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诡异,无解,压抑,释放。
幻觉,现实,愉悦,悲伤,希望,绝望。
麻木,激情,幻想,沉默,骄傲。
浮躁,冷静,忧郁,踌躇,不安。
渴望,欺骗,谎言。
科幻,奇幻,恐怖,悬疑。
焦灼,思索,无奈,无力。
奇妙,危机,逃离。
开始,冗长,后来,有戏。
沉闷,互动,有趣。
烧脑,探索,解题。
神奇,友谊,创造,挑战,奇迹。
你真的认为人的一生不是循环吗这篇是在看过2017年的电影《The Endless》(《无尽》)之后的感言,权当观后感吧,因为我不打算谈电影的优劣,所以并不是影评。
电影本身没什么好说的,小成本低特效,设定上不过是某个上位存在(以下简称“邪神”)的恶趣味:把人们圈在奇怪的石柱里Loop Play,偶尔亲自下场表演几个唬人的把戏。
本片的重点在于,它很少见的将Loop本身作为了接受批判的客体放在观众面前,让人思考是否去接受一种Loop的生活——考虑到一些隐喻,这就值得玩味了。
电影中给出的两个选项还是相对比较浅显:一项是挣扎在社会底层潦草度日,吃垃圾食品,穿二手旧衣,每天累死累活做小工,为20块钱怎么花吵吵闹闹,循环着疲惫;一项是接受邪神的馈赠,在桃园乡里享受美食美酒,欣赏自然风光,悠然度日,某种程度上永生不死,循环着无意义。
电影回避矛盾的一方面在于,主角两兄弟在以诡异的旁观者身份目击过在无限Loop中为求解脱不断寻死的人之后,都放弃了美好无比的Loop生活,而选择回到贫苦的一般生活中,好像拥抱日常就一定有希望,下了定论说美好的Loop不如在一般生活里和在乎的人相亲相爱。
但就此止步似乎太过浅白了,让我们稍微深入一点,请回答我的问题:该如何证明圈外的一般生活,是线性的,而非Loop的?
要知道,地球是个球体,邪神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实际上并不分里外。
(这里烦请地平论者离场)就好似人类有限的认知无法想象地平线之外的生活,人类也往往无法想象自己平庸的日常在更大尺度上,不过是另一场大型Loop中间的一小段。
大部分人只是因为看不到整个闭环就当Loop不存在——如果此言非虚,你还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平庸的日常”中吗?
解开秘密的钥匙藏在人口普查网站的统计图表里,在那里所有人类被剥离了个性而成为有限几个分类标签。
去找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查看一下数值,或是用比例乘以基数算出来答案,单位是:十万、百万、千万、亿……——看呐,有这么多人,在和你过相似的生活。
有一个Loop之环组成的链条甚至网络藏在繁复的人类社群里,在你过完学生的Loop后就赶到职员的Loop,演着演着又跳入结婚生子的Loop中……每一个Loop都有无数人生生流转。
取悦神明的戏剧永不落幕,每个人都在努力活成别人活过的样子。
每个Loop的演员来了又去,换一张面皮表演同样的把戏。
他们和你同时起床,用同一个品牌的牙刷,和你吃同样的食物,开同样的汽车。
你们每天干同样的工作,在同一个时刻上下班,喝同一杯咖啡,用同样的体位做爱,诞下同样的婴孩……然后你们的孩子,又把你们做过的事情,再重复一遍。
邪神其实并不在意,Loop是降临到一个生命体,还是一个族群,或是一个物种。
祂其实并不在意,Loop是以分秒,以日月,还是以亿万年作为尺度。
你引以为傲的,安然自若的一生,在你以前有人享用过,在你之后也有后来人。
所以并不需要让你每次睁开睡眼都是一尘不变的一天。
也不需要做到拉普拉斯妖的程度,好让你在无限可能性中追求一个让你心安的理想未来。
祂把一切看在眼里,或者,早已索然无味,多元宇宙无新事,何况小小太阳系。
祂的仁慈,无非是让时空认知如此狭隘的人类,还有机会为不确定性惊呼。
何等可悲,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上面那段话并不是我的结论,如果我表现得足够好,相信聪颖的读者们能品出一丝嘲讽的意味。
我怎么可能抱有如此虚无的主义呢 :)让我们切换一下思路。
生物学家常把自然界的生命演化说成是可能性的暴力穷举,所以从随机中生出了必然,从自我复制的蛋白质演化出面貌多样的世界。
世界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总不能说羚羊过的日子还和蓝藻一样吧?
同样的道理相信也适用于人类社会,每一个体扮演的角色都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的暴力穷举,既大体相似,又微妙不同。
在无数可能性的触手中,总有那么几个能抓住细微的优势,从而成功地遗传后世,并在无数次迭代之后累积成质变。
这种变化既是改变自身,也是改变整个社会结构。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甚至有专门的职能被分化出来,从事科研、改进、变革、沿袭,速度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
百万年前人类还在围着火种乱舞,如今离掌握太阳的奥秘只差50年。
喏,世界并非停滞不前。
在复杂变量的无穷可能性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乃混沌之理……不……等等……那个促成万物演进的根本规律,不依然只是复制、突变、迭代的原始Loop吗?
——看吧,邪神无处不可藏匿。
看完之后的一点脑洞谁也不要太高兴,没人能逃离loop,不过是有的人的loop 短,有的人的loop长。
撞墙男的loop是10秒,暴躁男的loop是三个小时,自焚好友二人的loop更长一点,仅此而已。
主流观点说主角兄弟俩的loop是10年,但是我觉得会更长。
他们出去之后会死亡,然后回到小时候出车祸的时间点。
然后继续这10+年的loop。
但是其实我想说的是,可能我们也在loop中。
每天早起上班/上学,就是1天的loop;周末放松、休闲,就是一周的loop;元旦春节元宵五一端午中秋十一元旦,就是一年的loop;小孩子的loop会更长一点,因为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等他们长大之后就会进入loop。
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loop一辈子。
谁也跑不了。
两兄弟最后发现车没油了还能开,应该是没逃出?
还有两兄弟去到一个房子时没人离开后,有个拍摄到他们的录像带怎么自动弹出了?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感情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朋友之间会相对频繁地向彼此倾诉自己的感情而兄弟姊妹则会等待一个更为方便的时机比如临终之前无名
[永无止境]将由Well Go USA发行,2018年初登陆北美院线,DVD或网络发行将于院线发行之后进行。
中国大陆的朋友们只能再等大半年了。
http://deadline.com/2017/05/the-endless-acquired-tribeca-well-go-usa-1202080529/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感情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不愧是哥俩的自编自导自演,剧情的展开和推进,非常的顺畅,剪辑手法到位,饱满的剧情与角色,哥俩的表现也很不错。
这让我想起了逃出绝命镇和仲夏夜惊魂,习以为常的日常中的异常,在平缓的和谐氛围中又透露着一丝丝的诡谲,在一丝丝的深入骨髓,一丝丝的勾引着你。
而主角那种带有克制的质疑与不适感,真的很符合这凝滞的气氛,细细琐琐的线索,引导着剧情前进,擦拭着层层的迷雾。
渐渐地,异常,变得愈多愈明显,迷者愈迷,疑者愈疑。
迷雾中的端倪,朦朦胧胧,但是,没有那种矫情的故弄玄虚。
吻合克苏鲁的一切,迷雾一样,梦幻一般,高维不可具象化,这就是克苏鲁,用抽象的罗夏墨迹来形容克苏鲁,怪贴切的,相比星之彩,这部更加深沉含蓄与耐人寻味。
最后也终于理解了,没有所谓邪教,没有对错与恶意,只是在无尽的轮回中的,失去意义的无趣,眼底的深哀与苦中作乐,以及仍不忘给你的善良与忠告。
饱含哲理的话语,那一幕相隔的轻轻一挥,伫立火中不屈的身影,其中味道万千。
而果然,与开头相呼应,朋友之间会相对频繁的向彼此倾诉自己的感情,而兄弟姐妹则会等待一个更为方便的时机,比如临终之前。
兄弟俩再次定义了彼此,逃出生天,伴随着成员们眼中的期盼与安静的转身,而转身后,面对成员们的又是无尽的轮回。
现实中的你,面对虚幻时,你会怎样选择呢,瞬间与漫长,你会怎样选择呢,这样不可逆的选择,会心动吗,会后悔吗。
该作对于时空以及克苏鲁的描绘,伴以演员们出彩的表现,相当生动令人印象深刻,这无尽时空轮回,对比着现实中历史的不可逆,发人深思,这直到死亡的日复一日,也是重复的轮回吗,你也在苦中作乐吗,你充满希望还是无奈呢,抗争还是屈服呢,我们的生活中,存在深渊吗,深渊是什么呢,我们深陷其中无法挣脱吗,也许,答案就像那未解的方程式吧,哈哈哈。
深渊,一直在凝视着你
2017年,科幻惊悚电影《 无尽 | The Endless》海报不错,挺漂亮,但是电影本身并没有那么好看的说。
全片儿的色调怪怪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但是看起来非常难受就对了。
(也许有暗示)非常欣慰的发现,主角二人就是导演+编剧。
这个很有意思啊。
这个电影其实留下了很多的疑点,很多东西没有说清楚,所以才出来很多脑补的剧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并没有正确的答案,如果没有删减的话,剧情的表现其实是非常模糊的说。
中间有个女的画的画其实也算是非常形象了,有邪教,自然会有邪神啦 一个有强大能力,控制时间空间的巨大怪物。
这个电影剧情还是比较拖沓的,解谜元素又非常的晦涩,我真的猜想也许编剧根本没想全所有的来龙去脉(手动斜眼)。
-我是循环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虽然拍的有那么丢丢的感觉,但是循环的题材已经很老套了。
又没有什么华丽的特效,一股浓烈的缺钱的味道。
减分不少呢。
前一个小时的酝酿有点长,其中没有提供很有能量的线索,也没有特别强的观赏性。
时间循环题材能让人联想到很多电影,但是这一部有它的特色,所以看起来挺有意思。
有个关于循环内记忆延续性的处理感觉不是很有说服力。
帐篷内的十秒循环老头和上吊自杀的三小时男很明确地有延续性记忆,他们能记住每一次循环的过程;而解毒男和自焚男明显重启后完全忘掉上一次循环的事了,他们是靠录像慢慢推理出循环的可能的。
当然也可以说这是背后那个神的设定,循环圈子有大有小有重叠,循环时间有长有短有交叉,记忆有整有零有断层,只是作为观众来说,这么复杂的规则有一种强加于人的不舒服感。
我记得《西部世界》也有这个问题,所以看了两集就弃了。
关于这个循环世界的设定,用的镜像理论。
记得好像是刘慈欣还不是谁的科幻小说里有说到,用来解释宇宙是无限的,因为宇宙相当于两面相对的镜子互相倒映,循环镜像直至无限,就像电影中投影仪幕布上嵌套出现的录像一样。
这里不但出现了空间的镜像,还出现了时间的镜像,所以想象进去特别有意思。
可怜的两兄弟在一个空间比较大时间比较长的循环里挣扎。
不用作太多分析,最后的汽车没油只是个漂亮的结尾,录像带是这个系统独有的标志,一开始兄弟俩收到录像带就说明一切了。
关于阉割,这是电影里很长一段时间的很微妙的事件。
其实也很明显。
邪教说不是一下子有的,经过多次循环逐渐形成的。
在其中一次循环中,他们阉割了,因为知道重启后一切复原,阉割是试图突破的一种尝试吧。
看了制作团队,两个导演就是两个主演,电影里用的名字就是他们的本名,其中一个是编剧,挺有意思的。
还看到有前传,讲的就是解毒男和自焚男,立马加入想看清单。
看到很多认真的豆友贴上了导演访谈,我认为哈,一般聪明的导演对那些娱乐周刊或者电影记者都有些降次元的优越感,尤其是那种自己写烧脑电影剧本又自己拍的。
有时候导演觉得问题记者个人引导性太强,或者问题不够对他胃口(比如,问题的本身就表现出对这个电影不太理解)导演是完全不介意随口乱说两句的。
这和很多成功艺术家一样,他们有时候就是会在他们认为没懂还要去报道的记着面前故意乱说几句。
毕竟,电影本身才是导演试图和观众交流的本身,任何诠释都不如电影本身。
换作艺术也是一样。
所有的争论都集中在兄弟俩有没有逃出轮回以及为何每批人的轮回都有自己的圈和时间线。
我的理解是,本来轮回是在一个圈里的,时间也比较长,差不多十一二年左右(一个小男孩长大成人)。
但有些识破轮回本质的人,为了对抗轮回的无意义以及无自主性,他们选择自杀而不是根据“神”设定的轮回节奏。
一旦在一个轮回里自杀,轮回会缩短成为:知道轮回怎么回事-自杀这样一个小轮回。
因此那个上吊男,本来和营地的其他人一样,轮回时间是十一二年左右(他记得小男孩来的时候的事),但因为他几次自杀行为,他的轮回越来越短 ,有了枪之后就更短了。
那些无法交流的轮回小圈子,都是离开了集体,自己寻找解决方案的,他们无法与其他人再次见面的原因是他们的轮回时间变短了。
所以从这个逻辑来说,离开轮回大圈子的兄弟俩,最后撞向轮回的边缘,获得了极短的轮回时间,确实就是那开车的几秒。
但是在这个极短轮回里,兄弟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弟弟得到了哥哥的信任,解开了哥哥对他生活的控制;哥哥得到了弟弟的原谅和信任。
这是他们原来没有的,原来的生活穷困潦倒,互相依赖的两个人矛盾不断。
所以长也不一定好啊
以下内容会有剧透这部剧开始看真的会睡着,前面其实一直都在铺垫,但是你没看到后面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很是无厘头和无聊。
号称解析的也有好多,但我觉得有几个地方跟我理解的不太一样。
首先,影片说的是有一个怪物可以控制时空,会用一种石柱圈地,被圈起来的地方时空就会循环,如果你恰好死在这个时空里,那么你也会跟着循环,也就是陷入循环。
这个我们可以从卡尔和哥哥的对话中了解到,卡尔这个角色我觉得就是背景解说,他的话都很有用。
其实时空圈的规则没其他人说的那么复杂,不是每人都有自己的规则,也不存在失忆的问题,陷入也很简单,就是死在圈里,时空重启时如果你在圈里你会死。
然后我们开始时间线,其实所有圈都存在上百面的时间了,营地是比较大的时空圈,十年一重启,卡尔的圈是三小时,麦克和卖枪的克里斯的圈应该是一星期,还有帐篷里的是5秒。
看第一遍的时候很多东西我也没看懂,第二遍的时候发现很多事情都是联系的。
先说主线,哥哥和弟弟是遭遇车祸,被营地里的那个公式哥救了,这应该是在十几年前,大概在十八九年前,这也是为什么哥哥说那个裁缝女应该40多岁了。
两人在营地里生活了八九年,裁缝女应该特别喜欢弟弟,应该是母子那种感情,这也是为什么两人睡在一起很安然,也没有啪啪。
猜测营地里大家都是不想生孩子或者不能生孩子的,这也是为什么哥哥会说这个营地的人都被割了。
哥哥住了这么久也发现营地不太对劲,所以他老是试图弄明白,而且营地没有首领,他想当这个领地的首领。
十年前,一次哥哥出去迷路了,走到了卡尔的小屋,哥哥和卡尔的对话说自己是十年前的贾斯汀,证明十年前他就来过,他第一次来这里还是个十几岁的愣头青,什么也不懂,卡尔跟他说时空圈,哥哥也不懂,所以卡尔为了救哥哥,骗他说营地里是邪教,他们马上要集体自杀了,你要救弟弟必须逃走,逃走前,你得帮我个忙,但是哥哥骗他说要回营地骗了他一次。
哥哥凭借着年轻的直觉带着弟弟走出了这片地区。
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了十年。
开始的时候他招摇撞骗,有一次骗麦克入教。
这十年朝不保夕,饭都吃不饱,怪物把裁缝女某次循环中自己的录像寄给弟弟,弟弟当时小,感觉营地里很好,最起码能吃饱,不会像这十年老是挨饿。
然后两人回到营地,最开始的圈就是卡尔的圈,卡尔的圈很大,不光是小屋那一点,因为在路上看见卡尔好几回,大概是四回,每次都能看到卡尔的边界。
这时候的营地已经进行了一次循环,时间也是在接近下一次循环的时候,所以大家觉得哥哥和弟弟好像并没有走多久,就长大了。
电影正常进行,带着前文的解释很多东西都能看懂了,湖里住着一个怪物,怪物会在各个时空圈里观察这些圈里人,人是看不见的,比如打枪打到怪物身上,最后小屋录像有闪回。
其实拉绳子那个游戏拉的是真怪物,从画家女的画里也能看出来,这也为什么是挑战。
一旦成为圈里的一部分就出不了圈了,外面人是可以进来交易生活的,只要不死在里面。
圈里人其实有些已经在这里上百年了,估计互相都搞了很久,所以没有固定的cp,也不会在意谁跟谁,但弟弟和裁缝女应该是母子情,画家女的前男友可能是卖枪那个克里斯,麦克的老婆是珍妮佛,麦克为了给克里斯戒毒来到这,克里斯和卡尔是毒友,卡尔在山上有个拖车,就是哥哥弟弟最后见面的地方,卡尔是下山找克里斯的时候赶上圈重启,死在了那个圈里,留下一只鞋,哥哥开场的时候捡到的那只。
圈里的人或物是看不到圈外的,也无法出圈,圈外的人同样无法看到圈里的变化,好多这种镜头。
在圈边界有时会有镜面反应,比如吸毒后的两个月亮,开始哥哥在路中间看边界两侧,最后开车出边界都有这个反应。
关于结局,我认为哥哥弟弟最后成功跑出去了,首先,他两是圈外人,过圈不会像乌鸦一样死,也就不会就在圈里。
第二,营地的众人目送了他们,如果陷入圈里不会有不舍的镜头。
第三,关于油的对话,其实是扣开场的那几句格言,我觉得也是电影所想表达的,就是朋友之间很容易交心,反倒是亲人之间非要等到一个时机才会交流,劝大家多于亲人交流。
油是比喻,哥哥很爱弟弟,但在表面上看没爱,就好像油表显示没油,其实是很爱的,弟弟说表面上没有,其实是有的,要不连发动都发动不了,就是说弟弟已经懂了哥哥的这种爱,要是不爱也不会带他回来,最后哥哥很欣慰的说,你终于全明白了,这里没有陷入的意思,可能大家都觉得这里反转会比较好,但其实导演没想反转。
铺垫太长了有点无聊
禁止用文艺片的方式拍恐怖片。
看了B站up🐷的解说,神神叨叨的,色调也不太喜欢。
非常直白地引用爱手艺的名人名言来表明自己是一部克系电影,甚至直接说出未知生物是人类看不到的色彩来致敬《星之彩》。虽然未知主宰从头到尾都没有现真身,但是行动过于具体(天降照片、突然播放的录像带),导致不可明状的恐惧下降。结尾龙卷风一样的场景破坏更是显得本片像一部怪兽电影。每个人都被困在不同步的循环里是一个很有趣的设计,兄弟二人对于富足但不变的生活&贫乏到充满可能性的未来的选择也是一个和无限loop结合很好的议题。编导访谈说最后两兄弟逃出循环HE了,到我还是觉得他们只是进入了下一个十年循环。
有个弟弟好烦
18120#过重复的人生就算每天都是快乐的这份快乐重复个百遍就自然不再属于快乐。单调的生活中偶尔有激情才是令人所期待的。到后半惊悚感上升还比较愉快。3.5
6.0/10 分。节奏控制得不错。就是剧情看得头晕。。。
神神叨叨的
把克苏鲁神话带到地球上,导演这哥俩玩的真不错,片中最大的彩蛋是《决案》,所以,没有看过本片的人,先去看《决案》,切记。电影非常精彩,结局还有点烧脑,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全世界都是个乏味的无限循环,永生又有什么意思。
7/10
其实没那么难理解 反倒是明白了之后觉得有点乱 而且杂。前面大篇幅讲了两兄弟在营里重温 对于那个【它】到底是什么逐渐埋下伏笔。这一个loop(循环) 在石柱子里的人会被【它】不停地循环死亡 其他人需要集体献祭给【它】来得到庇佑,我倾向于理解这是外星人对地球人的实验这个说法。一开始想想 在这里生活如果真的能靠卖啤酒赚钱而不是最后集体自杀 大家都有事情做和谐共处其实是个不错的公社 后来想 这电影的一点内核在于【该浑浑噩噩地平凡过还是自己出去舒适圈闯荡】,哥哥是后者弟弟是前者 导演的答案很明了。这样看来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不懂的吧。PS弟弟有点像唐文龙 服装设计的那个小姐姐挺好看的
各自有各自的循环时间和和场地,看似高深,实则无聊透顶!与循环类型的优秀作品《恐怖游轮》《前目的地》《源代码》等简直没法比,《逃离循环》都比他好看的多!甚至于它都不如《意外空间》!如《高草丛中》一样故弄玄虚,无聊至极!
见不到的怪兽 控制着许多无限轮回空间 设定还可以。 可是空间里为什么有些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尸体 有些人不可以 这个bug我不能忍。 故事也显得有些冗长。
D+/ 奇...奇异博士???前半段差点以为是政治片......
喜欢不来
镜头设计非常有意思,后一小时轮回时空加克苏鲁神话设定超飞的!不过真的拍太长前一半也无聊透顶。锡切斯这个节观众媒体都超宅向,前作Resolution主角chris和mike一出镜全场竟然响起一片掌声欢呼,有点被感动到。
电影一开头就抛出洛夫克拉夫特,设置“邪教”的悬疑,但整体风格明朗缓慢,与“邪教”感有较大差别。关于循环的设计有些bug和不清楚的地方,倘若结局兄弟二人进入或仍处于更大的循环圈内,或者整个人生都被未知的存在操控,无法违抗“命运”的摆弄,倒是有些意思。
极宏大的外壳里边包裹着极单薄的内核,《湮灭》正好相反。以揭秘作为表达重心,是科幻片大忌。
浪费11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