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8月我只看了这一部电影,非常喜欢,截的图都不舍得拼,14张全传上来了。
我喜欢的、被打动的是这十四张,也许在这部电影找到共鸣的人喜欢的又是其他十四张。
我不敢说,喜欢阅读的人就一定喜欢这部剧,但至少绝对不会讨厌。
节奏是有点慢的,甚至开篇让人有点难以进入剧情,因为就没有什么情节,从演员的几句台词里了解到女主角被三了,男朋友跟她说自己要结婚了、但对象不是她。
职场恋情到最后一定是女性受伤,辞了职窝在租房里萎靡不振。
是从菊池亚希子去到书店这部电影才开始好看的,刚开始对书籍和顾客漫不经心,然后在偶然开启的阅读里一发不可收拾——收银桌、床头、窗前、咖啡馆,处处都是阅读角。
最经典的一个场景是她坐在窗前,合上手里的书,缓慢仰起头、镜头看不到她的脸,切中的是她好看的脖颈线条,然后她低了头,我们看到了她的眼睛一点点湿润起来,泪水充盈了整个眼眶,而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
从因海报吸引而下载无字幕版《森崎书店的日子》,到有了字幕后再次下载观影,前后隔了一年多时间。
然而这部电影对得起这份等待,被我选为个人2012年度最温柔电影。
何出温柔之言?
你也许会用诸如小清新、文艺、治愈、疗伤等标签来概括这部电影,确实,这些元素都杂而有之,但并不能代表电影的内涵所在,否则就或觉冗长,或曰沉闷。
影片中贵子的失恋只是个引子,要引出的就是神保町旧书街的寻常时光。
这时光几十年如一日,一样的质朴淳厚,一样的气定神闲,一样的举重若轻,一样的让人难以抗拒。
时光里总是关乎许多往事,许多尘封的记忆。
尘世流转之中,街道温柔,时光温柔,往事温柔。
如果没有贵子突然的失恋,没有叔叔看似意外的邀约,我们和贵子一样,自然也就不会知道神保町。
只是话说回来,最让贵子沮丧的其实不是失恋,而是她以为交往了一年半的人,实际上根本没当她是女朋友。
这打击是沉重的,如她后来对叔叔森崎悟所说,“睡了很久,睡了很久,然后醒来就在想,可不可以当做没发生过,但还是不行”。
她怎么都做不到《一个人的好天气》里那种,“我既没有悲伤,也没有憎恨。
就好比期末考试结束后,往家走时的心情”。
倚着栏杆,脚下车水马龙,可是偌大一个东京,她还能和谁相拥呢?
这里不过就是一座空城罢了,贵子的世界已被摧毁殆尽。
就是因着这样的心情,贵子来到了神保町,站在内心废弃的城址里,却在这里望见了靓丽的好风景。
“神保町这个地方就像书一样,表面像书一样安静,打开书就会发现一个喧闹的世界。
读完合上后,又会变得安静。
”神保町书店街,据说有170多家旧书店,号称世界第一。
在这里待了二十多年,森崎悟的形容无疑是满怀深情的,没人比他更爱这里,经历了很多都不曾离开。
当贵子按着他手绘的贴心小地图指示,来到神保町街头张望寻找,散淡的钢琴配乐慢慢流淌一地,缓缓地律动,缭绕。
慵懒的阳光,不温不火,轻柔地涂在沿街楼墙上,些许透过楼间空隙,在清幽路面印得数点斑驳。
一种情绪也渐渐在我们心头滋生。
森崎书店就在某个安静的街角,铃声清脆,昏黄的灯光下,空气中飘散的霉味就像刚下过雨的早上。
略显拥挤的小小空间里,却有着近六千本各种古书。
贵子从初见的吃惊,到整理的无奈,再到看店时的好奇与无措,以及开始闭上双眼,用指尖划过书封随机选择阅读,并享受到阅读的喜悦,一切的一切都自然而然发生着。
旧书无疑是时光痕迹最集中的载体,不论是那尘灰、霉味,还是书页间夹着的干花、字句边红色的线条,都藏着无尽动人的故事。
书之外的森崎悟自然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且那故事和满屋尘封的旧书一样,虽少为人所知,却韵味悠长。
貌不惊人的朴实大叔,年轻时实是正儿八经的文艺小青年一枚。
一个人背着包环游世界,边打工边存钱。
为什么去旅行?
“因为想用自己的眼去看看不同的世界,也想以此看看自己的可能性。
那是段不去模仿别人,而去寻找自己人生方向的时期。
”他也曾沮丧过,悲伤过,绝望过。
这正是他为什么会对贵子那么好的原因。
并没有见过几次的两个人,上次见面甚至是八年前的事情了。
但是,“对你来说,我可能只是个不怎么熟悉的亲戚大叔,对我来说不同,你是我的天使”。
因为促使森崎悟旅行的契机是贵子。
他毕业后进出版社干了三年,发觉自己不适合做商业书,想做的事情在社会上行不通,辞职后一时找不到人生,好像什么都崩溃了。
他很迷惑,这个世界是不是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于是就那样郁郁度日,自我封闭。
贵子的出生给森崎悟带来了生机,随后他开始旅行,开始读书,而这些都确实影响了他。
待到因为父亲病逝而回国继承书店,向世界启程后,结果还是回到了从小生活的地方,森崎悟也终于明白,地方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情。
满屋书籍,书店常客左武先生,咖啡馆,旧书市场,天台闲聊……时光想来就是这样一段一段的,每一段时光都承载着不同的记忆,有着不同的意境和情绪,也夹带着不同的感悟。
贵子喜欢上了神保町,也一点点读懂了森崎悟。
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止,忘记过去也没有现在,只有千帆过尽之后的气定神闲、举重若轻。
人总是在寻找所失之物的同时活下去,书或书店都只是途径。
环游世界也好,安守一隅也好,最终目的都是要找到自己的归属与可能性。
镜头拉开,神保町依旧是那般沉静、内敛。
电影的轻描淡写让人有些意外,可那简单又蕴含着超乎想象的温柔,仿佛本来就该这样。
很多年以后,也许贵子会怀念那个低落的自己,以及这段沉耽在阅读里的时光。
当轻柔的钢琴声再次响起,在岁月渐老的街道,只听到时光的步履轻轻。
2012-10-15
和同事兼男友竹内英明在意大利餐厅吃饭的时候,贵子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症状。
英明一脸平静地对贵子说:“我要结婚了。
”贵子愣了一下,接着问道:“结婚?
是谁,和谁?
”“我和我的女朋友。
”英明表示他打算明年和经理科的女职员村野结婚。
贵子哑口无言,她一直以为英明拿自己当女朋友,原来却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一气之下贵子辞去了工作。
贵子足不出屋,独自躺在家中伤心。
电话铃响起,传来叔父明朗的声音。
叔父在神保町开了家旧书店,他说店铺的二楼空着,劝贵子住到他那里,不用交房租和水电费,只需在店里稍微帮点忙。
在叔父的力劝之下,贵子决定搬进森崎书店。
她第一次来到世界少有的旧书店一条街——神保町,这里左看右看都是书店。
贵子帮叔父看店,发现店里都是才几百日元的文库版书,不禁怀疑这家店究竟能不能维持下去。
而且,上门光顾的也竟是些怪人,比如一聊起日本文豪们的作品就滔滔不绝的萨布。
贵子倒也读过些小说,却说不上有多大的兴趣。
看店让贵子犯困,可一旦精神一好,她脑中就又浮现出英明的样子。
叔父邀贵子去咖啡店喝美味的咖啡。
在那里,贵子了解到叔父年轻时曾为了探索自己的人生而周游世界。
那我究竟在忙些什么呢?
这样的我是不是在虚度光阴?
贵子随手拿起店中的一本书翻开,读着读着竟完全沉浸其中。
贵子渐渐爱上了书。
同时她还与在咖啡店打工的朋子和高野交上了朋友。
贵子察觉旧书往往残留着原先所有者的痕迹:扉页间夹着的干花、划在某些字句下的线……这一切仿佛诉说着人们各不相同的的往事。
贵子习惯了森崎书店的生活,不再常常想起英明。
一直默默关心她的叔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这天,贵子看见叔父要为一本旧书定价,却犹豫不决。
叔父见她对这本书有兴趣,就把书托给她定价。
神保町举办了一个旧书大会,平时宁静的街区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
活动结束的这天晚上,叔父和贵子聊起来:“之所以会有旧书大会,是因为神保町这个地方就像书一样,在打开之前很安静,读完合上后,又变得安静。
”贵子发现自己更喜欢神保町了。
某日,贵子在收购旧书回来的路上,偶然看到了英明,心中不禁又泛起涟漪。
叔父向她提议,和英明做个了断……
看完觉得很平淡,没有太多感受。
这部电影需要安静的看,适合心静时看,急躁的话是看不进去的。
电影中的书店氛围很好。
但感觉故事不是很完整。
贵子的转变从叔叔鼓励她说出自己的心声开始,当然了还有在书店遇到的那些书籍那些人。
她的前男友真是个渣男啊😡。
叔叔提供了贵子一个暂时的庇护所,暂时忘却纷纷扰扰与难过伤心,让她有时间和空间去自己想清楚一些事情。
抑郁情绪忽然涌上心头,没有理由,没有预兆。
很久之前标记了《在森崎书店的日子》这部电影,现在立刻点开来看。
故事梗概电影开始,两个毫无共同语言的男女坐在一起吃晚餐,大家没话找话,彼此各说各话。
渣男不喜欢女主,但是不妨碍他邀请女主晚上到家里过夜。
女主以为渣男是以结婚为前提在和她交往,结果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两个人同在一家公司打工,女主无法忍受其他同事的指指点点,毅然决然选择辞职。
母亲因为担心女主,拜托悟叔帮忙照顾女儿。
悟叔给女主打了一个电话,寄了一张书店地图到女主家,迷茫的女主被悟叔的诚心打动,决心与过去告别,来到悟叔的二手书店开始新生活。
一开始,女主依旧沉浸在伤痛中无法自拔。
书店的简单工作慢慢分散了女主的注意力,她开始学习看书,并且爱上了阅读,从早上到晚上,手里都捧着一本书。
书籍的陪伴和悟叔的开导,让女主慢慢敞开心扉,将自己的伤痛告诉了悟叔。
悟叔为女主打抱不平,带着女主去找渣男,结果被渣男威胁:“假如不离开,就要报警。
”回到家的女主彻底想通了,到处投简历,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说实话,看完这部电影,心情并没有变好,但是却看到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当一个人受到伤害,换个环境生活的确帮助很大。
旅行和阅读,会帮人治愈伤痛。
没有浪费时间这回事,每一个当下,你周围的事物,都拥有你部分或全部的灵魂。
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
迷茫的时候,和女主一样,闭着眼睛选一本书,享受上天的指引。
女主最后选择离开书店,反而将我从童话世界拉回现实。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人不可能一辈子躲在温室里面,我们可以在风吹日晒的日子里到书店躲一躲,但是却无法忍受天天风平浪静的生活,因为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人生不就是在摸爬滚打中不断成长吗?
我们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避风港。
电影结束了,我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
1.何处都可以作为出发的起点,不是挺好的嘛2.在宁静的表面下,每本书里面都有一个喧嚣的世界这是用书来拯救自我的电影。
这部电影相比起我以前看的,着实安静,在晚上看真的是很催眠呀。
但它确实好看,我想每个想重新捡起阅读,却不能用好的心态去读书,都应该看看。
所以电影里的两句话特别打动我。
贵子一开始让我觉得她是个“无聊”的人,附和渣男的对话,被动的接受他“啊,他要结婚了,对象不是我”,再后面“很难上班还必不可免的碰见他”后辞职,即使是搬到舅舅的小二手书店,她还是那般神思恍惚,无所事事,干什么都提不起劲。
伤痛不是你换个地方生活就能马上愈合的。
即使你身边的人在‘帮助你’‘关心你’。
不过那确实会比你一个人承受好很多。
我很难过贵子被渣男骗心还骗身,像是开始渣男说‘今晚我也去你家吧’和贵子在洗衣房的发呆(渣男对她上手又上嘴?
),这里又我莫名气她,女性确实很容易被感情牵绊的,尤其是被周遭过度渲染神化的爱情,很容易踏进去很难爬上来。
尤其在一个女性交付心又给出身之后。
不过好在她后来终于有所行动,开始看书了,再后面变成享受阅读。
(果然人要走出阴影,是一定得她自己开始行动才行啊)再交到新朋友,(有点乌托邦,但又挺现实,谁也不能规定这就得交终生闺蜜,而不是普通朋友呀,谁知道贵子和友子有一天会不会分道扬镳呢。
结婚还有离婚的呢)高野进书店,想说又说不出口,紧张纠结,最后又出去的样子还真是好玩。
一瞬间还在想难道会是贵子的新桃花?
后来幸好不是。
这种男角色只要遇上女主就会喜欢上她的戏码,太多了真的让你腻味厌烦。
还有后来有人进店看书,拿到贵子标价的那本书,一瞬间我又想到了“爱情”这点,也很让我自己讨厌。
也幸好他也只是个路人。
问题只有去面对,才算是正式在你面前告别了,结果或好或坏,但它总算不会在让你一直过不了这个坎。
舅舅带贵子去找渣男让他给她道歉,真见面了,舅舅居然没给渣男两拳我好失望呀,我咋感觉他的行为那么“天真”呢?
不过暴力确实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这次见面是要疗愈贵子的心。
而且面对这么无耻的人,暴力说不定会引来新的是非。
贵子直面了自己的心,虽然回应她的只有渣男的恶劣。
挺好的,当女孩被欺骗,玩弄,伤害。
你主动喜欢他,或者你好骗?
这都不是他可以伤害你的理由。
你没擦亮眼睛?
怎么不说他很会伪装呢。
有的伤口不一定会完全愈合,有的还是留下伤疤,但怎么样呢,时间还是推着人往前走,以后的日子哪怕喝起苦涩的咖啡需要用甜点压一压,也比被酒精麻痹醉生梦死的日子好一些。
电影里的不管在什么地方,重要的是心态,我想这句话放在所有人身上并不全面,有的人会成为现在这样也是有受环境的影响。
但看完电影可以明白人生必须得有书,去阅读去思考,才能找到自我,改变自我。
去输出,去行动,才能找到下一个方向。
在周遭环境不好的时候,书是心里的净土,可以休息培养自我,以待来日。
如果书的作用仅仅是让贵子能够认识自己,重新“前进”的话,那也太小看书籍了。
我个人的感觉是,“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如果有足够的书籍在心中,那么这些日常的小事又怎么可能扰乱的我的本心。
我想爱看书的人估计都会喜欢电影中的那条街以及街上的那些书店,有许多人会想开一家书店,不过以我自己的经验,还是不开的好。
否则你会因为很难生存下去而把书籍看成商品(除非你已经不需要工作赚钱了)。
还是作品中的那个大叔,正常地工作,正常地生活,闲暇时间则用来阅读,这样即生活幸福(从片中最后与太太逛旧书市场可以看出)又可以精神愉悦。
书籍使得心灵开阔,能够愉快地生活。
工作则可以家庭幸福,又有了买书的基础。
两者兼而有之,何其之幸福。
但又何其之难,难就难在工作后还能够坚持读书。
夕阳西沉,《在森崎书店的日子》也临近结尾,茶器里的茶水快要见底,汤色变淡,字幕随着散淡的钢琴配乐缓缓升起,窗外一片灯火通明。
下午时分,冬日的暖阳格外耀眼,悄悄走进柔和的光线里来回踱了几个碎步,空荡荡的房间,日子清闲,岁月静好,在这般孤清的氛围中,意外地遇见了森崎书店。
书店坐落在神保町某个安静的街角,贵子辞职后接到母亲的电话和叔叔森崎悟寄来的手绘图,按照图上的线路,一路寻至此地。
狭窄的空间里,却存放着五六千本古书,她在二楼飘满霉味堆满书籍的房间为自己整理腾挪出一处安身之地。
不喜读书的贵子,还笼罩在失恋和失业的阴霾之中,除了用睡觉和帮叔叔看店打发无聊失意的时间之外,别无其他。
店里客人稀少,有一个光顾小店二十多年的熟客左武先生,每次来都跟店主喋喋不休地聊上一通日本文豪,虽然冒着被老婆没收书的危险,但每次还是要爱不释手地买上几本,直到把自己的家也变成一个书店。
时光里的痕迹,安躺于书间的每一行字句之中,静然存放着无数个无尽动人的故事。
森崎悟这个貌不惊人、面相和善的大叔,便是其中之一。
年轻的时候,他曾只身背包环游世界,边打工便挣钱,那是一段寻找人生方向的时期,他不想模仿复制别人的生活,想用双眼看看不同的世界,用脚步丈量脚下的天地,以此来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而促使森崎悟旅行的契机正是贵子,因为毕业后在一家出版社供职三年,发现自己不适合商业书,想做的事情与主流社会的价值格格不入,无法找到立足之地,一度陷入迷茫。
而贵子的出生给郁郁度日自我封闭的他带来了一丝曙光和生机,从而踏上旅行的路途。
直到收到父亲亡故的消息后,回国继承了书店,他也终于明白,曾经向世界启程,最终还是会回到从小出生的地方。
贵子开始尝试读书,是在叔叔带她到一家经常造访的咖啡厅之后,《心中的一道风景》有言:不管眼前出现何物,自己灵魂的一部分或全部都会注入其中。
这里没有东京的车水马龙和喧闹,闲静的环境却怎么也无法扫除贵子心头的伤痛,最让她沮丧的并非失恋带来的打击,而是那个交往了一年半的人,自始至终没有把她当成恋人,转身投入别人的怀抱。
当她跟叔叔吐露心扉后带着一腔忿恨登门寻求道歉时,心底积藏已久的怨愤在一记冰冷的尴尬拒绝后,让她的情绪彻底崩塌。
她不再像之前那样,“睡了很久,睡了很久,然后醒来就在想,可不可以当做没发生过,但还是不行”。
也不再像《一个人的好天气》里那样,“我既没有悲伤,也没有憎恨。
就好比期末考试结束后,往家走时的心情”。
她开始闭上双眼,指尖划过书封,随即选择阅读。
神保町这个地方,表面像书一样安静,打开后就会发现一个喧闹的世界,合上后安静又会沁入心脾。
森崎悟说:何时都可以成为人生的开始。
咖啡馆、天台、书店、旧书市场,贵子在这些地方穿梭,感受着阅读带来的喜悦。
神保町依旧沉静、内敛、温和、柔软。
慵懒的阳光沿途穿过街角的行人和缝隙,铺洒在楼间的每一个角落。
书页间夹着的干花、字句边缘的红色线条,倚窗垂泪仰头止泪,放空思绪,和影影绰绰的斑驳清幽的路面一起,将这段记忆尘封在时光里。
电影的镜头如潺潺小溪一般缓缓流淌,轻描淡写地营造出静谧安闲的氛围,其间那些遭逢与际遇,或举重若轻或怅然惋惜,都被这段意外的时光浸染和冲刷地格外靓丽剔透。
此刻的我默默地点开了一首冯佳界的独立民谣:我的恋人如此娴雅。
放逐心灵,放空心情。
贵子饶有兴致地说着生活中的小发现,突然男友的一句“我要结婚了,跟我的女友。
”,打破了餐厅原本浪漫的气氛,生活的失序往往就以这样细微插曲为开端,就好比你以为只是扯下了一个线头,袖口的纽扣却因此挣脱了束缚,利落地滚到地上。
不过戏剧比现实更温柔的一点在于,那些失序和迷惘,往往都能变成转机,以此为契机,舅舅森崎悟经营的书店,暂时成了贵子的庇护所,故事也就此拉开序幕。
当贵子拖着行李,走出神保町地铁站,那条历史悠久的旧书街,倒映在她双眸里的,是一份有条不紊的从容,作为外来者,她对这种被旧书所围绕的生活的第一印象,便是走进舅舅的书店时,脱口而出的那句“一股霉味”,作为“土著”的舅舅的反应则是,“我觉得就像刚下过雨的早晨呢!
”关于什么样的人会热衷于逛旧书店,或者说旧书有什么魅力,这些困惑在贵子暂时成为书店的店员后,慢慢有了答案。
至于志贺直哉、尾崎一雄等等,这些藏在旧书里的作家,只能通过阅读去认识,书中那连缀的词汇组成了发人深省的片段哲思,填充了那段看上去百无聊赖的看店时间。
当你真正接纳了阅读,它会为你打开一片自由的独处空间——当然也可能成为旁人眼中的徒劳无功、逃避以及停摆。
可是,何为徒劳呢?
是接连遭遇失恋、失业的挫折,正常的秩序被打乱,陷入深深的自责与失落?
抑或是环游世界后,最终还是选择回到长大地方继承一间小小的旧书店?
多数人所理解的徒劳,往往意味着付出了却没有回报、改变了却没有提升,是对一成不变而感到焦虑,渴望焕然一新所带来的兴奋感。
但有时候,所谓徒劳一场,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尤其在“内卷”的当下,谁不想遇到属于自己的“森崎书店”,获得一次按下暂停键的机会呢?
也只有暂时停下来,我们才会注意到其实哪里都可以作为出发的起点,既然随时可以出发,那么就意味着一次次重新开始,去认识自己、了解世界,慢慢地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
—1—最近真的是爱上了没什么剧情却像很有道理的日本电影,《在森崎书店的日子》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故事围绕着因男友劈腿而失恋的女孩贵子展开,因为男友与自己是同事,分手后的尴尬相处让她坐立难安,于是选择辞职,失恋后又失业了。
经济来源断了,可是日子还要继续,来自妈妈的问候都像是对她的责备。
当贵子接到了来自在神保町开二手书店的悟叔叔的邀请,希望她来看店,同时为她提供书店的二楼作为免费住所的时候,贵子动摇了。
随后,悟叔叔寄来了一封信,上面是一张手绘的地图。
这让贵子想起自己儿时与悟叔叔相处的往事,那时候,悟叔叔也是用一张手绘地图告诉她压岁钱是放在家里的某个位置的,回忆美好又有趣,这让她终于决定收拾行李,欣然前往叔叔经营的那家名叫森崎的二手书店。
—2—神保町是世界知名的旧书聚集地,这里到处都是书店,有的店铺拥有巨大的门面和招牌,有的只是偏安一隅,藏在周边的巷子里,森崎就是后者。
书店左右两边陈列着两组书架,空间很紧凑,两个人站立都显得局促;屋外还有一组临时搭建的简易书橱,二楼是许久未见天日的仓库,灰尘已经积满了厚厚一层。
当贵子看到这样的森崎和这样的二楼,内心是绝望的。
但是已经没有退路了,于是扎起头发,开始打扫。
打扫之后坐在一楼原本悟叔叔的位置上,略显无聊地发呆。
终于来了一位客人,只买了一本价值100日元(按照电影的拍摄时间2010年,那时100日元约合人民币8元)的书。
这么小的一家店,也没什么客人,贵子本来心里燃起的小小希望又要熄灭了。
就在这时候,森崎的常客来了,一位戴着眼镜有点胖的中年大叔左武。
他进来绕了一圈,出去了,然后又进来。
和贵子尬聊了一番,因为知道了贵子是店主的侄女,所以脸上出现了笑容。
这里的一次对话,对贵子起了第一次点拨作用。
你不读书吗?
(左武大叔问贵子)也不是完全不读。
(贵子有点窘迫)为什么不读呢?
(左武大叔很执着)对不起。
(贵子无力回答)我说你啊,这样就只能看到世界的表面啊。
若不想做个肤浅的人,就稍微读一下这里这些美妙的书籍吧。
(左武大叔的前辈式说教,略可爱)这番话是左武大叔很用心去说的,但是听在沉浸于失败人生的贵子耳中,却没什么作用,现在她并不在意自己是不是肤浅,只想让自己有点事情做,赶快忘掉那个不负责任的渣男。
所以这番话对贵子来说并没有立竿见影。
她还是选择逃避,每天抱着被子睡得昏天暗地。
—3—某天关店后,悟叔叔邀请贵子去喝咖啡。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原来悟叔叔年轻的时候一直都沉迷看书和旅行,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没错了,“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不同的世界,也像借此看看自己的可能性,那是一段不模仿别人,而去寻找自己人生方向的时期呢”。
后来因为父亲过世,他继承了这家书店,为此停下脚步却并没有后悔,觉得经营书店再适合自己不过,可是虽然看上去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但其实也净是些烦心事。
这段话解答了一个疑问,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就真的没有不快乐的事情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不过是因为喜欢这样,所以承受的能力可能更强,也能更乐观和积极地面对一些困难,让它们显得没有那么艰辛罢了。
这段对话并没有治愈贵子,反而让她怀疑人生,因为她并没有做过悟叔叔做的那些事,也并没有悟叔叔这样的觉悟。
我在浪费时间吧。
最近什么都没有做。
(贵子很丧气地问)没这种事。
你现在需要休息一下,你驾驶的那艘小船如今在这条街上驻港,休养生息后再重新扬帆启航不就行了吗?
(悟叔叔式鸡汤上线)这样一来,贵子似乎决定沉下心来好好地休养生息了,于是睡前,她闭着眼睛用手指感受那堆积如山的书,有些听天由命地从中选择了一本。
就这样开启了看书的模式。
—4—真的看进去一本书之后,会发现这是很让人痴迷的一种消遣方式,至少可以让人短暂忘记烦恼。
接下来的贵子发生了变化,她看店的时候看书,不看店的时候也看书;在午后看,在雨天也看,她开始对书、对旧书、对旧书店、对神保町有了一种理解和热情。
不忙的时候,她也开始行走在神保町的各个书店里。
这里有170多家书店,但每家书店都有自己的色彩,大家都各不相同,多姿多彩,真好啊。
爱上旧书的贵子和悟叔叔一起在神保町的旧书大会上摆摊。
在这段,悟叔叔说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也是这部电影里我最爱的一段台词。
参加旧书大会,会感觉到神保町就像书一样,表面像书一样平静,但是打开书就会发现一个喧闹的世界,读完合上书后又会沁入宁静。
这些经历催促贵子对现在的生活做出改变,于是在叔叔的耐心询问下,贵子交代了自己和渣男的始末。
贵子终于选择直面渣男对自己的伤害,在叔叔的陪伴下去找渣男要个说法。
没有大吵大闹,没有声嘶力竭,没有揭穿渣男欺骗自己感情的事实,只是在渣男一副“我都不认识你”的表情下坦然地说:“我不是傻子,我也是个有感情的人啊。
”就这一句心声,让习惯了不听贵子说话的渣男有一瞬间的惊诧,虽然最终渣男除了证明自己是24K纯渣之外没有丝毫愧疚。
但贵子却彻底地看开了,继续沉湎于失败的感情和这样的男人的自己,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那些为了旧爱哭红眼睛的人,还是算了吧,人生总要往前看比较好。
—5—电影里有一句话,据说是出自某家书店的老板,“不靠买有价值的东西来获得价值,而是自己创造价值。
这才是强者。
”这句话也同样触动了我,因为之前自己一直是一个对钱没什么概念的人,总是会把钱花在瞬间喜欢的事物上面,比起矫情地以为“这么好的东西我配不上”,我更乐意选择不惜一切去拥有。
但是拥有的多了,就已经模糊了它们的价值,物以稀为贵的感觉不复存在,那种初见时的狂喜也已经消失,只剩下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迷茫。
但似乎总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从4月底开始,我卸载了某个购物软件之后,除了蔬菜水果和狗粮,再也没有买过一样东西,让我意外的是,我也并没有感到生活里有任何不足。
虽然我一直排斥断舍离这种自虐行为,但不得不说一定程度上去做自己做不来的事,哪怕只是不网购,也会让自己有一种成就感。
在这期间,我真的是发现,自我价值不需要有价值的事物来彰显。
—6—最后的最后,贵子选择重整旗鼓,投递简历,虽然舍不得森崎的日子,但还是要自己去扬帆启航。
在这里与儿时喜欢的叔叔相处,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遇见话痨大叔,看了的那许多书,都会成为贵子接下来的勇气。
电影最后是森崎门口那个十字街口的画面,仿佛在说人生的选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完—
中间有一段挺愉悦的观影过程。但是结尾很让我生气,也许是女主面对那个男生时倾诉表达的方式与我不同。平均1.5倍到两倍速观看就可以;像海鸥食堂就没有倍速,同样是所谓小清新,还是有本质不同,不过叔叔说的短暂驻港后再扬帆起航,还有一些台词于我一致—这点让我感到喜悦。
如何将个人成长,两性关系还有科幻电影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方式剪接在一起?身为导演的日向朝子《在森崎书店的日子》刚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出了不俗的编剧能力。那段略显残酷的「序言」告知我们两件事:其一,显而易见,女主是一个很少花时间「阅读」的职场人。其一,呼之欲出,这是一个「革命尚未成功,自身仍需加油」的临时工。有趣的是,我们在《徒步七分》里提过,自我成长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而爱情的生发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辅助。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女主来说,这话果真不假。事实上,她那「该死」的前任就是以「看过、读过、听过」的方式将「后知后觉」的她「杀死」的。然而,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通过对生活以及各种事物的细致体察,一本一本「爱过」来的「书神」似乎也已知去哪里寻找她的「珍本」了。
淡淡的,却很治愈。
收到两次地图,以及两次痛哭。希望有机会去一次神保町。
???????…
觉得对女主而言有这么一段在叔叔的旧书店里的避世生活真是太理想了。神保町令人向往,店主悟先生真是神奇的存在。为旧书街,加一星。
之前好像看过。。
志贺直哉;《梦幻记》尾崎一雄;不管眼前出现何物 自己灵魂的一部或全体都会注入其中此句出自《心中的一道风景》著者:梶井基次郎;地方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情;越来越冷的话最后就会变暖呢;不靠买有价值的东西来获得价值,而是自己创造价值;东京旧书店扎堆的地方 神保町
关于书店的电影很少,所以看这个片子的应该都冲着书店来的,可惜关于书店的部分太少了,讲述情感的部分老套又无聊,哪怕是编一些在书店里遇到不同的人的剧情也比这个强啊,导演真不知道本片看点吗,而且无意义镜头太多节奏太慢,有点浪费题材。最后,白天打理书店晚上住在书店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啊!藤村五月啊!她很适合表面安静迟钝内心秀慧灵悟的角色,日本又太擅长描摹人生的悬停状态,受了伤无法前行不要紧,在旧书店坐下去,逐行逐字阅读,凝视夹在旧书里压扁的花。到知觉恢复、入世的勇气再光临,电影便戛然而止。看似轻飘,实则无所事事的每一秒背后都有沉甸甸的心事压着。
节奏和故事都不错,可惜到了结尾整个片子的格调都降了一档,蛮可惜的,喜欢叔叔说的那句「我想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大概就是我现在的心情吧
“不靠买有价值的东西来获得价值,而是自己创造价值,这才是强者”还意外知道了个弃医从文的坑日太君森欧外hhh(但说实话有点看不下去..
女主太弱鸡了 面对渣男的态度看得好捉急!想有一家这种书店 但是我是布莱克那种老板…
不如舅舅当主角
虽然女主比较傻,还好有书,萌点多
没觉得治愈,色调太暗了,演员也不够耐看(剧情无聊的电影当然要靠颜值啊喂!)去找前男友讨说法的那一段让我真以为是女主有妄想症自己编的和男朋友的故事,吃了闭门羹回家莫名其妙的就被治愈了?还有女主叔叔因为女主出去旅游开始人生新阶段这part也好莫名奇妙...
这种一人生小段自我的生活感觉很充实,接下来毕竟还有人生随处都是的起点
这才是正经讲读书、讲书店的方式。就这样安安静静,随着观看心慢慢沉下来。可以一看再看的电影。
「无论何处都能作为人生的起点。地方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情。」
不喜欢这个剧情内容,如果在书店里发生更多跟书有关的故事更有趣。中间转换的过程不太有说服力,突然觉悟没啥征兆,好像之前的痛苦又不是太痛苦了。