果发现演技是不错,女王太有范儿了,可是剧情真心雷人。
感觉就是披着史实正剧的外衣,内里却是个女扮男装小言==感觉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玉山铁二,终于逆袭女王,虽然结果依然证明了屌丝难以上位白富美的真理。
ps,原来没发现,在玉山DD华丽救本应武功高强不过不慎被马吓到的信长时,那表情,那长相。
用我室友的话就是好TVB啊。。。
看微博上一个热门评论真真反应了我们的心声--简直就是黄日华。
感觉从这部短小精悍的作品(是SP还是电视剧真的不好定义泥煤)中,看到了不少熟知的人物。
除了我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黄日华,还有中国著名喜剧演员,也是每年王牌娱乐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的常驻嘉宾,黄宏。
一开始就被明智光秀吓到了,那黢黑的面容,浑浊的双眼,最重要的是那雄伟的鼻孔。
一开始只是觉得他面熟,而且觉得信女不管怎么样也不至于看上他啊。
但是果然知识就是力量,才智决定一切。
在我看来就是战国翻版黄宏的他赢得了信长的芳心(不是吐槽内野叔,而是对这扮相真心无语==)。
看他们两个亲上的时候,一直默念的是:不要亲,不要亲==和玉山DD只是照到了脚(--),而和黄宏简直就是激吻啊激吻啊激吻啊激吻啊激吻啊。。。。
OMG当时就为女王捏了把汗。
而且还有德川家康,感觉在这部剧里说的话十个手指头就能数清了。。。
还是我一直比较心水的不囧演,他和女王都是我看这部片的很大动力。
可是TT从小就认识的情谊,矫情点比较成青梅竹马好了,就被内野大叔逆袭了。
除了这些,我现在真的有考虑是不是有些男人气的女生真的更让男人欣赏==理由1,浅井长政为了她不要战国第一美女阿市理由2,明智光秀为了她不要也是所谓美女的表妹御浓理由3,仅凭一个沐浴的背影或者是童年的印象,就成了德川家康的初恋虽然这些都是虚构的,但是真心让人咋舌。
拥有权力与地位的女性,着实有这无法匹敌的吸引力。
她不仅仅拥有一副可以温柔顺从的女人的皮囊,还拥有这一颗可以君临天下的不是一般男人拥有的帝王之野望。
魅力什么的,不用多说,自然会有。
可是真的有点为片子里的阿市悲哀,丈夫喜欢上的是一个从小被当作是男孩生养的人。
最后评分三颗,1颗为女王等人的演技;1颗为布景服饰;1颗为久石让大神的配乐。
ps,其实感觉如果拍长一点应该就不会好多剧情如此神发展了==
《女信长》改编自佐藤贤一的小说,是由日本富士电视台出品,于2013年4月5日首播的一部历史动作电视剧,共2集,每集150分钟,说白了就是一部大电影。
该片从1560年尾张国境内爆发的影响日本格局的桶狭间之战开始讲起,讲述织田信长一战成名的传奇一生。
编剧脑洞大开,硬将这位历史风云人物织田信长写成了女儿身。
抛开历史人物本身不谈,就影视创作本身来看,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尤其是天海祐希的演绎,相较2001年粉粉嫩嫩天海桑反串的《千年之恋之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我更喜欢这部2013年金戈铁马有血有肉《女信长》中的织田信长。
岁月是把杀猪刀,但对于海锅来说,岁月就只是修眉刀。
女信长里的天海,在男性与女性之间任意切换毫不违和,果然正如弗吉尼亚·伍尔芙所说:“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生逢乱世的织田家的“嫡长子”织田信长,因其母害怕侧室男孩夺嫡,自幼将其当男孩扶养,身为女子的信长,自幼背负织田家族的重担与荣光,对父辈的怨恨,对命运的痛恨,导致她性情乖张。
直到父亲离世,家臣自尽,她才明白,自始至终父亲都不曾后悔将家族使命交付于她。
因为只有她可以改变男人世界的不正之风,构建战争背后的太平盛世,因为她仁义、聪慧,向往和平。
织田信长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提携杂役出身的猴子,笼络人心,鼓励其英雄不问出处。
兵马所到之处,不冒犯一名女子,不偷盗一粒米粮,百姓夹道欢迎,版图迅速扩张。
同时她废除关卡和行业工会,使得商业繁荣发达,百姓安居乐业,这恰恰是她作为女子的与众不同。
但同时作为女人,她却又有着他人不知的软肋,想将自己打下的江山交与心上人长政。
可惜事与愿违,长政的背叛,让她再一次认清男人的极不可靠。
同时又不愿事事听信光秀,导致版图几近丢失。
生逢乱世,男子尚难保全,更何况女子,当背叛信长的妹妹阿市再一次出现在她面前控诉:“男子当道,女子不过是利用的工具,我恨自己生为女子。
”时,信长语重心长地说出:“真的吗?
”信长和阿市,正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同为女人,同与长政的纠葛,不管是选择女扮男装征战沙场赠予江山,还是选择作为工具嫁给长政相夫教子,都一同沦为长政的工具,男人的工具,殊途同归,令人唏嘘。
而曾几何时,信长是多么羡慕妹妹阿市做为女子的人生。
之后的信长为了重整局势,慢慢地再度残暴乖张,这是她身为女人对男人世界的挣扎与控诉,更是身为女人不甘沦为工具的反抗与斗争。
可就当她实现了太平盛世之时,孤独与落寞又纷纷来袭。
不得不说,这是织田长信作为女子,在那个时代,无法摆脱的人格命运。
与相爱之人隐姓埋名,远走天涯,才是她一生向往和渴求的归宿,哪怕最终一无所有。
这是女人的悲哀,亦是时代的悲哀。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天海祐希本人的不婚言论:“与其相亲还不如健身!
小姐姐们相亲干嘛,肌肉才会拯救你的人生,男人会背叛你,但肌肉不会。
”我想,这个答案,是织田信长和那个时代给不出的。
而这个答案,也只有这个时代的天海祐希能够回答。
这就是天海祐希,独立美丽,英姿飒爽,我们最后的港湾!
没播之前由于宣传力度很大,评论什么的也看了不少。
织田信长是日本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所以如此“颠覆”之作也难免因为“戏说历史”而被千夫所指【虽有言重但事实上指责声并不在少数】然后我怀着百感交集的心情把上部阅毕。
情节上,我只能说,快,乱,细节处理并不到位。
每每都是一两句话就搭进去一个人的一生。
包括感情的流露,都是毫无征兆且“激流勇进”。
转折不能再快,往往还停留在上一个情节细品其味的时候,下一幕已经高潮迭起。
我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倍速放映。
其实我觉得又不是在拍建国大业,各个角色不管戏份如何,都应该再丰满一些。
三谷幸喜可以使他剧本里最边边角角的角色都非常生动【扯远了,剧作家本人的客串倒是非常亮点把这个“女”安在谁的头上的过得去,它所表达的无非就是一个被当男子抚养还被寄予厚望的普通女子的爱恨情长而已。
加之信长相关的历史背景,就称之“女信长”了。
我不知如此评论是否欠考虑,我肤浅地只看到了信长在“大男人”和“小女人”之间不停转换角色。。
和一开始以为的不一样——女儿身的信长不是懂事的大女人,而尽显小女人的本质,为了达到身为驰骋战场的英雄和情意绵绵的女人的目的,她均不择手段。
她嫉妒从小被当成正常女孩抚养,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妹妹阿市;她对长政一见钟情,思慕之情溢于言表;她会向妻子御浓耍小脾气。。。
甚至因为不舍长政,让妹妹当自己的替身嫁给长政,从而导致阿市一生的悲剧。
怎么看 这都是一个女人的故事。
如果拉上信长的历史背景,她就是女信长;把谦信的历史背景覆盖上,她就是女谦信。
同理不再列举信长一分为二,历史及人物关系部分一笔带过;情长部分却又匆匆忙忙。
感觉两边都没有顾及周到。
客观来讲,演员一星;久石让一星;剩下一星私情给自己当初的期待
这剧改编自小说。
如果是看小说,怎么天马行空都行吧?
实在是接受不了作者胡言乱语,直接盖上书本扔到垃圾桶里就是了。
可电视电影不行啊!
一看到众一票实力派演员如此认真精细的演绎实在是让人心疼死。
我本想把这故事复述一遍,写快完的时候发现,这么写法很矫情,完全陷入剧情渲染的悲壮里去了。
索性保持看完的感受,直接讲出来就好。
信长本生为女身,其母为了消除侧室的威胁,杀死在旁的侍女,谎称信长为男子。
待家主诏告天下,织田家继承人为长男信长的时候,这盆泼出去的水已经收不回来了。
这开头很大奥。
信长开始了女扮男装的一生。
当然,身为女子应有的需求和作为武家继承人需要锻造的男人的刚强猛勇性格,是不能共存的。
这里解释了信长的少年时代基本破罐破摔,直到家臣死谏。
重点是信长的感情史,还有诸等武将的情感乱弹。
信长第一次爱的人是妹夫浅井长政,两人海誓山盟。
浅井叛变后,信长爱的是明智光秀,这位明智光秀不仅在后来的本能寺之变中围杀信长,而且他还是信长正室浓姬挚爱一生的男人。
信长先后和妹妹阿市,妻子阿浓,成了情敌。
最后信长大人和明智光秀坐上远洋帆船浪迹天涯。
所以年轻俊美的妹夫是刻骨初恋,最后相爱相杀的明智光秀是真爱。
提一点,明智光秀挑《仁医》里的坂本龙马演,让人出戏。
一本正经的坂本龙马抱着信长接吻的镜头各位可以想象吗?!
我总担心明智光秀会突然叫嚷一声:鲜瑟!
然后开始拔鼻毛。
阿市嫁给了不爱自己的长政,想嫁秀吉做天下霸主的妻子,最后却被迫嫁给胜家。
阿浓愿意嫁给女人,身上一直怀揣着无法结缘的男子写的书信。
秀吉娶不到阿市,想纳信长做侧室,信长反倒装死去了。
所有这干人等都是爱而未得呐。
最后还有一个让你掉下巴的,在本能寺之变那天夜里,派人把信长背出烈焰环绕的寺院。
醒来的信长发现自己衣衫单薄,头发垂着,对面坐着德川家康。
信长不好意思,用手捂住胸口。
家康说,请别紧张,您终于恢复女儿身了。
其实,我从小就察觉了。
信长大人对于我是初恋一般的存在。。。。
画面是小竹千代偷看信长河边洗澡德川家康从小暗恋信长大人啊!!!!
我真佩服日本演员。
硬是把这个故事说得气壮山河,雄伟瑰丽的严肃历史正剧。
除去哈哈大傻坂本龙马出演的明智光秀,这剧就是一大河气势,观看全程真没法笑场。
倒是在看完后,把情节梳理一下,发现各宗笑点。
德川家康偷看织田信长洗澡,明智光秀才是真爱,这种设定把我笑岔气了。
PS:我对日本战国史的了解低于百度百科水平。
把里面和最近看的《信长的主厨》中重合的一些点整理下,结合百度搜索,终于明白一点织田信长在日本受欢迎的原因。
明智光秀送信长西洋计时器,信长回礼是金平糖。
这个在《信长的主厨》中也出现过,健还用金平糖来做了一道甜点。
信长还特别的喜欢西洋枪炮,西洋地理知识,甚至在安土城还设有教堂。
与闭关锁国的德川幕府禁止西洋传教士活动相比,织田信长的魄力和自信实在惊人。
《信长的主厨》里信长经常脱线唱那首:“人间五十年,与天地相比,如梦似幻,任人生一度,焉有长生不灭者?
”出自能剧中的悲剧名篇——敦盛之舞,讲的是平敦盛的故事。
百度的时候发现信长对三好义继胜出时,俘获了一名厨师,这名厨师叫坪内,后来成为了信长的厨师。
《信长的主厨》第一集出现的家纹,有友邻说是三好家,的确有道理。
《女信长》是一部服化道精美但剧情狗血的电视剧,这似乎在大家的心目中已成了共识。
我也绝无为其辩解之意,但是一想到如此豪华的演员阵容结果却换来收视败北的惨淡,天海甚至还因为这部剧背上了“票房毒药”的骂名,实在是不甘心。
众所周知,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三杰之一,也是战国时代的一个传奇。
他是第一个有能力结束战国时代统一日本的大名,他提出的许多设想和理念,在今人看来早已超出他的时代。
由于他过于超前,许多不能接受他的人便形容他“行为怪诞,做事荒唐”,“尾张第一大傻瓜”即是得名于此。
他的死亡也向来为人津津乐道,“本能寺之变”至今仍是日本战国史上的一大悬案。
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矛盾与传奇的武将,关于他的猜测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向来也是影视剧改编的火力集中点:有人说信长是个穿越者,有人说信长其实早就被人替换,而《女信长》则说,信长之所以如此特异,完全因为她是一个女人。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胆新颖的视角,但不知为何,编剧将这位女性的信长刻画得如此拙劣。
首先,他把信长中后期的举止乖张归罪于她难以摆脱与男人之间的爱恨纠葛。
她因为恨而一意孤行逞强做出了强攻浅井长政的愚蠢决定,她因为对明智光秀拒绝她以天下相赠的请求而三番四次当着属下家臣的面对其羞辱,信长的所有错误全都被编剧归结于一个“情”字。
不仅如此,编剧还将信长的文治武功全都抹杀,信长的性格也被弄得前后矛盾:在年轻时,信长豪情满怀想要结束乱世迎来天下太平,放言“男人的世界是何等的愚蠢”;可到了后期,动不动就要对男人以天下相赠,幼稚得像个刚被逼着上位的蒙昧妇人。
一个在初期还能做到用人唯才是举不问出身的有大格局的大名,怎么越到后期心眼越小,胡思乱想得像个神经衰弱的女人。
其次,明明《女信长》以“女”作为题眼和亮点,可骨子里歌颂的却仍是男性的如何不可或缺:即便前期信长如何如何厉害,可最终还是得哭着喊着交给男人手里。
如果编剧只是为了贬低女性没有足够的能力驾驭和管理国家,那么干脆就不要拍《女信长》好了,观众可不是为了看见一个小肚鸡肠,畏手畏脚(还是个女人)的信长。
历史上的信长我还是不太了解,但至少我觉得他是一位能够笼络人心的英雄豪杰。
再揣测观众的心意,便能想到他们想看到的是关于英雄信长的另一种解读而并非歪曲,若大家心目中超越时代的信长整天都似宫斗剧中般只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似爱情剧中与男人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纠葛,那么信长也就不再是英雄,而是怨妇了。
我心目中的女信长,虽然在其早年成长时可能因为强行的性别赋予造成的认知障碍而产生叛逆,但能够说出“乱世之后是天下太平”的人,绝非一般人能有的心胸和气度。
直到信长枪杀其弟信行时,电视剧的走向都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但剧情进行到信长着女装初见浅井长政时,我才惊觉剧情似乎正朝着不可控的方向一路滑去。
剧中信长的感情线主要发生在浅井长政和明智光秀身上,两个都是真实历史中信长的背叛者。
如果编剧在处理信长与浅井长政、明智光秀之间的感情时能够跳出儿女私情,而着眼于其抱负、理念的不同,我想《女信长》的格局也不会像原剧那样小。
(以下属于本人的一家之言,欢迎理性探讨)历史上对于浅井长政的评价并不差,十多岁便带着手下逼迫其父退家督之位,打败一直欺压浅井家的六角氏,可以想见也是个有能力有抱负的热血少年。
而他宁愿以卵击石背叛强大的织田家,也要帮助多年对其家族照拂的朝仓家;即便是背叛了织田家,对待信长的妹妹阿市他也不生嫌隙,可说明他是个有情有义的豪杰。
浅井长政希望的是“兵戈无用”,而信长的理念是“天下布武”,如果因为两个人政治抱负的不同,再加上朝仓家对浅井家多年的恩情,我觉得重情重义的浅井长政背叛信长也是能够说得过去的。
(还是想吐槽,剧里的设定太狗血了) 而明智光秀的叛乱,我查到的资料里众说纷纭,本能寺之变的原因至今也没有盖棺定论,因此可以发挥的就有很多。
我认为可以这样处理:彼时女信长已经达到日本权力的顶峰,就快完成统一日本的宏图伟业,这是前人从未企及的高度,也是从未办到的丰功伟绩。
而以明智光秀为代表的的一众男权主义者,却害怕被女性统治,因此密谋反叛。
明智光秀不再是剧中因为爱着背负可怜命运的女人而甘愿背上反叛骂名的牺牲者,而是代表着当时普遍的男权思想。
而本能寺的那一场大火,烧掉的不仅仅是织田信长的性命,也象征着男权思想对待女信长这一点超越其时代存在的火星的围追堵截与彻底绞杀。
这是属于女信长的悲剧,也是身处那个乱世却不属于那个时代的超前者的挽歌。
他们扑灭的不只是女信长这个“异端”,更是一种可能性。
后人们都在揣测,如果历史上的信长不死,是不是就不会有德川幕府两百年的闭关锁国,也是不是就不会发生黑船叩关。
但历史没有假如,势头正盛的织田家瓦解于本能寺之变,象征着丰臣家的大阪城葬送在德川家猛烈的炮火之中,历史的车轮从不因为任何人发生改变,它只会向着远方隆隆向前。
我想,这样可能更符合《女信长》这个新颖而宏大的名字。
【The End】
作为一个完全不了解日本历史,不明白为啥一休哥里的将军似乎比天皇还NB的人来说, 看这个剧实在有点...吃力还好有度娘终于明白了,原来:1)这里面的秀吉就是丰臣秀吉,就是他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难怪听着那么耳熟2)原来《江 战国的公主们》里莉香演的就是信长的妹子阿市,3)原来江户幕府就是德川家康开创的,之后的大奥是在江户幕府后的故事,我说哪儿那么多花木兰4)原来信长基本上就是个黄埔军校的校长啊,手下有那么多NB的将帅,跟对上级很重要啊,强将手下无弱兵5)做啥藤木直人的戏份那么少呢桑心
1.首先,一看演员表吓一跳有木有(虽然我是看完片子才看介绍的。。
),这么大阵仗,怎么拍都很难变渣吧。
Demo,事实上,这特么根本就是一大忽悠片。
丫的还4月5号播出,一定是我阅读方式不对,其实它写的是4月1号吧。。。
2.让我们先来看看奇葩剧情。
妹啊。。
历史被改成这个鸟样我算是服了。。
战国都是男人戏不够吸引主妇和少女们是吧,女性没地位好难壮大是吧,一群老男人和丑男人老打来打去什么的也不好看是吧,好基友什么的那套也不能老用是吧,那也不用不搞基就干脆变性吧。。
你怎么不给女信长编个后宫出来啊真能编大神!
3.好吧既然都乱来了那就乱着看一下吧。
丫的果然是从小被当男人养从没在女人的角度观察过男人的家伙啊。。。
真能编大神大概还觉得自己对你不错吧,让你曾经拥有女人所能YY到的所有魅力的男人,要貌有貌,要才有才,虽然两者小分开了一下。
天知道眼瞎信长就是个渣男吸引体质,不把自己整死誓不罢休。。
对于你那些“不该有的感情”真是不想吐槽了。
只能说你这个根本不该出现的角色就是被NC小说家和编剧大人合力整蛊的炮灰。
4.说到织田信长,战国故事啊,怎么也躲不过战争场面的。
于是,带着对天海大姐威猛打仗镜头的期盼,一直盼,盼,盼,都盼出小面包了。
结果!
等到片尾曲都播完了,居然还是只有「军队在山间走路-天海猛挥战旗-横尸遍野」这个三段式敷衍杰作!
我说。。
是制作经费不足还是怎样!
拜托!!
床戏都拍得比你有诚意好吧!!!
至少还露个小香肩什么的!!!!
5.最后,对宝塚派演技真是欣赏无能。
P.S. 小雪还是很美丽的。
以上。
1_男人的世界,是何等愚蠢!
——信长是一个生为女儿身,却当作男儿活的蠢货。
——信长2_你何必管那天下赋予谁,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结局如同范蠡与西施,都作罢。
最出彩只余信长醒来时家康那一句。
“漫天飞舞一片荒芜满眼风雪和眼泪都化做尘埃再多的苦于事无补忘记所有才能够重来”清晨公交车上昏沉之际为此歌振奋,突然理解信长。
谁不曾在人生的某些时刻甚至关口有眼无珠、沉沦自毁过。
谁又不曾怒发冲冠、自命不凡过,到最终,不过求一份安宁。
光秀不要天下,方才配得起她。
佛魔互转,信长初为佛,转魔之时,貌似变强大,实则伤口深重难掩,唯以魔性冲淡疼痛。
可惜魔性不够恒稳,女子之心难灭。
天命谁赋?!
这是一辙归程。
那一年,家乡武士尸首前你伤绪赴眉,年华尚浅。
那一年,尸横遍野的山坡上你吼出太平盛世的梦想翻滚下山坡,悲悯苍生。
那一年,街头耍枪你纨绔邪恶,不可一世,是无谓这身世。
那一年,老臣以死谏尔父遗言,你悲愤立志。
那一年,你抱恙首次女衣出府就医,马蹄惊人一见春心动,怎知郎心如狼。
那一年,亲妹与郎君共叛之,事实不争难以自欺你挥泪逃亡,裂心怎恨。
那一年,寺院之门你涂炭生灵,妇人悲恸哀号,你冷面无衷扼本心,已见天命之累。
那一年,你攻破小谷城,逼死叛徒,盖骨作盅,大快朵颐,狂妄笑声中却心疼你伤口复裂。
那一年,天守阁落成,你独自于巅峰疲惫颓坐空饮酒,天下囊中,可镜中人是谁?
那一晚,你半披华裳唱尽悲腔倦意,他舍己救你,火光散箭中你了然感念。
织田信长亡,盛世仍如约,天命怎可笑。
再回首,华彩皆如流星坠落,一炬付尽。
白日里思及幕幕年华,挑嘴角,覆昨夜之感,此剧何处不出彩。
昨天富士台的热播剧《女信长》完美收官,观众们对于它的结局褒贬不一。
虽然和预想的情节略有出入,但站在总揽全局的角度上,本剧中还存在几个不得不提的有趣之处,我稍稍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虽然说本剧织田信长的女性设定是一大看点,但要把这个前所未有的颠覆利用好,还需要编剧对信长的女性特质费一番笔墨。
在此,我就了四个地方稍加评述。
第一,对自身责任的迷茫。
信长虽然是女孩,但被当作男孩来养。
由于先天力量不够,一方面她在强势的弟弟面前感到耻辱,另一方面她又羡慕妹妹阿市的自由生长。
少女时期的她长期处于畸形扭曲的引导下,来初潮时表现的木讷、对战争本能的厌恶感受、严厉家教下产生的叛逆,这一系列心理都是顺理成章。
换言之,本剧中的信长是在男性的外环境和女性的内环境的矛盾之中成长起来的传奇人物。
第二,深陷初恋的危机。
上篇的最后留给我们一个悬念,那就是信长如何去处理出情人长政对自己的背叛。
在初获讯息之时,信长表现得非常慌张,这表示她对长政的信任已经达到盲目的地步了。
本来一个雄韬大略的领袖应该能敏锐地嗅出身边的叛徒,但信长却没有做到,即便是光秀已经向她发出了警醒。
爱情会蒙蔽人的双眼,这一特质在女性身上尤为突出。
第三,只向爱人展示的脆弱。
我认为,光秀对信长的爱意是在信长两次示弱之后才滋长起来的。
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人要想维护现有的地位,就必须把自己的心包裹得严实,要刀枪不入。
但唯一的裂口就是爱情,编剧借由信长对光秀才能的思慕引出两个人的初次幽会,然后再利用她只向爱人才展示内心脆弱的特质来揭露信长作为女人所承受的一切痛苦。
第四,特立独行的女性主义。
阿浓作为一个守护秘密的人,从来都是站在信长这一边。
但是,感情是自私的。
两个人唯一的分歧集中在了对光秀的感情上。
阿浓对光秀的恋慕是原先的设定,而信长对光秀的爱意则是在本剧中有发展过程。
有一段信长和阿浓廊下对话非常有意思,最能表现出战国时期两种截然相反的对女性地位的意见。
阿浓代表的是传统女性,甘于随波逐流,沦落为男人的政治道具。
而信长则成长于弱肉强食的环境,把森林法则迁移到爱情观上,形成了一种前卫的女性主义。
总的来说,上篇在讲信长如何抛弃与生俱来的女性特质,积极地去投身于改造社会的男人事业中。
而下篇则重在刻画她的双重性格,站在风口浪尖上需要承受巨大压力,需要收拾一次次被揉碎的内心、再重塑坚强。
编剧不是要将织田信长写成一个盖世英雄,而是要还原一个本真的传奇女性。
本能寺之变从来都是一个大谜团,因此下篇最让人期待的部分是看编剧如何自圆其说,解释本能寺之变的始末。
可以说,这场政变是信长和光秀爱情的产物,虽然这个结论听起来荒谬,但如果结合本剧的娱乐性就不足为奇了。
光秀和信长的爱情是下篇的主线,值得说一说。
两个人的情感是在太平之世的共同愿景上建立起来的,这与信长和长政的爱情模式不同。
历史上长政是第一美男子,延用到本剧,不知爱情为何物的信长对其一见倾心也很自然。
而信长对光秀的感情是以南蛮学为纽带、阿浓和光秀的关系为契机,一方面信长被光秀的治世之才所吸引,另一方面光秀对信长的领导才能敬仰万分。
信长要打天下,少不了左右家臣的辅佐。
光秀一次次地答疑解惑,一次次地预言成功,更加加重了信长对光秀的青睐,甚至产生了依赖,到最后,光秀对信长来说几乎是个救世主,委以重任的压力让光秀不堪忍受。
如此分析,似乎那一场幽会别有一番意义,不仅仅解释了光秀识破信长的女儿身,还彻底改变了两人的关系,从君臣关系到恋人关系,还有为救赎与被救赎的结局埋下伏笔。
倘若没有这个女性设定,信长也同样会对光秀产生信任和依赖。
当然,前提是信长不会刚愎自用,也不是一个通天的神人。
既然信长已有了让贤之意,那么随着事态的发展,这个计划一步步实施下去。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野心勃勃的大名都各有打算。
信长的立场是让光秀接替自己,但这个想法有缺陷。
她的考虑当然很理智,不似之前对长政那样,但她看重的是光秀要创造太平之世的愿望,这显然在弱肉强食的大背景下行不通。
虽然光秀是个经世之才,却还不足以继承信长的天下布武的理念。
光秀的立场上是让德川家康站出来,统领天下。
但家康的性格在于懂得隐忍,这是公认的一大特点。
就本剧来看,目前的家康还不成气候,更何况信长身边还有柴田胜家、丰臣秀吉等这些势力强大的家臣,所以只能说光秀是个有远见的人,但时机不够成熟。
秀吉是唯一一个主动获悉信长身份的人,其野心可见一斑。
在不同的戏说版本中,信长、秀吉和家康的性格都略有差异。
而在此编剧丑化了继任的霸主秀吉,把他的聪明才智定性为阴险狡诈。
这是出于剧情需要,籍此引出最后的大高潮。
本能寺之变对信长来说,是她找回自我的一个契机。
她已不在年少轻狂,也没有看透了她无力去创造什么太平之世,或者是她在痛苦挣扎后,终于拿出勇气去寻找作为女人的本真自我。
信长和秀吉那场对峙暴露了潜藏良久的最大危机,无论是光秀还是信长,都被迫去谋求解决女人身份和男人地位的冲突问题。
于是,就引发了著名的本能寺之变。
对于故事的结局,很多观众觉得只要到信长在家康身边醒来就可以了。
至于她和光秀远行欧洲什么的都属于累赘。
我觉得,这个结局确实可以稍作更改。
如果是日本式的悲剧,那就是信长到光秀的墓前去祭奠一下,然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去迎接全新的、作为女人的生活。
如果是流行的开放式结局,那么应该是在信长得知光秀尚且下落不明的情况后,骑着马满怀希望地去追寻爱人的踪迹。
最后,还有一处让人觉得累赘的是,家康特意表明自己早就知道信长是女儿身。
也许这是在为了表现家康忍耐的性格,但鉴于故事已经接近尾声了,所以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总体而言,《女信长》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视剧。
故事架构很完整,演员阵容强大,后期制作也实力雄厚。
特别是天海佑希主演的织田信长,宝塚TOP男役出身的她把男性的霸气和女性的柔情表现得游刃有余,恐怕是其他女优无法望其项背的。
而且久石让也是第一次为电视剧配乐,恢弘大气的原声音乐把整部剧的氛围烘托得恰到好处。
本剧虽有些许不足,但还是很值得一看。
希望日后还能再见到如此大手笔的制作,让我们一饱眼福。
写于2013年4月22日
终于看完了,贵圈真乱得都快要赶上乡村爱情故事了,要爱情不要天下,还使命个啥,男臣都在为信长恢复女儿身默默得努力呢,猴子你最后吃着糖也要帮信长守秘密,忽然觉得她走了男臣们都很寂寞吧
还能再无聊点嘛。。大奥反转就算了。。信长公都黑、、莫名的想到了有人分析刘备是个女的。。不拉去写野史真是浪费了。。
还是很奇怪啊人设
有点乱@@
等了那么久,守着纬来看直播,最后还是有些小失望,剧情太糟糕,糟蹋了一票好演员。NC粉,4星全给天海。
这编剧简直要逆天了,我好喜欢= =
最开始一段还行,越到后面就……
女王要演个普通的小女人是愈发不可能了吧,难得了这部琼瑶片
明星不少 但有点雷啊这个…… 有我家masami怎么都要多给一颗星= =
实在是看不下去
去屎吧日本历史!
看来看去还是最喜欢麻酱演的阿市
侮辱女性,侮辱信长,脑袋长草才能弄出这玩意!花几个亿收视还赶不上隔壁给信长炒菜的,只拉大牌走马观花没用。久石让的音乐点感觉也没听出来。就堆砌资源吧!
哪里都不对
纯粹被演员表吸引
完全照顾历史的同时逻辑竟然还特么算严谨。。。
信长和阿市为了浅井长政争风吃醋;和浓姬为了明智光秀争风吃醋。。
性别逆转也就算了,这个女信长还喜欢ntr,ntr完妹妹竟然又ntr闺蜜。长泽雅美的市姬赞,久石让的音乐赞,剩下的基本是一泡污,特别是内野圣阳演的明智光秀,他那个外形明明只适合演抠脚大汉。
有点接受不能,虽然有些事情也解释的通。。。
好恶趣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