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搬家
Demain on déménage,同阿妈搬大屋,Tomorrow We Move
导演:香特尔·阿克曼
主演:西尔维·泰斯蒂,奥萝尔·克莱芒,让-皮埃尔·马里埃尔,娜塔莎·雷尼埃,卢卡斯·贝尔沃克斯,多米尼克·雷蒙,艾尔莎·泽贝斯坦,Gilles Privat,安妮·考森斯,克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04
简介:讲述一名母亲在丈夫死后带着钢琴、行李和家具搬来与女儿同住。正埋首写色情小说的女儿因宁静生活不再而没有了创作灵感。居住环境变得挤逼,决定卖房子搬大屋。因而出现一连串来看房子的人,他们都是梦想搬家的人,亦各有自己的趣事。轻松有趣的情节由始展开。详细 >
一间自己的房间+琳达想吃鸡肉,片头和片尾悬吊的钢琴,既有悬念,又有艺术感,女主碎碎念的风格好似伍迪艾伦风格,逗趣的看房环节和看房客是本片最大的有趣亮点,不过背景音乐虽是钢琴曲,但配在络绎不绝的接待看房客环节,显得过于嘈杂了,片尾好不容易送走了妈,又迎来了新妈妈,片尾曲唱的,两个妈妈抚养一个孩子不需要男人虽然是很美好的理想,但女主的写作事业还是受影响的啊
看睡着了。
有趣的轻盈的,很喜欢。sho5.31
Noooooo
“刻意”的表演风格,神经质的众生,虚假华丽的乌托邦,看房那一段虽然场景高速运转,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并没有出来,遇到这样一个不能独立自处的妈会崩溃……节奏太满笑点稍显乏味……不是我喜欢的阿克曼片子……
这种片只会加深“被硬捧的女导演们”的这种印象。难看的法国喜剧大概两种: 一种是无厘头的疯闹,一种是无厘头的呓语,都是自以为有趣。这部偏后者。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讨厌舞台剧。人们会随时随地开始跳舞。
一般
包含阿克曼的各种主题:集中营记忆、女性、情欲…片中的母女仿佛就是《安娜的旅程》中的母女的温馨翻版,而情色与家务的交叉出现几乎就是《让娜·迪尔曼》的喜剧形式了。整个片子很满很嘈杂,调动了文字话语音乐气味各种媒介。对所有人物都轻轻调侃又带着温情,最后给了一个每个人都找到归属的愉快结局。片中人物时常进入一种不受理性控制的状态:看房女士随着音乐不自觉就自己跳起舞来、母亲半睡半醒中念叨起情话…阿克曼让这些潜意识的发挥始终展现在众人面前,多少算是女性自我表达的宣言吧——片中借母亲朗读的祖母日记文字明确说出了这一点。另外,这个女儿的认真倔强、她的一些小机灵小虚伪都给人一种女版Antoine Doinel的感觉,再加上片中不断大声喊脏字的行为,仿佛是50多岁的阿克曼过了一把叛逆瘾。
公路片叙述的空间,阿克曼是大师
可能是阿克曼最为华美流光的作品,用人物来探索,用声音来塑造,再用空间串联家庭简史。温柔平和并没有削减讽刺性,诙谐明快也并没有消解伤痛,要回过神来才能够发现阿克曼一直在拍一些很宏大的东西,却又能将其同细微的情感联结起来,这份触感把控难能可贵。音乐有些过于抢镜,烟雾缭绕对气味的探索或许太靠后,不能独立自处的人真的能逼疯我。
某种程度上,是阿克曼的集大成之作,动作与音乐爆发出的无尽幽默感愉悦地跳跃在每位人物
#比利时影展 @上海影城SHO特别特别喜欢。自由是什么样子?也许它像街上举着标语游行的人,也许它像远走那栋房子带着皮箱独自离开的女人,但有时,自由是在一间只有早晨能够使用的房子写作,并把一束花留给合住的女孩。外面的人“总是太过”,但她们哪儿也不去,因为她们拥有一间房间、一架钢琴,并且永远可以冲咖啡、抽烟、跳舞和写作。
很努力的一部电影
看房子一段的听觉系统堪称流光溢彩,但阿克曼的独到之处却在于她总能将这些奔涌的速度与碰撞缓缓抚平。
还有家里的脏窗帘,隔壁邻居的叫床,看房的夫妻相互抱怨说的话,统统挪过来当写作灵感。这么写出来的东西怎么能怪人家一致认为是喜剧!
用别人口里的词汇串联了一段色情的喜剧。太文艺了哈哈哈哈哈。音乐把快乐连成串,大家都爱它
(3)即使有时候人物拥有随时舞蹈的自由,轻盈的步伐,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收到约束
借着搬家看房的由头,引入几组互不相关的角色,说着一些不太好笑的幽默话语,几乎都发生在室内,R级长片小品。西尔维·泰斯蒂扮演就是导演阿克曼本人,烟不离手,总在试图埋头创作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