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轻于鸿毛

轻于鸿毛,Fish Flew Away,Fishes Flew Away

主演:宋佳,佟丽娅,詹鑫,高舒乔,赵淑珍,范湉湉,张维伊,刘陆,宁桓宇,贺开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5

《轻于鸿毛》剧照

轻于鸿毛 剧照 NO.1轻于鸿毛 剧照 NO.2轻于鸿毛 剧照 NO.3轻于鸿毛 剧照 NO.4轻于鸿毛 剧照 NO.5轻于鸿毛 剧照 NO.6轻于鸿毛 剧照 NO.13轻于鸿毛 剧照 NO.14轻于鸿毛 剧照 NO.15轻于鸿毛 剧照 NO.16轻于鸿毛 剧照 NO.17轻于鸿毛 剧照 NO.18轻于鸿毛 剧照 NO.19轻于鸿毛 剧照 NO.20

《轻于鸿毛》剧情介绍

轻于鸿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男人跳海,牵出两任性格迥异的妻子李鱼(宋佳 饰)和沈飞鸿(佟丽娅 饰),一处悬而未决的房子让两人重新认识那个曾是老公的人,也从此踏上更壮阔的人生。这是一段解惑之旅,宛如变幻莫测的海浪。“他”可以轻于鸿毛,“她”可以重于泰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操控游戏转角遇到爱壳中少女:排气艾米·舒默:紧急联系人情断上海滩ALDNOAH.ZERO第二季现在开始威胁你江湖绝色录恋空工具箱杀手问厨哪来清如许双枪李向阳之再战松井超速驾驶十三号仓库第二季鬼故事侠女修仙传狼侠9/11生吃遗愿清单无间猎冰御姐归来综合症开心大婶我还好吗?抱紧我浴血野球场60秒致死3乔·科伊:洛杉矶论坛体育馆现场秀我在时间尽头等你

《轻于鸿毛》长篇影评

 1 ) 轻浮的女性鸡汤

文/梦里诗书 一场因爱人的遗产争夺引发的公路旅程,是《轻于鸿毛》试图以此为戏剧张力,来包裹女性互助内核的创作路径,然而影片在两任妻子,这一双女主叙事平衡、情感逻辑上都有着诸多偏差,而过多内容堆砌的大而不当,更是最终让这场关乎 "轻与重" 的哲思变成了漂浮在类型片框架上的羽毛,未能真正沉入生活的现实。

电影故事以男人钟实跳海自杀为展开,前妻李鱼与现任沈飞鸿因一栋未过户房产的归属变得剑拔弩张,为了证明身份,带着婆婆返乡开启公路之旅,也是在这段颠簸的同行中,彼此慢慢卸下防备、达成理解。

单从初始构思来看,影片确实抓住了 “丈夫亡故” 这一引点,搭建起多重引人入胜的戏剧张力:钟实为何要以跳海的方式终结生命?

带着 “前情敌” 微妙隔阂的两个女人,将在针锋相对的拉扯中走向怎样的关系演变?

那处悬而未决的房产,最终会落进谁的名下?

这些悬念本就自带勾连观众的引力,可遗憾的是,《轻于鸿毛》非但没能让这份构思落地生根,反而在自以为是的 “精致” 矫揉里,让所有潜在的情感张力与叙事力量都悄悄消解 ,那些本该戳中人心的细节被夸张离谱的剧情掩盖,本该扎实的关系转变被刻意的意外一次次打断,最终让好好一副 “强冲突、深情感” 的牌,打在了浮于表面的矫饰上。

电影最明显的问题,恰恰出在双女主身上,这并不是说宋佳与佟丽娅两人的演技不行,而在于电影没有给予这两个人物足够细腻的铺垫,剧情的推进一再依赖于意外的发展,从开始的撞车到婆婆的去世,电影导演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借人物来自然的去塑造两人的关系,只能用所谓的巧合去完成人物从对立走向和解,但这样塑造出的情感,至少在我看来既不真实,更不动人。

在此之外,钟实跳海自杀本应该成为电影一个尤为关键的点,然而电影远超我预料的是,这个如此重要的关键节点就这样被电影真的如鸿毛般轻轻放下了,这种处理已然不只是故弄玄虚,而是导演为了在开始博人眼球,对生命本身的一种漠视,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应该将自杀当成自己的噱头,更不应该以这种冷处理的方式去收尾,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视,电影更应该去传递生命本身的珍贵,这种有头无尾的烂,是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最为不堪之处。

放弃了丈夫钟实故事的同时,电影又画蛇添足的加入了许多与主线其实并无太多关联的剧情,来营造所谓的看点。

但这些内容实则更加稀释了主线,也导致电影节奏后半段松散失控,我在这部电影中感受到的不是两个女性的成长或是救赎,而是电影所制造的虚假人设所带来的尴尬,当两个女主人公,还要依靠钟实的遗产,来完成所谓的女性觉醒,这种又当又立的表达,才是《轻于鸿毛》最为荒缪的存在。

在女性题材电影日益注重真实质感与深度的今天,《轻于鸿毛》的缺憾更显突出。

影片试图探讨的婚姻真相、女性自主等议题,宋佳与佟丽娅的表演也偶有闪光,但单薄的人物塑造、生硬的情节设计与松散的叙事结构,最终让这些潜力化为了虚妄,当影片结束,其让人感受到的只是一碗轻浮的女性鸡汤, 这或许是对 "轻于鸿毛" 最残酷的注解。

 2 ) 从李鱼身上看到了那英的影子

如果要说这部片子作为以女性为主体的片子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太直给了,二位姐姐有什么创伤有什么困局都说得明明白白,佟丽娅演的“红苹果”,性子软、不敢冲突、过于讲文明讲礼貌,总是以体面懂事的外壳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属于“都市常见病”了。

相比之下,另一边宋佳演的李鱼,还更加有咂摸的空间。

咱们就从李鱼很直给的一句台词说起——“是,我粗鲁,既做不了老爷们儿,也做不了小女人,你从一开始就看不起我。

”她看似坚强不催、大大咧咧,但其实内伤特别重,她有非常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她不得不像一个别人不敢欺负的爷们儿,但又并不能打心底接受自己不像个女人,这源于严酷的生存环境和传统性别规训共同塑造出来的一种错位。

她没有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幸运,她不得不学会和底层的三教九流打交道,迫不得已时主动发起暴力冲突也不在话下,所以看到沈飞鸿,她很自然生出这样的疑问——“性子这么软,是怎么存活到现在的?

”这是一句吐槽,看似是嘲笑,实则出于陌生,也出于羡慕。

她们两个性格迥异、表面互相看不惯,其实是互相羡慕的,因为各自身上有自己没有却渴望拥有的一面。

沈飞鸿倒希望自己能粗粝点呢,而李鱼呢,她是希望自己可以小女人一点的,这样她就可以像个女人,这样也许婚姻就不会失败了,就不会孤苦伶仃了。

你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西西弗斯式困局,都觉得自己得到达那个山顶、那个彼岸才是完整的,而往往忽略掉自己本身就有的闪光点。

看着李鱼,我立刻想到了最近因为老公不检点而登上娱乐头版的那英。

她亲口说过,感谢老公让她像一个女人,早年高峰出轨,那姐就已诚恳反思,是自己给的关怀和温柔太少了,才让男人抵挡不住外边的诱惑……看到李鱼和沈飞鸿相处的画面,我甚至想到了《浪姐2》里那英看杨钰莹的眼神,那绝对是我在她脸上看到过的最复杂的眼神,谁叫杨钰莹是“标准女人”的化身呢?

虽然那英彪悍、有名、有才华、有人缘,她有那么多的优点,她那么厉害,但想必她依然觉得自己有一个巨大的缺,那就是距离“真正的女人”有一定的距离,自己需要做很多很多去弥补那个缺,所以在两性关系中就比较容易自我PUA,对于另一半也会生出一些额外的珍惜和感激。

对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导致了一种恒久的自我匮乏感,匮乏就容易向外求,向外求就必然会呈现这种景象——即便是根烂树枝,也得紧紧抓住,因为害怕自己一松手就跌落谷底。

而李鱼属于另一个极端,看似一点不恋爱脑,顶着金刚不坏之身顽强生活,其实依然为其所困,她也会认为自己是晦气的,她也会认为自己左右不是人,对于那些以传统标准为标尺的判决,她是下意识认同的。

她只是把对自己的不满意和对被怜爱的渴望藏在了铠甲之下。

她不是不想向外求,而是觉得求也没用,没有资格求,真要去求了会惹人笑;她不是自洽,她是觉得自己只配呆在山底、烂在谷底,这是无望和无助之下的破罐儿破摔。

总之,那英也好,李鱼也好,不同的防御工事背后,藏着同样的性别认同危机,她们会不约而同发出无声的叩问——“我是不是太不像个女人了。

大家都说我直爽、彪悍、坚强、能干,但像爷们儿的这一面,是习惯了、是不得不,本身并没有觉得这样多好多荣耀啊。

”这就是属于人的一个吊诡之处,你习以为常的部分往往是你的天然魅力点所在。

其实根本不需要费劲巴拉推石上山,你有你自己的山顶啊宝贝们!

至于小女人的一面,你本来就有,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你给她打上了一些不允许的封印,根本不需要另一个人来成全她的存在。

李鱼们,本自具足不是一个鸡汤,你本来就是完整的。

 3 ) 活出自我

🎞剧情亮点:女性,成长,温情,治愈,生命,自我🎭惊艳演技:宋佳真的超适合这种角色!

每一个眼神都有戏,什么都不说就杵那都很有气场,又酷又飒又洒脱,能直面自我,勇敢独立🌟观影感受:能看得出这部影片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挺多的。

剧情的切入点很妙,用一个死去的男人把2个女人串起来,甚至是3个女人。

既有女性主义的叙事,2个女人彼此的成长,又通过宋佳开养老院这个职业,照顾婆婆这个角度,生发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片名《轻于鸿毛》或许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长度还在于广度,深度,选择如何度过这一生,是否能够活出自我就显得尤为重要。

很羡慕像宋佳饰演的李鱼,她有勇气有能力,坦荡的面对自我,还能教会沈飞鸿成长,在面临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方式,girls help girls,不是钟实喜欢,钟实不喜欢,而是我想要,我不想要,活出自己的主体性,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道歉。

俩人其实挺好磕的,宋佳太适合这种角色了!

很像《好东西》里的王铁梅,双手插兜真的太帅了,看着就很有安全感,待在她身边很安心,好想拥有一个她这样的闺蜜!

但是有些情节感觉比较生硬,有些迎合当下热点的意味,比如当时宋佳和佟丽娅带上婆婆在路上吃饭遇到张维伊的那个片段,讨论婚姻,很现实,很犀利,比较接地气,但感觉如果去掉这一段,好像也没有很大的影响带婆婆去到老家以后,那个做成人用品的小哥哥其实还蛮萌的,他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其实也挺有勇气的,他父亲可能不太理解他,但是也选择了喝下儿子递过来的那杯酒,父子二人尝试着相互理解

 4 ) 性别错位的电影,割裂感很重

从普通观众角度吐槽几句。

看预告时就联想到《谁先爱上他的》和《好东西》》,因此充满了期待。

但实际上,这电影的主题既不是死者爱谁,也不是单身女性的生活小烦恼,而是争遗产????

看了半小时就觉得,如果换成双男主+公路片,那这股登味儿就不会那么突兀,喜剧效果也会更好,评分可以更高。

可惜,是双女主。

这片子与好东西不一样的是,好东西会让人在一些生活细节中共鸣感动的同时,依然对生活充满正能量,而本片,给人一种“女性就是要受苦受难被千夫指后才能独立”,呸!

呸呸呸!!!

女性独立题材现在是能挣钱挣流量,但说真的,请男导演男编剧,爱惜爱惜自己的羽毛吧,不要什么钱都挣,你们挣不到。

摄影师水平很不错,构图运镜都很有文艺片的感觉。

 5 ) 华语电影有自己的末路狂花

熬过了乏味的暑期档,终于在一个周末独自欣赏了盲选的《轻于鸿毛》。

电影史上不乏对兄弟情谊和女性不在场的书写,所以这部“前夫是尸体梆硬的背景板”的设定就非常有意思;华语电影不乏男性公路片,所以这部三个女人在路上的电影又加一分。

故事本身不算轻盈,有不同代际女人的柴米油盐,有传统父权社会中尴尬的包饺子和解,饭桌戏拍的也不好,路人男强行融入女性话题抖机灵像极了男导演的自我写照。

但电影的画面是轻盈的,福建地区的风土人情如异域清风,暂时抵消现实沉重的引力。

电影的人物是轻盈的,没有在世的丈夫,没有要拉扯的孩子,有的是“在路上”的珍贵的自我探寻和“掌握方向盘”的主体性。

电影的内核也是轻盈的,婆婆的身份证被注销,无法住店,连自己是亡儿母亲的身份都需要其他人证明,她也在偶然得知儿子死讯后离去了。

她的死轻飘飘的,但是同样的,所有人的死也是轻飘飘的,活着的时候用力活,放声笑,纵情哭,“轻于鸿毛”的死又是什么罪过呢?

就像女主评价路人男,你死了你的未婚妻并不会活不下去,你并没有那么重要,同样的,正是因为认识到自己并非“重于泰山”,才要更诚实地面对自己。

学会与自我相处,是生来渺小的我们一生的课题。

p.s.偷尸体那里我内心咆哮,你们电影没请法律顾问吗真的不违法吗,结果彩蛋让我舒服了(艺术创作还是要守法哈🤣p.p.s.别的不多说小宋佳我恨你怎么是个异性恋(bushi

 6 ) 感觉像《好东西》学生作业版

一个男人死了,两任伴侣相遇,一开始还以为是谁先爱上他的性转版。

这个男的一生都在逃跑,儿子死了跑了,丢下李鱼,欠债了跑了,丢下飞鸿。

好在电影并没有给这个男的太多笔墨,没有正脸,没有过多地去探究他为什么跳海,这点好评。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个起名大概是想说这个男人的死对两个女主来说不重要。

在与张维伊扮演的路人对话就轻轻点题了,“你不重要”。

很巧的是张维伊的这个角色有些台词跟戏外现实倒是互文了,一时之间我竟然慌神。

开头前夫死了,由老同学来通知前妻,这才发生了两任妻子同时来处理后事的乌龙。

所以为啥有人身故,警察会先通知他同学啊,来得比他直系的亲属飞鸿还早,甚至同学还通知了前妻,这两人撞上,这得提前多久通知。

然后是关于闽南元素。

可能因为我是本地人比较敏感,剧里的闽南元素感觉加得有点生硬,全部删掉也未尝不可。

范湉湉饰演的丧葬用品店老板带着北方口音的普通话,非要穿插几句闽南语,饭桌戏特意给润饼菜一个慢扫镜头,那天晚上当地又是送王船又是游神的,然后她们还一起看了蔡国强的烟花doge,当地可真忙,这一天这么多民俗活动呢。

做雕塑的大叔操着类似地瓜腔的口音,我猜他设定应该是闽南人吧,人格上却没有那么闽南,在我的刻板印象里,闽南爸爸要是儿子在卖情趣用品,有违传统“大逆不道”,估计两人一见面就要吵架。

添加这些元素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任务。

电影很多地方经常会幻视《好东西》,宋佳饰演的李鱼会让我想到铁梅,铁梅实在太好了,观影出来跟朋友讨论的时候脱口而出就是铁梅。

飞鸿则是小叶和茉莉的结合体,带着一些天真以及恋爱脑。

他们在饭桌上的聊天也像好东西里的饭桌戏,男人突然开始自我反省,蛮尴尬的其实。

不懂张维伊那个角色和卖情趣用品那个男的出现的必要性。

整个片子配乐太多太吵了。

最后的结尾还是蛮喜欢的,特别是飞鸿写遗书那段,两个女人的互相成全,还是蛮暖的。

 7 ) 婚姻,房产证,和死亡,哪一个轻于鸿毛?

轻于鸿毛一部两个女人在人生意外中相遇,在解决矛盾问题互相救赎的电影。

今天在高速上开车,看着远方雨后的山影,夕阳,机场附近间隙的灯光,突然想起了昨天的这部电影,三个女人在公路上的场景切换,一个被离异,一个被寡妇,还有一个主动被死亡,以寻找婆婆消失的身份开始,以婆婆离开人世走到公路的尽头,结束公路之旅。

大家都说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但是我更想认为是女性作为主体被看见,打掉女性标签,把女性作为人来看待,无论男性女性,最后都是以人作为主体。

现实中人在一生中,最重要的,婚姻,房产证和死亡,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或者说,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

今天开到远处的夕阳和远山,突然觉得,死亡似乎不重要了,就像婆婆在找到自己的墓地,得到认可的身份后,躺在了墓地上,“虽然我活着,但是我也可以躺在墓地上,墓地不一定是死者才能躺,我躺一躺怎么了?

“就像,佟丽娅的沈飞鸿,虽然我循规蹈矩,懦弱胆小,但是我最敢面对自己,怎么了?

就像,宋佳的李榆,虽然我粗鲁冷血,甚至,丧门星,害人精,一辈子孤苦伶仃,但是怎么了?

Girls help girls,不对,应该是people help people。

当我们都被当作人来看待时,一切都不重要了。

 8 ) 大失所望 叙事灾难 合着女主俩演偶像剧呢

周六出点映之后第一印象:仿佛看了一部红蓝cp的内娱式偶像剧?

首先觉得宋佳不是很适合这个电影,她的表演我一直很喜欢,但这里选角还是表演还是剧本,至少有一个是出了问题的。

从妆造到气质等一切都像是精致的都市丽人,演一个单身操劳了多年的小县城妇女,我是无法信服的。

另外角色人设也很奇怪。

开头前一秒咄咄逼人睚眦必报,下一秒秒变好人带着沈飞鸿去殡仪馆。

后续依旧摸不清这个角色的定位是什么?

给我的感觉就是李鱼在电影里教育所有人,有点不舒服,塑造的有种说不清的“爹味”,不知道说了多少遍“怎么了””凭什么啊”以及频繁出现的脏话。

有一种巴掌扇不进屏幕的无力感…不是我觉得女性角色要如何矜持温文尔雅,而感觉编剧导演把这种“粗人”的性格特点当作是“魅力”来塑造。

塑造的有很失败,不好共情。

剧情节奏很烂。

放了太多感觉和主线无关的剧情,例如和快递小哥一惊一乍的“牛顿红苹果”片段,还有后面开成人之美店的小哥part,整个一段的意义是什么恶趣味么?

我可能没看懂,但为什么要加一些和“性”相关的元素呢?

全片小酒窝很可爱,但这个角色和戏份我也是完全没理解?

唱了一首歌突然养老院就留下了?

整个这段剪辑就特别有问题。

张维伊这一整个客串也是大可不必……在里面的梗有点过于密集了,怎么台词还都和综艺里场景都对上了。

台词也都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出来的。

“客户就是你大爷”“遇到的不是人就不干人事”,“私闯民宅是违法的”,无聊没营养的废话台词大把。

个人没怎么看过佟丽娅之前的作品,但在本片里她说台词感觉像在背课文,让本来就生硬的台词更呆板了。

镜头设计完全不走心。

切来切去反而一种很低级商业片或者网络大电影的质感。

配乐也是一塌糊涂,最后婆婆死的地方,拍的仿佛民俗文化宣传片,配上动感夜店风的英文歌曲?

给我和旁边女生直接当场震惊到面面相觑。

全片很明显在营造两个女性角色的“cp”,从车里放的歌曲,到一些扭捏的台词“你喜欢热水还是冷水啊”。

真的很奇怪为什么一见面就刻意营造羞涩暧昧的气氛呢?

再到后面突然从头到尾俩人一蓝一红的服装穿搭等等,大写的刻意,但在台词剧情角色深度塑造上都完全感受不到两个角色的“惺惺相惜”,或者其他张力,想要单靠营销两个女性cp就想要让观众买单吗?

还是好好打磨一下剧本专注在制作水准上吧。

 9 ) 遗憾,可惜了俩大美人

第一个想到请宋佳、佟丽娅演《轻于鸿毛》的人一定是天才。

两人往那一站,眉目如画,顾盼生辉,斩男又斩女。

可以说单是冲着这两张脸,《轻于鸿毛》对不少观众来说就意味着必看。

尤其对于像我这样肤浅的人,就更得瞧瞧。

看完之后的感受是,片子不烂,只是留有遗憾。

先说第一个好的地方,对眼睛着实友好。

这是部看着很“美”的片子。

不仅美在宋佳、佟丽娅的外在形象,更美在导演在线的审美。

影片中有不少两位演员的特写镜头,且显然这些画面并非是剧情需要,在我看来,是导演在直接对话观众:看,多美的人,我们一起欣赏。

看得人直羡慕本片的摄影师。

不仅人美,景儿也美。

《轻于鸿毛》几乎可以看作是一部公路电影,两人为了同一个目的开车上路。

一路上的景色与歌,自然与风,看得人心生轻快, 油然生出一股在路上真好的感受。

影片中的这些影像,估摸日后得成为不少华语电影混剪的二创素材。

第二个优秀之处,则是演员的表演。

先说佟丽娅,丫丫出道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夸过她的演技。

这一次我认为得夸一下。

可能是角色适配,也可能是她钻研到位,总之她扮演的沈飞鸿一角,给我一种人戏合一的感觉。

似乎现实中的佟丽娅就是这个样子。

全片她并没有什么演技的高光时刻,胜在整体性特别强,把一个柔弱中带着点韧性与反抗的女性角色诠释得相当到位。

宋佳则是大部分时长里都是演员气质盖过了表演,导演的镜头显然对宋佳是更偏爱的,怎么飒怎么拍,怎么美怎么来。

当然,宋佳的演技也是没得说,尤其是那场开头不久的找茬戏。

沈飞鸿骑着电动车赶着去殡仪馆,结果别到了开着面包车的李榆,嘴角磕破了。

李榆不能忍,油门一踩就要去理论,追上后开车把沈飞鸿的电动车别倒,沈飞鸿摔倒在地,身上擦破。

李榆下车一看,这么个单薄的姑娘那可怜兮兮的模样,还要前去殡仪馆,气消了不说,心里还有点不落忍,还有点不好意思。

让人叫绝的一幕来了。

李榆用刚好能让沈飞鸿听到的声音,别别扭扭地小声嘀咕了一句 “我也疼着呢”。

无论是台词的呈现形式还是宋佳的表演,这一幕都好到我拍大腿。

一方面,她觉得自己有理由,是沈飞鸿先不小心让她受伤,自己反击是因为疼,不是无端伤人,所以主动道歉会让她觉得“好像我错了”,孩子气的自尊让她拉不下这个脸。

另一方面,她其实隐约知道自己伤到了沈飞鸿,心里是有愧疚的。

如果完全没愧疚,可能会更理直气壮。

这种愧疚让她没法像没事人一样,但自己也受伤的委屈和自尊又阻止她道歉,所以陷入想解释又不好意思直接说的别扭状态。

“我也疼着呢”这句话一是说给自己听,李榆在为自己弄伤沈飞鸿的行为找正当理由。

她不是故意这样,是因为她也受伤了,通过强调自己也是受害者,来减轻伤到沈飞鸿带来的愧疚感,告诉自己我的行为没那么错。

二是说给沈飞鸿听,潜台词是“是你先弄疼我的,我都没说”,带着一点你只看到我伤了你,没看到我也疼的委屈,希望沈飞鸿能理解她这样的原因,而不是只觉得她故意使坏。

同一句台词,宋佳用小声嘀咕的方式而非大声辩解,印证的是李榆的善良与愧疚,说明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或有不妥,不敢太理直气壮,所以只能用这种隐晦的方式表达。

没有复杂的恶意,更多是被伤害后的本能反应,自尊与愧疚的小别扭,以及想让沈飞鸿理解自己感受的朴素期待。

宋佳只用五个字的表演,就立刻让人物血肉丰满,怎能不赞叹。

总之,从演员到角色,《轻于鸿毛》可圈可点。

可越是如此,便越让人觉得这是部遗憾的电影。

因为故事太散,表达太乱。

影片的前十五分钟节奏相当好,一个男人与老友喝酒后跳海自尽,前妻李榆与现任沈飞鸿同时接到电话来到殡仪馆。

此前两人互不相识,且对命里这同一个男人看法不一,沈飞鸿觉得她的丈夫强大,怎么会自杀,而在李榆眼里却一直都觉得前夫没用、窝囊。

当你以为故事接下来要解开这个死去男人的谜团时,画风一转,两个女人开始争夺男人留下的房子。

离婚时房子口头约定留给前妻,手续没来得及办,人没了。

留下房产证,现任妻子觉得那是遗产,就是她的。

房子现在被李榆办成了养老院,李榆说什么也不会给。

沈飞鸿软弱了半辈子,发誓这次要硬起来。

与此同时,沈飞鸿深陷离世丈夫的债务风波,李榆的养老院则面临不合规的查封危机。

这般情况下,彼此善良的两人又互帮互助。

本就够乱了,这时候还又加入死去男人的母亲,李榆一直照顾着老太太,她觉得老太太也是儿子遗产的继承人。

沈飞鸿又怀疑老太太是不是真的亲妈,因为从未听丈夫提过,于是就老太太真实身份问题,仨人开车启程回老家。

途中拼桌吃饭遇到一个即将步入婚姻的男人,几个人就婚姻是钱重要还是情绪价值重要展开了探讨。

轮渡上的言谈中还开始了对彼此个人过往的追问。

到了老家,遇到老太太的侄子和他那性乖张的儿子,借着沈飞鸿的过去又开始了一番子女教育的讨论。

确认了老太太是亲妈,返程途中两人握手言和,老太太却又年事过高撒手人寰了······谁也没明白,听到儿子死讯,她临走前那句丧门星、害人精、一辈子孤苦伶仃到底是在说谁。

这其实也是影片从头至尾又一条隐晦的表达,李榆和丈夫因儿子离世而离婚,丈夫死后被别人说是命里有煞。

老太太这么多年和儿子不来往,片里也从未出现她丈夫的身影,不难猜测,那句“丧门星、害人精、一辈子孤苦伶仃”是在说她自己。

换而言之,想表达的该是,世人把男人失败的人生,归咎于不幸的女人是不公平的。

在影片的后半程,就沈飞鸿的成长性,也有所展现。

沈飞鸿遇到了过去剽窃她作品的老板,李榆教她强硬起来,帮她去找回场子。

沈飞鸿经此一役,决定以后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瞧,从头至尾,《轻于鸿毛》展现了太多东西。

有关男女命题,有关女性互助,有关原生家庭,有关女性困境,有关婚姻关系,有关个人成长等等。

看完影片之后是茫然的,它好像什么都讲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讲。

全是表达,就意味着没有表达。

全是重点,就意味着没有重点。

导演的劲儿使得太猛,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

遗憾啊,可惜了俩大美人,也可惜了一部本可以更加出色的作品。

我们记住了宋佳的飒爽,记住了佟丽娅的柔美,甚至记住了轮渡上的风、老家的烟火气,却没记住一个完整的故事。

它让我们看见了华语电影中稀缺的女性形象与细腻情感,却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创作者贪多嚼不烂的迷失。

本该如片名的举重若轻,却因承载过多而显得叙事沉滞、主题飘忽。

若是叙事能再聚焦一点,表达能再清晰一点,这部片不止会是看着美,更会是看得懂、记得住。

而不是如今这样,只剩一声轻飘飘的叹息,像片名一样,风都不用吹,走两步就散了。

 10 ) 《轻于鸿毛》观后感

宋佳和佟丽娅,俩女主演技肯定没问题,而且很好看,颜值很高,宋佳很飒,很酷,佟丽娅好美,多方面无死角的美。

能看出来导演想拍的东西很多,但又不是每一个都能拍好,而且很割裂,他又特别想披着上一部大爆的《好东西》的外壳,强行cue《好东西》的反父权主题,太刻意。

片子传达的依然是热爱生活,充满生命力和人情味,半部公路片以及不时插入的闽南传统文化与闽南语梗,要不是身边有个福建人还真少看两块钱的片子。

有一点值得探讨,社会和文化都在发展,没有对错,文化逐渐多元,可能不是每一个我们都能接受,但我们也不能用自己的认知去否定他人。

老太太不愿火化,早早就托人注销身份证和户口,这么多年都当”黑户”,现在看当然不理智,但是那一辈人对死后没有全尸看的应该很重。

老伯是干雕塑的,花大价钱送孩子去国外学习人体艺术,谁知道孩子回来搞七七八八的,造型也俨然一个“杀马特”,后来他说自己学习了新思想,认为人的欲望不可耻,也有道理,他也希望得到父亲以及其他人的鼓励和认可。

虽然片子根本没有探讨这么多,点到为止做的也不好,都是我自己联想的,但是有些事情放在自己身上老说,我们讨厌其他人的某些行为,对他人来说可能意义重大,没有经历过他人的生活,不理解他人的执着,尊重就好。

总结一下,比不上《好东西》带给我的惊艳,但平平淡淡的生活刻画也很温馨,四颗星吧,可能开分7分左右?

适合带你身边热爱生活的人去看。

《轻于鸿毛》短评

不行,外婆死了复活又死了,然后继承财产?!有什么恐怖的

7分钟前
  • A
  • 较差

10分钟前
  • kamuis
  • 很差

1:30:58

12分钟前
  • Ta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