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顽童
Urchin,废才之道(台),Genera,Dream Space
导演:哈里斯·迪金森
主演:弗兰克·迪兰,哈里斯·迪金森,Diane Axford,Murat Erkek,莫·哈西姆,卡里娜·凯姆丘克,Shonagh Marie,Okezie Morro,梅根·诺瑟姆,Natasha Jean Sparkes,阿马尔·维克德,Oriana Whi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5
简介:无亲无故、无业无产的年轻人麦克,成功让自己流落伦敦街头。偶遇善人伸出援手,感激却不超过三分钟,总以暴力愤怒收场。天煞孤星命格的他,就算在哪里跌倒,也无法在那里躺好。终于再度出狱,这次他戒毒清醒、态度认真,不仅有工作带来温饱,还遇到一同振作的更生伙伴;当生活的秩序与安定规律来袭,这次是否能摆脱体感不适,顺利重启人生..详细 >
-
挺喜欢导演所拍摄的镜头以及整体的叙事
复古的浪漫,喜欢这种把时尚性带进影片。实验性的part观感很奇妙,大银幕很沉浸,可以完全放空
很惊艳的首作,英国政治和媒体上对于 Homlessness 的探讨通常是关于社会的,但在这里是关于个人的。配乐的选择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如此脆弱的主题,主角局促的行事,却搭配了俗套的酒吧音乐。
表达克制的街头人生切片,没有花活没有歇斯底里
Harris Dickinson首次执导长片,可以看出他想法很多,也真心想拍点的东西。他把镜头对准了那些边缘、迷茫又倔强的年轻人,这个切入点挺好,只是执行上略显稚嫩。片中超现实的处理更像点缀,没能真正融入情绪或叙事。演而优则导的例子不少,类似题材的电影里,Jonah Hill的《90年代中期》显然更自然、更有生活气息,也更打动人。
3.5
视觉上还是蛮有风格,故事隔靴搔痒
有一些萨弗迪式的段落,大部分时候在尝试用一种近迈克李的创作方法去透视人物。模糊主陪体的空间关系,关注可存续的人物状态和景别的形塑力。作为首作完全够格了。
整體並沒有多喜歡 但總有一些地方會讓我想要誇獎一個靚仔演員導演算有想法 音樂也不錯
我已经是精神英国人了我爱。
导演首作,难免稚嫩牵强,但年纪轻轻帅哥一枚却有无产阶级情怀,这就难得了。看得出受了自己表演首秀Beach Rats的影响,或许还有Ken Loach、Safdie brothers。导、演俱佳的人才不多,值得关注。
作为导演首作算是一部很不错的尝试?有很真实的展现伦敦街头流浪的生活,开头拍了很多街上乱七八糟人的场景(传教黑人大姐/领救济食物/乞讨人/打架等),确实是东伦敦大街上随处见到的那种景象一比一复刻…后面整体故事发展和人物行为有点预料之内,qa的时候Harris说他想在这部片子中挑战人们对他人的同理心/容忍底线,但整个故事发展人物行为比较中规中矩,尝试自救、遇到嬉皮士、被开除最后重新酗酒都不意外,每个转折都如刻板印象般出现,又或是在伦敦街头这样类似的事情/人太多我已悄然麻木。主演在某些层面和气质上和Harris本人有几分相像,很难不去联想这是不是Harris的自嬷文学,有点像他本人在幻想自己如果遭遇一系列苦难别无选择只能自甘堕落,成为街头上带着些许脆弱气质让人同情却屡次做出错误事情的可怜人…
为看这部跑一趟 Canterbury 还是很值的。下水道的镜头和结尾印象尤其深刻!
2.5 很简单的进入,大部分场景还算能看但基本没有整合的能力,几个追求造型感的时刻未免都太呆板。homemcr#7
男主这一直皱眉像憋着屁但又憋不出来个屁的演技...
love the karaoke scene and bonfire scene。好少見講homelessness的劇情長片(本人只見過《濁水漂流》),讓人又開始思考國家(state)、社區、家庭和露宿者的關係,究竟怎樣的政策和組織有可能真正幫助到他們等。所以從這方面說也已經值得一看,即使這個故事架構大家都早已太熟悉。散場發現鄰座坐的是我本科電影社會學和社會理論課的老師英國人lol,她看起來也很享受並陷入了深思。 #nziff
后半段渐入佳境,竟然意外地真诚。主角和外部的世界有一种安静的失序,内心在狂躁地叫喊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找不到出口,改以用配乐宣泄。不过尤其是前半段的镜头语言还是有些单调稚嫩了。我真的很好奇迪导怎么写的出看上去与他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电影作为处女座。加一星以资鼓励迪导继续拍。
画面色彩很好看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